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世間清福莫過讀書

世間清福莫過讀書

原標題:世間清福莫過讀書



明代陳繼儒在《小窗幽記》中說:「人生有書可讀,有暇得讀,有資能讀,又涵養之如不識字人,是謂善讀書者。享世間清福,未有過於此也。」這幾句,實是道出了讀書人和讀書的意義與真諦所在。

人生有書可讀,當是一件幸事。當然這裡的有書可讀,那書未必便藏在家中,而是說世上有許多書是值得一讀的。也常自羨慕那些世藏萬卷之人,興之所至,信手拈來,於氤氳書香中一任流年飛度。有可以想讀之書,就如倦鳥有可以依棲的枝,箇中滋味,卷外人不可想像。


有書可讀,還要有時間去讀,方為大妙。許多人東奔西走辛苦勞碌,為名忙,為利忙,時間之於他們,如金子般寶貴。或許他們心中也有讀書的渴望,或許他們家中書櫃里的典籍也一度散發著誘惑,可是就是沒有時間,心於塵世的熙來攘往中已積厚成繭,那份展卷的渴望也如水漸斷,自也淡了那份情趣,於是,塵封了那些書卷,枯萎了鮮活的心。


對於好書之人最可悲的事就是如此,有時間的時候,卻沒有可讀之書,有書的時候,卻又沒有了時間。如若有書有時間,定會如神仙般逍遙自在。可這也只是保持一段時間而已,時間充足,所藏之書終會讀盡,那麼便又有新的問題出現了。


有資能讀,就是說有足夠的錢去買書,現在也可租書,也是需要錢,畢竟所借之書有限。書價如今年年見漲,所以有人寧可去買舊書或盜版書,因為新書的錢足夠買太多的舊書和盜版書,雖然質量差些,可畢竟可以多讀些。由此可見,有資能讀的重要性,甚於有暇得讀。

可是,當真正的擁有了足夠的金錢和時間,也讀了大量的書,就算是真正的讀書人嗎?非是如此,如《小窗幽記》所說,「又涵養之如不識字人」,就是讀了那麼多的書,還能繼續保持未讀書人的單純,這樣才算得上真正的讀書人。現在太多的人的確如是,書讀得極多,讀得極快,卻是讀死書,不知思考,不懂投入,只是以旁觀者的態度冷眼看著一幕幕的悲喜劇,這根本就體會不到讀書的樂趣,有時反而會覺得疲累。


所以才說,享世間清福,未有過於此也。是啊,室藏萬卷,心閑日長,多資可隨購欲讀之書,且又托心卷內,隨喜隨憂,任流年匆匆而不覺日已夕暮。這般境界,又有何福能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著名藏書家田濤生前談古籍收藏
明抗倭名將戚繼光所著兵書《紀效新書》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