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南懷瑾老師開示:如何拜佛!

南懷瑾老師開示:如何拜佛!

圓覺自性就是我們心性的本體,也就是《華嚴經》所講的「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心就是佛,佛就是眾生,三者一體。若真想見佛,不是要見到佛的像,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基督教說不崇拜偶像,佛教也是一樣不崇拜偶像,《金剛經》上說:「若人以色見我,以聲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見如來。」

但是,基督教講究不崇拜偶像,卻拜起了十字架。佛教反對崇拜偶像,為什麼又拚命拜佛像呢?其實不是拜佛像,而是拜自心。當你一念誠懇恭敬拜下去的時候,心無雜念,心即是佛。而且你把佛像當成真的佛拜,立假即真,萬法唯心,因為你的誠心,感應道交,自助天助,只要你的心造得出來,它就是真的,自然就有功效。

講到拜佛,很多人見到我,就跪下來磕頭。我一輩子最怕這一套了,無論男女老幼或是在家、出家向我磕頭,我一定馬上先跪下來。假如人家向你磕頭,自認為是善知識予以接受,完了!有這一點傲慢心就完了!所以,我叫你們趕快回拜人家,並且要非常真心誠敬。拜佛也是一樣,一合掌,對佛萬分恭敬,此時你的心謙恭安祥,得利的是你自己。

所以,要多拜佛,多求懺悔,學佛不拜佛,這算什麼學佛?有些青年知識分子拜佛覺得不好意思,好像很丟臉,一點氣派、一點膽量都沒有!要拜佛就拜佛,目中無人,恭恭敬敬拜下去,這才是大丈夫,連這一點心量都沒有,還學什麼佛?

「於實相中,實無菩薩及眾生。」實相就是見道的真正境界,相就是現象、境界。「相」在中國文化里用得很多,《金剛經》講:「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心經》講:「是諸法空相」,這些都是相。我們學佛經常聽到說不要著相,凡是看得到人、事、物都是相,看不到的思想、觀念也是相,拜佛像也是相。

那麼,拜佛像不是也著相了嗎?這是什麼道理?因為拜佛像而對三世諸佛起恭敬心,由此領悟自性,真正受益得利的是自己,禮拜的是自己。

不只是拜佛像,很多出家人或在家人喜歡拜經,一句一拜,或一字一拜。以前有位大和尚拜《法華經》,一字一拜,拜了八、九年,有一天時節因緣到了,拜到了一個字--屎,突然發現不對,我拜佛可以,為什麼要拜大便?這一下大徹大悟了。這是拜佛經的功德。

還有一位和尚拜《心經》,也拜了好幾年,有一天拜到「無眼耳鼻捨身意」,不對呀!摸摸自己的臉,臉上明明有眼睛、耳朵、鼻子。為什麼《心經》說沒有?這一下悟道了。

所以,不拜偶像,拜的是佛法。但是,你真把它當相來拜也對,真把它當佛來拜也對,等於我們遊子想到父母的樣子就難過,一樣的道理。

「若佛滅後,施設形像,心存日想,生正憶念,還同如來常住之日,懸諸幡花,經三七日,稽首十方諸佛名字,求哀懺悔,遇善境界,得心輕安,過三七日,一向攝念。。」

若佛逝世以後,就要設置佛像,這並不是崇拜偶像,而是因他立我,利用佛像使自己起恭敬心、謙卑心、慈悲心。

「心存日想」,心中作日輪觀,在心窩與肚臍之間觀想一個太陽,在日輪中加上一尊坐姿或立姿之佛也可以。

「生正憶念」,就是時時刻刻心中有佛,心中想著一個佛,這就是真正念佛,不是嘴巴念。

「還同如來常住之日」,這一切的修行就如同佛還在世間一般,如同中國儒家所謂的「敬神如神在」,拜佛的時候,就如同佛活生生地在前面一樣,一念至誠,自他相應。

以前有個外國朋友過世,我叫一個同學給他買一部紙棚的汽車,還有冰箱,洋房也要。另外一個朋友問我,你也相信這一套?我說你不信啊?我信得很,燒完就不信了,燒的時候,絕對相信,一念至誠,自他相應,過後即空。你說這是紙做的,真有用?就有用,誠則靈。假如你拜佛的時候,心不恭敬不誠懇,當作是運動,即使拜一萬次也沒有用,千萬注意!道理就在一個「誠」一個「敬」。

「懸諸幡花」,香、花、燈、水、果、茶、食、寶、珠、衣十種供養,樣樣俱全。衣服、卧具、飲食、湯藥都可以拿來供養。注意!供佛也要像剛才所講的誠懇恭敬,如同泡一杯茶給我最敬愛的爸爸媽媽,不可以隨隨便便。否則,不要供,沒有用,不但沒有用,還有罪過。

「經三七日」,經過二十一天,「稽首十方諸佛名字」,頂禮膜拜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誠誠懇懇,恭恭敬敬。「求哀懺悔」,誠誠懇懇地懺悔以前的一切罪過,洗凈自己以前所造的污垢,凈化自己的心靈,如此日日夜夜誠敬禮拜懺悔,持續二十一天。注意!要專心,晝夜都在干唷!對不起!這句話不恭敬,應該說晝夜都在拜!(眾笑),我隨便慣了,先向諸位求懺悔。

「遇善境界,得心輕安」,如此誠敬禮拜懺悔,身心自然起反應,並與諸佛菩薩感應,頭頂發生清涼,百病消除,而且覺得有光自頂上灌過來。佛在別的經典告訴我們,假如佛過世以後,找不到一個善知識的話,你就皈依佛,佛親自給你灌頂,給你清涼灌頂,給你光明灌頂。「過三七日,一向攝念」,再過二十一天,收攝身心,修行止觀法門。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訂閱我們

助人助己,轉發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先生語錄 的精彩文章:

南懷瑾老師雖從不收徒,但他講學傳道幾十年,影響過的人不可勝數
南懷瑾老師評憨山大師:僧伽之領袖 著述影響士林

TAG:南先生語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