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孝道教育與家族傳承

孝道教育與家族傳承

一、中國傳統孝道

1、孝的基本內容

孝的起源、形成和發展,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孝」字最早出現在商代的甲骨文卜辭中,關於「孝」字,《說文解字》稱:「孝,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概括地說,孝的內容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1)奉事父母:養親、敬親、順親、諫親、愛親。子游曾向孔子問孝?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論語》)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曾子問孔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又說:「從父之令,又焉得其孝乎?」(《孝經》)「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孝經》)「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論語》)「父母有過,下氣怡色柔聲以諫,諫若不入,起敬起孝,悅則復諫。」(《禮記》)「愛敬盡於事親」,「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教民親愛,莫善於孝。」(《孝經》)

(2)立身行道。子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孝經》)

(3)教養後代。眾所周知,結婚成家、生兒育女、教養後代,是中國傳統孝道所強調的重要內容。

(4)尊祖敬宗。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論語》)「春秋祭祀,以時思之。生事愛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盡矣,死生之義備矣,孝子之事親終矣。」「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孝經》)

2、孝的含義

如何理解孝文化的深刻內涵?

祖宗代表生命的來源。每個活生的個體,都是父母骨肉和血脈的延續,本質上是父母生命的延續。追根溯源,父母也有父母,無限往上追尋,華夏兒女同根同源,中華民族一家親。再往上探尋,沒有日月星辰,沒有天地萬物,人的生命也無從談起。天地萬物也是生命的來源。正如《易經·序卦傳》所言:「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因此,我們的古人才認為「天」是一切的源頭。人的身命是父母給的,但從源頭上理解,人的性命也是上天賦予的,故人的本性叫天性,人的命叫天命。感恩父母、感恩先祖、感恩天地,是理所當然、天經地義。這是人們常說的「謝天謝地」所蘊涵的道理。人性上達天理,天理下貫人性。尊祖敬宗,體現倫理與天理的雙重要求,是人的行為的底線。信父母、信祖先、信天,為中華民族形成共同的文化信仰奠定了基礎。

結婚成家,是父母子女間「親親之愛」的自然擴充和延伸。男女由情愛至結婚,是異性相愛的普遍規律。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受西方性解放思想及「婚姻是愛情的墳墓」說法的影響,出現重情愛性愛、輕婚姻的現象。但古人為何重視婚姻?其實,婚姻背後有超越異性情愛和親親之愛的元素。岳父母與女婿、兒媳與公婆之間,沒有異性情愛和親親之愛的元素,但婚姻把他們連接起來了,愛首先在他們身上得以延伸、擴充和踐行,人的愛心得到了升華和拓展,為人類大愛的實現奠定了基礎。

養兒育女,很多人不以為然,尤其在養育成本高昂的當下,有人即使結婚,也選擇不生育子女,成為「丁克」一族(沒有生育能力的另當別論)。本來,生兒育女是人類延續的需要,是每個人的天職,無用置疑;再說,沒有當過父母角色的人生體驗是很不完整的,從愛的完整性來說,也是非常欠缺的。俗話說,養兒方知父母恩。很多人有了兒女之後,從父母的角色體驗中,反思了自己以前對父母的孝行原來有如此多不妥之處,從而重新生起更大的孝心,落實了更大的孝行。對父母的愛敬得到了更大的提升和完善。

總之,立身行道、善事父母,為樹立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人生信念提供源動力;結婚成家、養兒育女,確立家的觀念,有孝必有家,有家應有孝,孝從家中來,最終超越家;從最親近的人奉獻愛,是行仁的起點,是實現和諧人倫的關鍵;讓人們明白愛的起點和邏輯,從而為人類大愛的實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尊祖敬宗,喚醒和強化人們的感恩心和愛心,提升民族凝聚力,是國家觀、天下觀形成的認識論基礎。

尊祖敬宗,代表尊重歷史;立身行道、善事父母,代表重視當下;養育後代,代表關心未來。孝,把過去、現在、未來連接起來,世代相傳,長流不息,綿延不斷。

3、孝是中華文化的獨特基因

(1)中華文化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孝」的文化

"文化"乃是"人文化成"一語的縮寫。出自《易經》賁卦彖辭:"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孝是最具中國特色的文化現象之一,孝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華夏兒女尊祖崇宗,孝親敬老,代代相傳,綿延不斷,貫穿於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長河。這種現象,深深地浸潤於中國人的心靈,已積澱和內化成最具民族特點和凝聚力的文化基因,成為一種普遍的倫理道德和獨特的人文精神。儒、釋、道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傑出代表,而儒家又是最重要的部分和最主要的代表。梁啟超曾指出:「研究儒家哲學,就是研究中國文化……若把儒家抽去,中國文化恐怕沒有多少東西了。」摘自《飲冰室書話》而梁漱溟說「中國文化是『孝』的文化,自是沒錯。」(《中國文化要義》)

(2)儒家為何如此重視「孝」?

《孝經緯》云:「孔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經》。』」又云:「欲觀我褒貶諸侯之志,在《春秋》,崇人倫之行,在《孝經》。」

而普遍認為,儒家的核心和精華是「仁」,何謂「仁」?其與「孝」有何關聯?

《論語》:「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吾道一以貫之」。

《孝經》:「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教民禮順,莫善於悌」;「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父子之道,天性也。」

《中庸》:「仁者,人也,親親為大」。

《大學》:「一家仁,一國興仁。」

《孟子》:「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親親,仁也。」「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孔子家語》:「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

朱子:「仁者,愛之理,心之德也。」

梁啟超說:「夫孔子誠教主也,而教主不足以盡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於其信徒。而孔子則凡有血氣,莫不尊親,舉中國人,雖未嘗一讀孔子之書者,而皆在孔子範圍中也。」(《飲冰室全集》)

張之洞說:「親親也,尊尊也,長長也,男女有別,此其不可得與民變革者也。五倫之要,百行之源,相傳數千年更無異義,聖人之所以為聖人,中國之所以為中國,實在於此。」(《勸學篇內篇.明綱》)

如上所述,儒家之所以如此重視「孝」,因為,孝是儒家核心思想「仁」的重要體現,是儒家倫理道德的內核和首要代表,是儒家「推己及人、推恩及人」價值取向的理論源頭,是儒家信仰的根源,是儒家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是儒家文明長流不息、綿延不斷的獨特基因。

二、家族傳承的內涵

1、何謂家族?

我國古代,把始祖廟叫做「祖」,始祖之後歷代先人的廟叫做「宗祠」。我國古代之宗法制奉行嫡長子繼承製,嫡長子享有建立、奉祀歷代宗廟的特權,被稱為「宗子」,他的弟兄們則被稱為「別子」、「支子」或「庶子」,仍屬於原有的家族,到玄孫這代,已滿五代,古時奉行「五世而遷」,這時就要從宗子之族分出,作為一個家族的分支,另建祖廟。奉祀支子的廟叫做祖廟,標誌這一分支的始祖;支子的後代子孫另立宗廟,以標誌這一分支從哪裡來,那麼這同祖廟的一支就稱做「一族」。由此看來,所謂家族,就是奉祀同一宗廟的家族分支,是同一個男性祖先的後代以宗廟為中心聚集起來的人群。

2、家族傳承的核心內容

中國家族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既有非富即貴的名門望族,也有尋常百姓的普通家族。每個家族都有自己的家道、家業、家規、家訓,不同家族的家道、家業、家規、家訓,既有許多共同或相似的地方,也有各自不同的風格,這就形成不同的家風。家風,是一個家族代代相傳沿襲下來的體現家族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和整體氣質的家族文化風格。雖然不同家族的文化風格各有千秋,但也有非常相同的一點,那就是都特別注重和強調「孝道」的教育和傳承。

如榮譽「天下第一家」的孔氏家族,衍聖公作為全族的大宗主,頒布有綱領性的族規《孔氏祖訓箴規》共十條,要求族人必須共同遵循。其中之前三條為:

一、春秋祭祀,各隨土宜。必豐必潔,必誠必敬。此報本追遠之道,子孫所當知者;

二、譜牒之設,正所以聯同支而親本。各宜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雍睦一堂,方不愧為聖裔;

三、崇儒重道,好禮尚德,孔氏素為佩服。為子孫者,勿嗜利忘義、出入衙門,有虧先德;

同樣享有「天下第一家」美稱的「義門陳氏」《家范十二則》之二、三條提到:

(二)敬祖宗

陳氏先代,淵流宏遠。冥索遐稽,彌深繾綣。德為疇立,功為孰建。宜都以來,滋培不淺。司馬參軍,日恣流衍。補闕才高,秘監聞顯。著作賢嗣,廬峰絕巘。徙乎江州,始基是踐。自斯而遙,其緒日展。俎豆勿忘,咸相黽勉。

(三)孝父母

父母生我,鞠育劬勞。顧復之恩,自少而耄。幾經艱難,以養以教。冀其克遂,悲喜相交。興言及此,中心如刀。謂地蓋厚,謂天蓋高。趵蹐無報,徙屬里毛。遐思古人,其樂陶陶。養唯其志,不唯其餚。致其慕者,涕泣而號。

為何這些名門望族如此重視孝道的傳承?因為孝道所承載和體現的是一種人的信念和精神,這種信念來自人們對「永恆」和「人生歸宿「的憧憬和追求,而這種精神與奉獻、感恩和愛緊密相連。如前所述,我們的生命流淌著父母及祖先的血脈,正是這條以血脈為紐帶無限延續的人生歷史長河,讓我們找到了「永恆」的感覺和人生的歸宿。家,應當是一個讓你產生「永遠」或「永恆」之感的地方,是人的精神家園。家族傳承,首先是這種家族文化血脈的流傳。

舉個例子:日本大分縣有一個叫「高橋裕次郎」的企業家。高橋有4個兄弟姐妹,一個哥哥和姐姐,一個妹妹。當初父母親年老而無力再種地的時候,開個家族會議,把家裡的所有財產攤開來,總共有大半座山,還有6萬平方米大約是90畝的稻田。家族會議的結果,是四個兄弟姐妹中,包括高橋在內的三個都表示願意放棄財產的繼承權,把所有的財產都交給哥哥,由哥哥一人繼承。但是,哥哥和嫂子必須承擔是照顧父母和爺爺奶奶的責任。後來,因為修建高速公路服務區,高橋家的稻田被徵用了一部分,獲得2億日元的補償金。四個兄弟姐妹又開了一個家族會議,最後決定用這2億日元的賠償金去購買新的土地,一分錢都不分。屬於高橋家的那片開滿紅杜鵑的山野及稻田,已經傳承了好幾代了,卻一點也沒有減少與荒廢。這並不是因為他們長久囤積這些土地可以增值,或是土地種莊稼之類可以賺很多錢,而完全是出於對家族祖業及家族文化血脈的傳承與保護。高橋家的這種家業的保護意義,還遠不止是土地的傳承,更在於高橋家族的人從身體上或靈魂上有個永恆的歸宿。和中國人一樣,日本人也是講究每到過年時家族的團圓。而高橋家全家人團聚的地點只會是老家,和老家的兄長一起。老家的房子仍然大部分保持著過去的樣子。兄妹幾個都能找到自己兒時住過的房間,甚至也還能找到幾個兒時玩具。一家人就在這種充滿回憶的地方重溫那些過去快樂美好的時光。這也正是一家人的根與歸宿所在。其他幾個兄妹,在外面的生活中無論遇上什麼樣的困難,都不會有無助與不安之感,因為在這裡有一個他們永遠的「家」。

而更為講究團聚、更講家族觀念的我們中國人,應當要有越來越多的象高橋的這種能享受天倫之樂和家族溫暖的家庭。但遺憾的是,在孝道失落、家庭觀念漸趨淡薄等多種因素影響下,這種家庭好象離我們越來越遠,正逐漸成為很多人的一種回憶了。相反,近年來許多進城務工的中國人都在感受和悲嘆著:「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故鄉」。

中國有句古訓,「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古今中外的智者和聖哲都認為,斷惡行善是人生幸福的源泉。而中國人認為百善孝為先,「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易傳?文言傳?坤文言》)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又曰:「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詩》云:『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孝經》)

例如,前面提到的「義門陳氏」(亦稱為江右陳氏、江州陳氏),是發源於江西省德安縣車橋鎮的一個江右民系家族。江右陳氏的祖先陳旺,於開元十九年(731)建庄潯陽縣蒲塘場太平鄉永清村(今德安縣車橋鎮義門村)。唐宋時期義門陳氏家族,創造了3900餘口、歷15代、33餘年(731-1062)聚族而居、同炊共食、和諧共處不分家的世界家族史奇觀,是中國古代社會中人口最多、文化最盛、合居最長、團結最緊的和諧大家族,成為古代社會的家族典範而名動朝野。1062年宋仁宗在重臣上疏建議下,將義門陳人分遷全國,分析大小291庄。義門陳氏以「忠孝節義為本、耕讀奉公傳家」,家族有嚴格的家規,淳樸厚道的家風,後世恪守不移,代代相傳,經久不息。至公元1063年,義門陳氏一家歷代受封贈42人,歷代累計中舉120餘人,歷代為官約400人,其中官至宰相2人。

陳氏家風甚嚴,雖生活富足,但不能娶妾養俾,不能置畜仆隸,不允許生活奢華,人無貴賤、共同勞作,家族成員沒有私人財產,經濟平等,物質統一分配,出門開支婚喪嫁娶全由家族負責。家族裡面有醫館、寺廟。族人也不必為撫養教育孩子和贍養老人而操心,整個家族內部有諸如現代的育嬰室、託兒所和書院、養老院等設施,孩子和老人有專人撫養照顧。

據說義門陳氏大家族當年還養了一百多隻狗,都在同一個槽子里吃飯,如果有一隻狗還沒有來吃飯,那麼這一群狗都會等它,不肯先吃。鄉里的人見到這種情形,深受感動。都在說:連狗都能夠互敬互愛,如果父子兄弟之間不能和諧共處,那將何以為人。鄰里鄉親紛紛起而效法,使風俗日漸純樸厚道(參考百度百科「義門陳氏」)。

三、失落的孝道呼喚教育

曾幾何時,國人話題中最常見的一句是:現在的兒女沒有以前孝順了。

小生命來到世間,無論男女,均被稱為」小皇帝」、「小祖宗」,年輕父母及家庭成員愛的天枰不知不覺地往小孩這邊傾斜,年輕父母都在「孝養」兒女,家裡吃、穿、用、玩的,首先想到和滿足的往往是小孩而不是年長的父母長輩。

含辛茹苦把「小皇帝」扶養成人,其從學校畢業後走上社會,選擇職業高不成低不就,寧可在家裡,也不去工作養活自己,變成「啃老族」。中國老齡科研中心於2005年公布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中國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養小』現象,30%左右的成年人基本靠父母供養。」「啃老族」的與日俱增,表明它已從一種「家庭現象」演化成「社會問題」。

「小皇帝」成家立室後,只顧享受「二人世界」生活,很多都不願與父母一起生活。有些人非但沒有從物質上供養父母,反而以種種理由向父母伸手索要。而與兒女見見面、談談心、一起吃頓飯卻成為許多年長父母的一種奢望;要是父母身體健康出問題或遇到意外需要照顧和支持的時候,很多做子女的也未能陪伴在父母身邊盡心儘力地照料,更有甚者還以諸如工作忙經濟困難等理由選擇推卸和逃避。早些年一曲「常回家看看」傳遍大江南北,是因為其反映了天下父母的心聲,2013年,國家還把「常回家看看」納入法律規範強行實施,這一方面體現國家和社會對孝敬長輩的重視和人文關懷,另一方面也說明當下孝道在很多人心目中的份量是微乎其微的。

有的年輕夫婦以養兒育女成本高、生活壓力大為由,往往選擇「丁克」家庭,但他們如何也不會明白,在其享受甜蜜的「二人世界」生活的背後,他們的父母對生命自然延續、家族世代相傳的期盼,早已成為老人心中難以割捨的隱痛。

令人難以置信的缺德事,竟然發生在當下的大學生身上。2013年8月27日《現代快報》登載:連雲港市連雲區發生一宗「告父母討學費」的官司,父生病,每月需幾百元治療費,母打工,維持家庭生活,無力給孩子支付學費和生活費。作為已成年、又將上大二的學生子女,在委屈與怨恨之下,一紙訴狀將父母告上法庭。經法院調解,案件以孩子撤訴告終。

但是,此案留下的思考似乎遠沒有結束。按我國法律規定,已經年滿18周歲的就讀大學的青年子女,父母沒有承擔學費、生活費的義務。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父母卻做不到這麼「絕情」。恰恰相反,中國父母秉持的都是一種只要自己有能力和條件,就會一直「供到底」的想法。為此,很多父母寧願自己在家吃苦受累,也不想讓孩子在大學裡為經濟上的事情為難。

面對這起「告父母討學費」的官司,很多人覺得這個孩子太不懂事,在父親病重,家庭經濟陷入困境的情況下,非但不體諒父母的難處,反而為了討要學費和生活費把父母告上法庭,實在令人心寒。羊都有跪乳之恩,鴉也有反哺之義。試問:孝心何在?良心何在?

為何當下社會孝道失落、道德出現嚴重滑坡?事出必有因,我以為至少有以下幾點:

1、孝道文化出現了斷層。「五四」運動的精神是愛國、民主、科學,無疑值得肯定,但在反封建為口號的新文化運動背景下對傳統文化的反思和批判過頭了,傳統文化中的倫理道德尤其是孝道文化,被反封建的大潮逐漸淹沒。之後發生的十年「文化大革命」,子女揭發批鬥父母、與父母劃清界限、脫離關係,對孝道的打擊更是雪上加霜、前所未有。從此以後,人們的孝道觀念更加淡薄。

2、市場經濟的消極因素對傳統道德造成衝擊。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是金錢至上,唯利是圖,利益最大化。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則一旦進入了倫理關係的層面並發生作用,人的良心、靈魂必然被扭曲,親情和道德都會拜倒在金錢的腳下。現實社會時有發生的父母與子女、兄弟、夫妻之間發生的或因家產、生意、借貸等與金錢有關的利益糾紛中,很多人最後都選擇了金錢而捨棄了親情。

3、改革開放、全球一體化背景下西方價值觀對傳統文化價值觀的衝擊和挑戰。西方價值觀的核心是:重視個體,強調自我,追求民主、自由、平等,實現個人的自我價值和快樂。任何文明都是歷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都有精華和糟粕。西方價值觀的最大局限在於過分強調個體、以自我為中心,最後形成自私自利的極端個人主義。現實生活很多人以這樣的態度來處理家庭關係和社會關係,這是造成親屬關係和人際關係冷漠、緊張、對立、鬥爭的根源所在。

4、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榜樣失范,孝道教育缺乏根基;學校教育重「考」輕「道」,孝道教育缺乏動力;社會教育重利輕義,教育方向失誤;國家對孝道教育重視不夠,教育機制失靈。

孝道失落可謂一果多因,我個人認為最根本的原因是教育缺失造成的。教育是大根大本,應當慎之又慎。「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禮記﹒學記》)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經》)

四、對策建議

1、國家重視,上行下效。

充分肯定孝道教育的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傳統文化的精華是倫理道德,孝道是倫理道道德的核心,是精華中的精華。當然,傳統孝道中的糟粕如絕對服從、男尊女卑等思想要予以揚棄,宏揚孝道文化的精華,既是對中化文化的傳承,又是發揚光大。在當下,孝道教育能促個人修身養性、提高素質;利家庭和睦,助老幼快樂;推社會和諧,增人民幸福感。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獨生子女家庭是高風險家庭,未來社會的養老問題是嚴峻的社會問題。孝道教育的推行,與家庭風險的化解、養老問題的最終解決密切相關,應當予以高度重視,應加大政府對倫理道德教育的財政支持力度;嘗試從政策上推行招考公務員、企業招聘員工,同等條件下應優先錄用盡孝者。

2、加強宣傳,持續給力。

各種媒體要有歷史史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應加大孝道教育公益宣傳的力度,努力使全社會形成想孝、講孝、行孝的良好紛圍。

3、學校配合,形成合力。

教育部門及學校的領導,要正確處理好應試教育和素質較育的關係,不要本末倒置,要毫不含糊地堅持和重視孝道教育。老師給學生慧命,是人生的第二父母。正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學為人師,行為世范;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任重而道遠。

4、家庭帶頭,固本強基。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為人父母者,必須立身行道,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和道德修養,身體力行,先做到孝敬自己的父母和長輩,這是給兒女進行孝道教育的最可行最有效的途徑;身教重於言教,身教者從,言教者訟。孝道教育最好從嬰幼兒開始。常言道,教婦初來,教兒嬰孩。現代科學證實,人到6歲時大腦發育接近完成,六歲之前記憶力好,要讓小孩多讀傳統文化經典,為其接受進一步的教育、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打下基礎。

5、法律保障,釋放推力。

要在全社會積極開展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法制教育和普法工作,健全法律援助制度,加強老年人法律服務工作。加強法制建設,進一步完善有關維護老年人權益的法律法規,加大執法和監督力度,依法處理和打擊侵犯老年人合法權益的不法行為。

綜上所述,孝道的傳承是家族傳承的核心和靈魂,是家族興旺發達、幸福快樂、綿延不斷的重要保證。而孝道教育不僅僅是家庭的事,還是學校、社會、國家等各方面都應當予以高度重視和配合的大事,因為這與人才培養、國民素質、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密切想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方弟子 的精彩文章:

TAG:東方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