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俠客島:美國真的跟盟友「撕」起來了

俠客島:美國真的跟盟友「撕」起來了

六一兒童節前夕,我們再次領略到了特朗普總統的「棄約精神」。這次的主角,是一直以來充當美國「盟邦」的歐盟、加拿大和墨西哥。

當地時間5月31日,即將飛赴中國談判的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宣布,從6月1日起,取消對來自歐盟、加拿大、墨西哥的鋼鋁產品的關稅豁免待遇,分別加征25%和10%的懲罰性關稅。

時間先調回三個月前。

3月8日,美國宣布對進口鋼和鋁分別加征25%和10%的關稅,但給予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夥伴加拿大和墨西哥,以及阿根廷、巴西、澳大利亞和韓國臨時豁免,豁免會在5月1日結束;4月30日晚間,白宮又將臨時豁免延長至6月1日;如今,6月1日終於到了,延期了近3個月的關稅,還是來了。

一直在爭取美國關稅豁免的美國盟友們,最終還是沒能「幸免於難」。

過程

這三個月,美國的盟友們可謂是很心焦。

3月8日,特朗普宣布,以「國家安全」為由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分別加征25%和10%懲罰性關稅。

3月16日,擬在不能獲得特朗普鋼鋁關稅豁免權的情況下,歐盟公布了一份對美貿易報復反制清單,列入清單的美國對歐出口商品有農產品、服裝、化妝品、煙酒、船舶、摩托車等幾十種,價值64億歐元,擬加征的報復性關稅稅率最高25%。

其中,清單上的哈雷摩托車、李維斯牛仔褲、波本威士忌酒等等,都是美國國會大牌共和黨議員的家鄉出品,精準打擊了特朗普支持者的選區。

不過,在美國與歐盟的相關各方磋商期間,美國對歐盟等貿易夥伴的鋼鋁產品實施了臨時關稅豁免。歐盟開出了一個價碼,只要美方向歐盟鋼鋁產品提供永久關稅豁免待遇,歐盟可以與美方談判,討論其關心的汽車關稅、進口美國液化天然氣、政府採購市場、世貿組織改革等議題。

不過,這顯然也沒能拉回特朗普總統的心。

對此,長期強調英美「特殊關係」的英國,在美國宣布決定後發表聲明,對美國此舉十分失望,「英國和歐盟其他國家都是美國的親密盟友,應當永久豁免美國針對鋼鋁製品的關稅措施」,委屈抱怨之心表露無遺。

好在歐盟還算對特朗普有一定了解,對這回取消關稅豁免也有了思想準備。

歐盟貿易委員馬爾姆斯特倫事前在歐洲議會全會等場合上表示,她預計美國將在6月1日臨時關稅豁免到期之後,對歐盟鋼鋁產品出口實施配額限制,並表示屆時歐盟將從6月20日起以牙還牙,對部分從美國進口的商品加征關稅,且不排除擴大報復行動。

抵制

從更大範圍上考察,可以發現,今年以來特朗普政府顯著提高了主動發起貿易戰的密度,且大大加強了烈度。

除了對全世界幾乎所有鋼鋁產品出口國實施的限制措施外,美國前不久又以「國家安全」為名,對進口汽車整車及零部件啟動「232調查」。

由於美國一年汽車進口額高達3000億美元左右,預計此案如果走到公布加征關稅清單的地步,整個涉案貿易額肯定會超過此次中美涉案貿易額規模,對全球工業生產和貿易的擾亂更甚。

而且,不管是對被視為「戰略競爭對手」的中國,還是對長久以來的「盟邦」——歐盟、英國、加拿大、墨西哥、日本、韓國,特朗普政府都採用了「懸崖邊緣」的訛詐式「談判」戰術,出爾反爾、「棄約精神」似乎正在成為美國政府對外經貿談判的「新常態」。

正因為此,美方的單方面行動遭到了越來越廣泛、越來越強烈的抵制。

美國—歐盟貿易柱狀圖

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當即聲明:「這是世界貿易史上糟糕的一天,我們將立即啟動世貿組織爭端機制,並將在數小時內宣布反制措施。一個國家單方面採取影響世界貿易的手段,這是完全無法接受的。」歐盟貿易委員馬爾姆斯特倫更是表示:「歐盟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的大門已經關閉。」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則在新浪微博等社交媒體上多次發表聲明:「我們始終捍衛本國工人的利益。今天我們宣布,採取報復性措施回應對我方產業的攻擊。」「美方對加國徵收一元,我們也將對美方徵稅一元。」

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克爾均譴責美國這一做法是「非法的」;同樣遭遇打擊的墨西哥堅決譴責美國的措施,宣布「對多種產品採取對等措施」。

即使是給世人一貫印象對美國「俯首帖耳」的日本、韓國,此前也相繼在世貿組織就美國的單方面貿易保護措施發起了申訴。歐盟理事會主席圖斯克感慨:「有友如此,何須仇敵?」道出了許多美國盟邦的心聲。

動機

但是,縱觀特朗普的一系列舉動,除了經濟效果基本上是徒勞外,島叔更可悲於特朗普出爾反爾中,不乏在美國不正常政治生態下的「自保」成分。

對於接受過經濟學教育的人而言,並不太難理解特朗普的徒勞之處——

特朗普可能沒有細想,在經濟景氣高峰、勞動力市場實現充分就業時期,實施這些氣勢洶洶的貿易保護措施,對美國經濟意味著什麼?

實施貿易保護,推動鋼鋁等基礎產品價格大幅度暴漲,對下游製造業、對他一直宣稱追求的復興美國製造業目標意味著什麼?

這些貿易保護措施,對改革已成為美國製造業「腫瘤」的工會體制意味著什麼?

島叔理解特朗普希望平衡美國宏觀經濟的心理,但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特朗普如此密集的貿易限制措施,其帶來的經濟效果都是負面的。

特朗普如果不能超越自己的極端重商主義思維方式,完全有可能重蹈胡佛總統當年簽署發布《斯穆特-霍利關稅法》、導致1930年代大蕭條變本加厲的覆轍。甚至可能更糟,把美國從繁榮加速推向蕭條。畢竟,現在越來越多的經濟研究者認為,美國這一輪經濟景氣將在2020年、即特朗普連任競選年終結。

更可悲的是,特朗普屢次「棄約」的背後,還隱藏著洗清自己、以求自保的動機。

當初特朗普違背自己「美國優先」、與俄羅斯關係正常化理念,而向敘利亞發射導彈,目的之一是以此撇清政敵欲加的「通俄」罪名;這回5月29日陡然宣布重新準備對中國50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其中也有一部分動機是企圖以此洗清政敵扣上的「通華」罪名。

2016年總統大選揭曉之後,敗選方支持者長期不肯接受現實,而是不斷舉行大規模、暴力性遊行示威,已經把美國向政治拉美化、甚至非洲化方向推進了一大步。此前美國在國外「顏色革命」的手段也在這些遊行示威中得到廣泛使用,更讓人看到了美國政治演變的不祥之兆。

就是在就任之後,特朗普也沒有過上正常的總統生活,日常施政不斷遭遇全方位掣肘,對子虛烏有的「通俄門」調查煞有介事不斷擴大範圍,數十名民主黨國會議員還羅織罪名,要求對他發起更加捕風捉影的「通華門」調查等等……

在此之下,特朗普不得不為了自保,不斷改變自己一些原本還算符合美國國家利益的構想。這麼看來,還有什麼能比這,更讓人為一個超級大國,為一個超級大國的元首而感到悲哀的呢?

文/梅新育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

編輯/百里雲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俠客島 的精彩文章:

中美貿易戰不打了,但中國還要做好哪些準備?
這兩個小細節,拼出一個更完整的中美談判成果!

TAG:俠客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