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易經》並沒有那麼神秘

《易經》並沒有那麼神秘

《易經》其實並沒有那麼神秘,它是萬年來,先輩通過觀察世界給我們不斷總結的萬物發展規律和生活經驗,是智慧的結晶,是我們要繼承和發揚的寶貴財富。

古時沒有文字,一些生活的經驗和道理只能代代口口相傳。後來,我們的祖先就用畫(劃)的形式來闡明這些樸素的道理,逐漸演繹為六爻和八卦。

相傳,伏羲氏在前人的基礎上所作八卦易,經過多代推演和增加,至周文王時所作六十四卦及卦爻辭。由於人們文明開化之前是盛行巫的時代,這些經驗和道理就伴隨著巫行為,應用於巫術和祭祀之中。

商時代,人們決定重大事項之前,都要用火灼龜甲或牛的肩胛骨,根據灼開的裂紋來推測人事的吉凶,並將這些斷語刻在龜甲上,稱為龜卜。龜卜主要利用「象」,具體直觀,簡單感性。

到了周代,又盛行以蓍草占吉凶,謂之占筮。蓍草占是用一定數量的蓍草進行複雜的數字運算,是依靠數字建立的,是數字化理性思維,是時代性進步。

這些占卜的結果,都由朝廷細心保管。後來,在累積下來的筮辭中,挑選出適當而符合各卦各爻的,進行編纂,成為易經的雛型。

在商周之前,這些智慧成果僅為掌權的大酋長和帝王及上層階級專享。春秋時,開始普及各地的諸侯與士大夫階級,占筮儀式開始盛行於各種場合。之後,神仙方術和開始在民間流行。

占筮普及以後,由於《易經》中的用辭深奧難解,必須有統一的解釋,意義才不致發生差異,所以極需要一本專門解釋的書。

從戰國末期到漢初期,就有了許多專門解釋《易經》的書,其中以孔子及弟子編纂的「十翼」(《易傳》)最為著名。「十翼」包括:彖傳上下、象傳上下、繫辭傳上下、文言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是孔門弟子對《周易》經文的註解和對筮占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論述。

「十翼」中的《繫辭傳》說的很明白:「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即《易經》文本都是以「象」言「意」,就是以象徵和類比的方法來表達某種意義,而不是直接陳述。卦爻符號是「象」,卦爻辭也是「象」,都是象徵而非實指。所以,《周易》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都是「象」,都可以類比物象和事象,以類比來呈現某些環境和事物。這樣既能表達用語言難以表達的意境,又能給人們一個無限的想像空間。

所以,不直接表述,運用象徵和類比的方法,一個卦可以包羅萬象,類比和象徵多種事物,這就是《易經》的難懂之處。例如:乾卦是講龍,爻辭:潛龍勿用,見(xiàn)龍在田,飛龍在天,亢龍有悔,群龍無首等。但乾卦並不是真正在講龍如何,解卦時它可以指任何人、任何事,可以指君子、百姓、事業、經商、求名、婚戀、外出、決策等等。

《繫辭上傳》:「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變化者,進退之象也。剛柔者,晝夜之象也。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即《易經》的象數功能,是動態的分析學,可分析事物變化及發展趨勢,具有方位的變化、時間的變化、生克的變化,這就是《易經》的神秘之處。

儒家的思想精髓在《易經》,自漢武帝時期起,儒學成為中國社會的正統思想,《易經》遂被尊為儒教經典而高居於六經的首位,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成為中國傳統學術根源。由於宋代新儒學的興起,《易經》更被視為形而上學的主流,受到推崇和重視。

大易醫國,大易醫人。在中國,《易經》一直是政治家、軍事家、商家、仙道家的必修之術,被譽為解開宇宙人生密碼的寶典。

我們不可丟棄老祖宗留下的智慧,要發揚和傳承。在新時代下,我們要學會全面地分析,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合理地利用並加以豐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河南往事 的精彩文章:

《莊子》為何被稱《南華經》
《呂氏春秋?審分覽》教你做領導的藝術

TAG:河南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