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貴為宰相,臨死勸皇上重用商鞅否則殺之,轉頭又勸商鞅跑路

此人貴為宰相,臨死勸皇上重用商鞅否則殺之,轉頭又勸商鞅跑路

本文由作者 菊刀 撰寫,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公孫座這個人雖然是個魏國的宰相,但是他這個人卻是個兩面三刀之徒。為什麼這麼說呢,他這個人做事情沒有自己的原則。一方面他勤懇的侍奉國主,對待國事非常的上心,也注重對人才的發撅,,對國家的將來也是很負責任的。另一方面呢,他又不顧及國家利益,為了心中對朋友的義氣,不惜犧牲國家利益來保全心中的情義。如此的矛盾的性格,讓我們感慨這個人實在是兩面三刀沒有底線。

事情是這樣的。一切還要從商鞅這個人來說起。當年的商鞅並不叫商鞅,而是叫做公孫鞅。公孫鞅自幼飽讀詩書,對於治國理政也是相當的熟實。只不過他一直命運多舛,得不到發展才華的機會。但是同為公孫家的公孫座獨具慧眼,他對公孫鞅的能耐了解的一清二楚,對他也是相當的看好,總想著找個機會提拔提拔他。不過可惜的是,公孫鞅這樣天欲降大任的人,是註定要在秦國才能大放異彩的。魏國的廟小,裝不下公孫鞅這樣的大佛。在得到大任之前,公孫鞅肯定是要繼續呆在魏國默默無聞的做著發家致富,榮歸故里的春秋大夢。所以,縱使公孫座有提拔他的心思,但是也找不到這樣好的機會。

就這樣,公孫座一拖再一拖,時間如同白駒過隙飛快的流逝,轉眼間就到了公孫座大限將至的日子。他躺在病榻上,越想越覺得公孫鞅不是池中之物,於是他深感如此人才如不能為為國所用,那就是天大的損失。當然了,從另一方面講,這樣的人才一旦去給他國效力,必定會給自己的國家造成致命的威脅。所以,公孫鞅這樣的人,不能為我所用就必須要殺掉,否則後患無窮。

就在公孫座感嘆如何才能把公孫鞅這樣的人才不弄成禍患的時候,恰巧魏國國王魏惠王聽說自己心愛的宰相病倒了,連忙趕到宰相府慰問。看到大王來看自己了,公孫座靈機一動,把公孫鞅也找了過來,當即就向大王推薦公孫鞅。並且表示,等到自己死後,國家的一切大小事務均可交給公孫鞅來管理。但是,如果大王不用公孫鞅的話,就必須幹掉他。魏惠王聽到這些話,很不以為然。

他覺得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角色,哪裡值得自己這麼大費周章的,更別說讓他當宰相了。公孫座看出來魏惠王的陽奉陰違,他找來公孫鞅,告訴他趕緊跑路,不然有殺身之禍。公孫鞅也不信他,覺得大王是不會那麼聽話的。可憐公孫座英明一世,到頭來落了兩頭不是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國趣事 的精彩文章:

賈璉沾花惹草,僅僅因為對王熙鳳沒感情嗎?真實原因耐人尋味
他為劉備的江山立下汗馬功勞,卻被諸葛亮害死,魏延都沒他冤

TAG:三國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