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民間長期流傳著這樣一則故事

民間長期流傳著這樣一則故事

民間長期流傳著這樣一則故事:唐代美女關盼盼是讀了白居易的詩而絕食自殺的。果真是這樣嗎?

關盼盼生於唐德宗貞元年間,出身書香門第,通曉詩文,擅長歌舞,雅多風態,容貌美麗,使無數富家公子心儀不已。但後來關家家道中落,她被徐州守帥張建封以重禮納為妾。張建封雖一介武夫卻喜歡文墨歌舞,所以他雖有眾多妻妾,卻只留意關盼盼一人。研究唐詩的人,有些認為盼盼最終是因白居易的詩而死的。此說緣於白居易與關盼盼的交往,尤其是最後庚和關盼盼的那首詩,以及最後贈的那首絕句。

白居易任校書郎時游淮泗間,來張府作客。酒酣時,關盼盼出來為客人表演了歌舞。白居易大為讚歎,特贈詩一首,落句雲「醉嬌勝不得,風裊牡丹花」。盡歡而去。從此,對關盼盼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兩年之後,張建封病故,張家的妻妾紛紛自尋出路,但關盼盼卻決心守節。她與一位年邁的僕人住在徐州城郊的燕子樓里,過著寡居的生活。燕子樓是張建封生前為關盼盼建的別墅。樓前有一條小河,河邊有柳樹,每年春天,成雙成對的燕子在柳樹間飛來飛去,故名燕子樓。如今只有關盼盼孤單單地住在裡面。

十二年後,白居易的好友司勛員外郎張仲素來洛陽,拜訪白居易,吟了關盼盼新作的三首詩:

樓上殘燈伴曉霜,獨眠人起合歡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長。

北邙松柏鎖愁煙,燕子樓中思悄然,

自埋劍履歌塵散,紅袖香消一十年。

適看鴻雁岳陽回,又睹元禽逼社來;

瑤瑟玉簫無意緒,任從蛛網任從灰?

並告訴了關盼盼的情況,說盼盼念舊情而不嫁,獨居燕子樓十餘年。白居易深為盼盼的重情而感動,且很喜歡她的三首新作。於是,就和了三首詩:

滿窗明月滿簾霜,被冷燈殘拂臥床;

燕子樓中寒月夜,秋來祇為一人長。

鈿帶羅衫色似煙,幾回欲起淚潸然;

自從不舞霓裳曲,迭在空箱十二年。

今春有客洛陽回,曾到尚書墓上來;

見說白楊堪作柱,爭教紅粉不成灰。

張仲素臨別前,白居易又贈關盼盼一絕句:

黃金不惜買娥眉,揀得如花四五枝;

歌舞教成心力盡,一朝身去不相隨。

張仲素回到徐州,將白居易的詩轉給了關盼盼。關盼盼反覆誦讀,哭著說:「我為張建封守節十餘年,並非惜命不肯隨之而去。只是怕我死後,人們議論我隨夫而死,是因為我夫重色,逼迫愛妾殉身。我若這樣死了,豈不玷污了我夫的清名?因此我才偷生」。於是,和了白居易詩一首:

自守空樓斂恨眉,形成春後牡丹枝,

舍人不會人深意,訝道泉臺不去隨。

關盼盼寫下這首詩後開始絕食,十天後去世。臨死前她留下了兩詩句:

兒童不識衝天物,漫把青泥污雪毫。

從關盼盼的詩來看,關盼盼的死與白居易和詩,贈詩似乎是有關係的。白詩「見說白楊堪作柱,爭教紅粉不成灰。」「歌舞教成心力盡,一朝身去不相隨。」分明有責怪女人無情,沒有跟隨夫君之意。關詩「舍人不會人深意,訝道泉臺不去隨。」顯然表露的是,白居易不了解自已愛惜夫君清名的心思,卻怪她未能追隨夫君赴九泉。「兒童不識衝天物,漫把青泥污雪毫。」兩句,更是諷剌白居易太天真,錯看了我,不了解我愛惜丈夫清名的本意。而白居易當時是有影響的詩人,關盼盼在這樣的輿論壓力之下,為表自已如雪般的清白,選擇了隨夫而逝。

這是白居易始料未及的,當他聽到關盼盼的死訊時非常震驚,覺得自己有難以推卸的責任,心裡又是欽佩又是內疚。可能因為有了這件事,他在年暮之時讓侍姬樊素與小蠻各奔前程,深怕也釀成關盼盼那樣的悲劇。

從這件事上我們可以窺見唐代詩歌的力量,和一位著名詩人的影響力。也可見,為文賦詩,乃莊重嚴肅之事,未可輕率為之,下筆當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居易 的精彩文章:

黃之雋《香屑集·卷三(下)》 | 倣雅十六首
《寫給女兒的詩話——白居易被佳句「耽誤」的佳篇》

TAG:白居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