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孔明神機妙算,三國後期聲名遠播,為何曹操孫權不請他出山?

諸葛孔明神機妙算,三國後期聲名遠播,為何曹操孫權不請他出山?

諸葛亮,字孔明,號卧龍,徐州琅琊陽都人。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昔司馬德操言之曰:「此間有俊傑,得卧龍者得天下。」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得卧龍者得天下,而後來發生的歷史也證明此言非虛,孔明幫助劉玄德打下諾大的基業,與魏國、吳國並立,形成三國鼎立之勢,威名遠播!那麼為什麼求賢若渴的曹操和江東孫權沒有去請諸葛亮出山呢?

首先來看曹魏,公元195年,曹操接受了謀士毛玠「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建議,親自到洛陽朝見獻帝。公元196年,漢帝遷都許城(也就是後來的許都),曹操形成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而此時的曹操羽翼已經很豐滿,身邊有荀彧、郭嘉、程昱、劉曄、賈詡等頂級謀士,也有張郃,張遼,典韋,夏侯惇,夏侯淵等勇武大將。聚集了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可以說他的智囊團已經趨於飽和。而此時諸葛亮還很年輕,沒有拿得出手的功績,也沒有多少工作經驗,只在徐州、襄陽附近的謀士圈子裡比較有名。而且相隔甚遠,一個在北方,一個在南方。即便諸葛亮歸入曹操麾下,可能也沒有足夠的發展平台。而劉備三顧茅廬發生在公元207年,那時的曹操勢力遠遠大於公元196年,就像裝滿水的水桶一樣,過飽和則會溢出,造成人力資源損失。不一定每個人都有足夠的發展和表現機會。當然,曹操估計不會考慮這麼多。真正原因恐怕是手下文臣良將眾多的他,去請一個遠隔千里之地的山野村夫,在他未發家時還有可能,發家後讓他如同劉備一樣三顧茅廬去請,極不現實!

再說東吳,東吳政權奠基者、江東小霸王孫策於公元200年病逝。二弟孫權繼位,此時的江東已經一統,孫策禮賢下士、作戰勇猛、熟讀兵法,深得民心,江東很穩定。可以說孫權從孫策手中接過的江東已經是一個運行完備、高效有序的公司,有虞翻、步騭、諸葛瑾、張昭、張紘等大臣謀士,甘寧、黃蓋、呂蒙、太史慈、周泰等猛將,更有孫權的「總角之好」、文武雙全的周瑜周公瑾。可以說孫權同曹操一樣,都已經是割據一方的大諸侯,沒有必要再去低聲下氣的請謀士,相反,很多謀士都願意主動加入這兩大陣營。

此時只有劉備的班底還未成型,人才稀缺,極其需要像諸葛亮這樣的治世能臣,所以就有了三顧茅廬請卧龍出山,也正是有了諸葛孔明,東漢亂世才會最終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之局勢,畢竟那時候的劉備和其餘兩大勢力相比還差得很遠,諸葛亮能把一副普通的牌玩到這種境界,不得不說諸葛孔明乃神人也!

歡迎大家關注我,對我進行批評指正討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孫權 的精彩文章:

東吳四都督的過人之處,高富帥的周瑜讓人扼腕嘆息!
劉備、曹操、孫權,你會選誰做老闆?

TAG:孫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