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移動支付的世界,你不是「菊外人」

移動支付的世界,你不是「菊外人」

移動支付被稱為中國的「新四大發明」之一,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小兒,移動支付已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並成為引領世界潮流的中國創新。生活中如空氣般不可缺少的移動支付,你又了解多少呢?

什麼是移動支付

移動支付也稱為手機支付,即允許用戶使用其移動終端(通常是手機)對所消費的商品或服務進行賬務支付的一種服務方式。單位或個人通過移動設備、互聯網或者近距離感測直接或間接向銀行金融機構發送支付指令產生貨幣支付與資金轉移行為,從而實現移動支付功能。

移動支付將終端設備、互聯網、應用提供商以及金融機構相融合,為用戶提供貨幣支付、繳費等金融業務。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使用的微信、支付寶等,都屬於移動支付。

移動支付的使用頻率

艾瑞諮詢發布的《2017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移動支付交易規模約為58.8萬億元人民幣,一年內體量增長近5倍。根據我們的調查,超7成的受訪者表示其使用移動支付的頻率在每天一次以上,移動支付已經深刻改變了國人的支付方式。

除此之外,我們將目光投向了一個特殊的群體——在華留學生群體,並對他們使用移動支付的情況進行了走訪與調查,結果顯示:日常生活中,國外留學生群體同樣習慣於中國的移動支付,並對微信支付的依賴程度最高

留學生眼中的移動支付

在與巴西留學生Jack的採訪中,他用「Amazing」來形容中國的移動支付。在我們回收的145份針對外國留學生的調查問卷中,大家紛紛表示習慣在交通、飲食等生活場景中使用移動支付。操作簡單省時、並能有效的避免假幣,方便理財,是留學生群體喜愛移動支付的主要原因。

(留學生眼中中國移動支付的主要優點)

但優勢與問題並存,有學生表示,移動支付的全性問題尚待完善,且有關手機自身問題,如信號差、無網路等導致的支付失敗問題,仍需要更深入的技術發展去突破

國外移動支付發展情況

根據中國學者對國外移動支付的文獻研究,我們將國外移動支付發展情況大致分為三種類型,並對每種類型所在國家的中國留學生進行了深度訪談。

以日韓為代表的手機近程支付發展模式

調研過程中,我們了解到日韓目前的支付方式仍是以現金為主,信用卡為輔助,移動支付僅占很小的一部分份額。日本銀行2017年2月發布的數據顯示,日本現金流通金額佔到GDP的19.4%。據日本內閣府的統計,日本的移動支付比例僅有18%。

以歐洲、美國等為代表的

金融發達地區的移動支付發展模式

歐美國家金融發達,信用卡體系完善,在此基礎上的信用卡付款和非接觸式付款仍是歐美地區的主流支付方式。

以非洲、東南亞等為代表的

金融欠發達地區的手機金融發展模式

筆者通過採訪在印度尼西亞生活的華人了解到,當地由於網路信號覆蓋範圍較分散、智能移動終端普及度不高等問題,其移動支付發展較為緩慢,當前主要以現金支付為主要消費模式。

線上支付也僅限於Web-only的發展初期,並未向手機端全面過渡,這是大多數東南亞國家所存在的的情況。而非洲的移動支付則面臨著黑客攻擊等問題,這是制約其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中外移動支付的發展差異

中外移動支付發展差異的最大因素在於:傳統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服務不到位,即信用卡消費的普及程度不高,早期支付市場中沒有形成「刷卡」之風,這就給移動支付發展創造了巨大的機會。實際上,中國直接從信用卡支付時代跳到了移動支付時代。除此之外,經濟發展水平與技術支撐問題,也是我國移動支付發展迅速的關鍵要素。

當前我國移動支付發展呈現蓬勃態勢,但依然在管理、技術、服務等層面存在諸多問題。未來我國的移動支付發展還需著重於以下三方面:

1.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增強支付安全性;

2.明確移動支付業務邊界,加強產業鏈協作

3.建立移動支付產業的信用體系,防範金融風險。

* 本調研報告是由刺蝟公社面向全國高校發起的「新零售 新消費 新生活」主題校園調研大賽的參賽項目,由湖南大學新聞傳播與影視藝術學院湖呼戰隊調研所得。史晨、郝若愚、李明珠、曹懷天四位同學在新聞專業視角下,實地調查移動支付的發展狀態及未來趨勢,並得出以上結論,僅供分享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由大學 的精彩文章:

你那麼固執,趨勢是沒辦法帶你飛的
這些快樂智慧讓他活到98歲

TAG:自由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