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書法的味道怎麼來?

書法的味道怎麼來?

一幅書法作品,其中有看得見的東西,筆畫、墨色、字形、詩句等,這是「軀體」;還有看不見的東西,感情、風神、韻律等,這是「靈魂」。書法出「味」,往往就出在這「靈魂」上,故此只能靠細細品味,才可感悟得到。形象的說,書法味道,是「熬」出來的。

使書法打動人心,使觀賞者產生思想共鳴,作者本人首先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字內功夫,二是字外功夫。

書法的味道怎麼來?

內功夫即筆墨功夫。是指駕駛筆墨的本領、能力、造詣。首先是筆的運用,提按、使轉,抑揚頓挫,中側逆順,方圓藏露等等,達到駕御自然,隨心所欲,一種「必然」程度。其次是「脫化生新」,在精心臨摹古人法帖的基礎上,得形得神之後,不斷溶入自己的個性之「味」,這段過程,需要勤奮和領悟,調試火候,慢慢「熬」出自己的味道。

書法的味道怎麼來?

第三是文字功夫。我們要熟練掌握漢字的八個筆畫及其變化,漢字的結構及其變化,尤其是草書符號及其變化。還要具有「六書」 漢字知識。因書法是依託於文字,當文字出現錯誤,即使不是「佛頭澆糞」, 也是「白璧有瑕」。 如果是「人云亦雲」,「 後」「後」不分,就會貽人口實。

書法的味道怎麼來?

最後,還要熟練布白安排,用墨技巧。俗話說「熟能生巧」,只有有技巧,才能出「味道」。要使書法出「味道」,那就必須下功夫。堅持不懈,刻苦臨池,突破高原,不斷進取。「多看自知,多作自好」,「跬步不休,跛鱉千里」。只要下功夫,定會出「味道」。

書法的味道怎麼來?

字好,在法在手;出味,在意在情。書法要有「味」,必須有學識修養,有字外功夫。」理解並掌握了上面的這些要點,閱歷豐富,積善成德,博覽群書、學富五車,愈久彌香,便可以讓你的書法「熬出味」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