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福州:讓文化遺產活起來

王福州:讓文化遺產活起來

習近平總書記倡導讓文化遺產活起來,一個重要蘊含就是從精神資源角度對文化遺產進行再闡發、再挖掘和再轉化,釋放蘊藏的物質、精神和制度潛能,讓文化遺產從典籍、考古、博物館,從民間、大眾以及歷史中走出來,續寫傳統文化復興的煌赫篇章。

全面認知文化遺產內涵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相繼通過實施,以法律形式奠定了文化遺產在當今時代的地位。文化遺產既包含思想、文化、哲學等精神領域的內容,也包括承載文化信息的典籍、建築、器物等物質形態的載體,其物質與非物質屬性互為表裡,相輔相成。古建、遺址、文物等物質遺產,從甲骨、金石、簡牘、書籍到現代出版等記錄文字的物質載體的革新,從詩經、楚辭、文賦、唐詩、宋詞、明清小說到近代文學的革命,無不彰顯傳統文化與物質遺產創新發展的密切關聯;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口頭性、行為性、技藝性等特點,特別是非遺文化所蘊含的精神,既是民族精神的核心質素,也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文化遺產具有時代性和民族性。從時代性上看,遺產的承載以人為本體和主體,歷史上浩如煙海的名家大儒,為各個時代留下了豐富的精神遺產,他們的智慧成果存在於經史子集等典籍、著述和註疏,對引領文化潮流至關重要。民族精神是文化遺產的內核,接續於五千年傳統文化累積淘洗形成的文脈,是文化遺產保持鮮活的內在根據。從民族性上看,同一個時代,不同民族的文化各有特點,除了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各類文化空間對豐富遺產內涵起著關鍵作用;以時間為循依的文化空間,如中國的二十四節氣及重大節日,濃縮了中國人的天文觀、歲時觀、生命觀等,反映族群的文化傳統、生活節奏、節俗慶典等,體現文化認同、價值認同和民族認同。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傳統文化參天大樹上生髮新枝,以民族精神為內核的文化遺產已成為傳統文化復興的重要承載和依託。

當下,我們要助力傳統文化發生「化學裂變」,從史詩、民俗儀式、民間技藝中找尋現代藝術再生產的索引,藉助載體通過圖書、音像、傳媒完成當代轉換,文化空間類資源與會展、旅遊結合,實現價值轉換。

以長遠眼光營造文化生態

文化生態是文化遺產活起來的關鍵要素。文化生態建設非一日之功,需要從長遠著眼,遵循文化發展的自身規律,重視文化的區域特徵、民族差異、風俗信仰、地方傳統等因素,同時不忽視自然生態、人文生態、社會生態的綜合構建,建立良好的文化生態運行機制,這對文化遺產的生存發展成長尤為重要。

加強傳統熏染。文化生態建設倚重文化傳統,傳統文化是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以文化人、構建和諧的社會關係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從農事節氣到生態倫理,從鄉土氣息的節慶活動到民間藝術,從耕讀傳家、父慈子孝的祖傳家訓到鄰里守望、誠信重禮的鄉風民俗,無不承載著厚重的傳統文化基因,蘊含著樸素的生活哲理與倫理觀念。要讓傳統文化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走入人們的精神世界。

注重經典滋養。文化遺產在不同時代都被傳承弘揚,並不斷衍生出新的文化形態。當下要加強精神產品與社會生產的對接,引導傳統文化經典主動而有序、積極而穩妥地走進公共文化服務領域,特別是農村地區的公共文化服務如農村文化站、農家書屋等,透過物化載體窺見智者的思想、技藝和文化,通過展覽欣賞文物間的內在邏輯關聯,還原一段歷史、一個事件甚或一種文化形態,讓文化經典從文物中走出來,滋養心靈。

構建特色引領的機制。區域文化生態建設突出區域文化特色,以地域文化為基礎,設置規範實驗區,對文化遺產進行整體性保護。我們國家疆域遼闊,民族眾多,文化形態多樣,加強區域文化生態建設,既符合國情,也是激活跨地域、多民族文化遺產內生機制的有效措施。「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區域文化生態建設在原有文化圈帶鏈的基礎上,深入挖掘原生態文化,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並引入現代元素文化,如設立閩南、徽州、晉中、濰水等文化生態區;突出民族文化特色,如設立熱貢、羌族、客家等文化生態區;還有突出藝術門類文化特色設立的寶豐說唱、果洛格薩爾等文化生態區,實施整體性保護理念。同時,也要加強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社會環境的綜合營造,有利區域內物質遺產和非物質遺產的分類保護,有利遺產同依附環境的整體統籌,有利文化遺產內生機制的建立完善。

激活內生機制

文化遺產是完整的資源體系,只有通過制度建設、人才培養、精神引導等方式,打通遺產體系的氣脈,才能實現系統性內生機制的激活,實現文化遺產社會價值的最大化。

完善精細管理。完備的管理制度,是激活內生機制的重要保障。對於文化遺產而言,保護和傳承是第一任務,包括建立完備的資料體系和史料檔案,建立完整的傳承梯隊和鏈條,適應不同遺產的衍生、存在和發展規律,每類遺產背後都要有學術智囊支撐,實現精細化分類管理。對古籍、文物、古建等物質文化遺產,要加強對其文化價值的研究,找尋「活起來」的持續條件、支撐要素和實現路徑。非物質文化遺產涵納精神遺產和制度遺產內涵,對傳統民俗、民間文學、傳統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注重從精神資源角度進行再闡發、挖掘和轉化,讓表演藝術、手工製作和俗諺俚語,在不同舞台以不同方式進行闡發、表達並實現轉化。

實現文化引領。實現文化引領必須適應文化的活態流變特性,傳承從表面看依託物品、工具和場所,實則是以人為核心,圍繞文化展開的創造。文化傳承必須著眼人的思想、意識、觀念等內在結構要素,關注人、自然、社會、文化的變數交互。同時,必須適應生態涵養的緩慢特性,傳承人的創造過程是藉助技藝風格、程式技巧、行為法則進行修鍊,需要經過長期積累;「技進乎道」,由原始生疏到高深莫測甚至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玄妙,更需漫長過程。

合理開發和利用。文化遺產與市場和產業緊密相連,開發利用必須圍繞實現文化的公益性和公共性職能,滿足大眾文化需求。當前,要警惕兩種傾向,一是防止將文化遺產庸俗化,淡化文化內涵,掠奪式開發,將文化遺產淪為單純的表演性產品,部分傳承人受利益和市場驅使,熱衷於媒體推介,遊走於各色商業氛圍濃厚的展銷展覽。非遺作為豐厚的精神資源,應該進行卓有成效的闡發、挖掘和轉化,遺產的活力在於原生態特性,不能離開其依附的環境和生態,文化要素不能輕易被刪除、置換、惡搞甚至塑造到固定場景中展演。無論是直接索引開發、藉助載體進行的轉化性開發還是利用文化空間類資源進行的轉化,都必須堅持遺產的文化屬性。二是防止將文化遺產功利化。以文物類遺產為背景的衍生品、文創產品和複製品,必須由製造向創造轉化,形成以文化牽引的衍生品牌,防止以複製、戲說和衍生的名義,陷入物質利益,淡忘本體職責;非遺自身已形成的品牌,具有文化內涵和獨特標識,經過市場檢驗並取得公眾信賴,如「老字號」「百年老店」等,必須堅持完成文化的傳承,才能在新時代獲得生機;以非遺為藍本的產業,通過仿製或創新進行的產業化經營和商業化利用,要凝聚現代審美、創意設計和藝術創造,融入現實生活,豐富公共文化並帶動旅遊就業。

(作者為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兼中國非遺保護中心副主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黨建網 的精彩文章:

多些「啄木鳥」,常聽「篤篤」聲
辛鳴:做馬克思的好學生

TAG:黨建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