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死刑犯為何秋後問斬,而不是「春後,夏後,冬後」?

古代死刑犯為何秋後問斬,而不是「春後,夏後,冬後」?

不知道你愛不愛看古裝劇,但是看過的小夥伴一定見過古裝劇中判刑行刑的場面,知道古人都是判死刑犯秋後問斬。那麼你又沒有好奇過為什麼是秋後問斬,而不是「春夏冬呢」?

其實,「秋後問斬」一詞中的「秋」是指秋冬兩個季節,「秋後」就是之霜降過後的秋天,但是一般都在冬至以前執行,那麼也就是說秋後問斬是在霜降到冬至這段時間之內。

古人都是比較迷信的,他們崇尚的都是自然社會和人們衍生出來的道法自然,古人認為春夏季節是大自然最神聖的季節,在這個季節里,萬物復甦,生命繁衍,生生不息。

這是上天的恩賜,一切事物都不能與天意相違背,而秋天是樹木凋零的季節,在古人眼裡帶有肅殺,衰敗之象,所以選擇在秋後問斬。

還有比較重要的原因就是「殺雞給猴看」,古人懲治犯人都在「午門」斬首,為什麼放到這個地方呢?

他為了震懾人心,古人把農耕看的很重要的,在春夏季節里,那可能一天的時間都是在田裡耕作,或是經營小買賣,誰會沒事閑的去看什麼「午門斬首」?

但是放到秋冬季節就不一樣了,這時候已經收秋完畢了,沒什麼可操心的事宜了,那可能人們愛看熱鬧的好奇心就泛濫了,這為統治者震懾人心,也提供了便利條件。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審問犯人並且定刑也是需要時間的腦力活,除卻重大過錯,比如謀反或犯什麼極大過錯不可饒恕的,只有這種才會以防萬一就地處決。

一般的刑法都會推到秋後去問斬,因為判定案件類型和犯人懲治措施,都是需要時間的,古代會有「三司會審」「朝審」「秋審」等等,來爭取判決的公平,所以「秋後問斬」也是給可能被錯判的犯人一個「緩刑」「申辯」的機會。

需要強調的是,「秋後」雖然包括了冬天,但是年前年後可不包括在內,畢竟殺人是件晦氣事,官員劊子手是都不願意乾的。當然凡是重大節日,「問斬」這件事都會被錯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見微知著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三國風云:那些冤死的名將,陸遜被逼死,于禁憂病而終,最後一個比竇娥還冤
她從國府大員慢慢變成了漢奸,他的漢奸丈夫更是漢奸中的佼佼者

TAG:見微知著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