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看古代百姓買房心酸史:不禁感嘆,還是現代人幸福

看古代百姓買房心酸史:不禁感嘆,還是現代人幸福

本文系作者平底鍋授權有閑者說歷史原創發表,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取、洗稿。

在現如今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似乎成了大多年輕人的夢想,可在如此高房價面前,我們那點可憐的工資變得那麼微不足道。就以北京為例,一套60㎡的房子大概需要300萬,北京年平均工資10萬元,不吃不喝你要存30年。於是貸款也就成了許多人必備的方式,為了買套房,我們不惜背上大半輩子的債務,成為一名「房奴」,在以後的日子裡每天努力的工作掙錢還債,這也許就是自己生活的全部了。

每天累死累活的、一輩子只為買套房?這讓我們不禁感嘆,作為一個現代人真是太累了,一套房子就能把你壓死。古代多好呀,雖然生活水平不高,可起碼不用為了房子去拚命!

可事實真是如此嗎?當然不是,在古代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可能比現代更悲催、痛苦。

就拿唐代來說吧,唐代算是我國古代一個經濟較發達的朝代了,唐朝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較高,就算如此,唐朝百姓也根本買不起房,一般的百姓大多住在城市周邊的自己蓋的房中,城市中的百姓只能租房,甚至很多官員也對城中的房價望而卻步。大詩人白居易相信大家都知道,32歲的他已經是正九品「校書郎」,月俸近兩萬文,在當時可算是標準的高富帥,可就算這樣他還是買不起房,只能在郊區租房,因為每日都要去城中衙門當差,而旅途又遠,為此他還準備了一匹馬代步。

他做官做了20年,才終於攢夠了錢買房,不在長安城,而且還是二手房。白居易在自己50歲的時候在長安的周邊縣市買了一套二手的破舊小院,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一樁心愿。

唐朝房價也是不低

到了宋代你以為你就能買的起房了,別天真了,你更買不起了,白居易尚且攢了20年錢買房,真要是把他放在宋代,攢40年都不一定夠!

為啥?因為宋代人多,而且商業發達,人多地少供需關係不平衡,供小於需,再加上商業用地需求大,商人炒高房價,平民百姓想要在城裡買一棟自己的房子就是做夢。

據記載,當時汴京的土地甚至與黃金等價,是真正的寸土寸金。

那普通百姓怎麼住呢?除了一部分百姓祖上傳下來的房子之外,一般百姓都選擇租房,蝸居現象在宋代也隨之出現。一小間房子被用木板隔開,一小部分給兒女,一小部分自己住,屋中擁擠到連兩個人並排站都做不到。

和古代比起來,現在買房起碼還能夠貸款,一般人省吃儉用努力工作還能夠買的起房,雖說過程極其艱苦,好歹有個盼頭。在古代可沒有貸款,一般人的收入也就是種地,你就只能一點點慢慢攢,估計就算攢到死也攢不夠。所以說和古代人比起來,現代人在買房這個問題上還是很幸福的。

關注公眾號了解更多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閑歷史小視頻 的精彩文章:

誰才是史上第一「殺神」?絕不是白起,此人一行為當之無愧
六十歲為毛主席長征喂馬,去世後隱瞞消息,毛知道後痛心親赴墳前弔唁

TAG:有閑歷史小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