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怎樣的思維方式才能改變生活?

怎樣的思維方式才能改變生活?

知乎上有個話題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註:哪些思維方式是你刻意訓練過的?目前,已有超過1300萬人瀏覽、關注。

這個話題之所以會引發如此廣泛的關注,是因為在信息不斷更迭、各行各業飛速發展的今日,人與人之間的競爭,最關鍵之處就是思維方式的競爭。

我們每一個人都經歷過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碾壓」的時刻。

同一道題,尖子生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有的人憋了幾天也一點思路都沒有;

到了工作中,有人因為承受不住壓力而辭職,有人卻能及時調整心態轉換方式、發揮自己的長處;

在人際交往中,有人常為別人不能理解自己而痛苦,有人卻能在眾人面前侃侃而談,表達自己的想法毫無障礙……

如果說人生能有翻盤的機會,靠的就是不同的思維方式。

許多人常常感嘆「晚上想想千條路,早晨起來走遠路」「什麼道理都懂,可就是過不好這一生」,其實,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思維方式沒有隨著理想、目標、形勢的變化而及時改變。

不要再說什麼「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大量現代心理學理論與實踐證明,思維方式是可以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而改變的。改變思維方式,是改變行為模式的第一步。

1.拒絕過度準備

「奇葩大會」嘉賓馬東曾說:「有一件事你不知道該不該去做,如果你有時間,就一定要做。」

《把時間當作朋友》這本書里,有學生問李笑來:老師,這種方法真的有用嗎?李笑來回答:有沒有用,不去做怎麼知道?

然而,我們總是為自己找各式各樣的借口,拖延著不去行動,美其名曰:我準備一下。

機會都是給有準備之人,但沒說給準備不完的人。

行動力強的人有兩種品質:一、不畏懼失敗;二、不給自己找借口。

企業管理中有一個「飛輪效應」。就是說,想要使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剛開始你必須要花很大的力氣,每轉一圈都非常費力。但其實,每一圈的努力都不會白費,飛輪會轉動得越來越快。達到一個很高的速度時,無需耗費更大的力氣,飛輪就能夠維持原有運動狀態。

有時,人就像是一台機器,一個新想法冒出來的時候,就是要驅動這台機器運轉了,可是懶惰就像機器上的銹阻擋你的行動。

有人調侃:「我宛如戲台上的老將軍,背上插滿了早睡、健身、學習、創業、遠行等等等等的flag,可是每到深夜的時候,手機又總是放不下。這樣下去機器啟動得起來才怪呢。」

有人抱怨:「我看了很多心理學、成功學方面的書,每次看的時候都是熱血沸騰,一心想著,等我看完這本書,就立刻開始行動;可是每當我放下書,總覺得自己還應該再做一些別的準備。等到列完一張計劃清單,原先的想法已經所剩無幾了。」

如果你還沒找到一個「最好」的方案,那最好的辦法就是立刻去做。

2.保持懷疑的態度

馬克思曾說「懷疑一切」,警戒人們不要盲目地迷戀權威,要永遠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但大多數時候,人只愛相信他們願意相信的東西。

TED是美國一家似有非盈利機構,它組織環球會議,旨在傳播一切值得傳播的創意。在一次活動中,一名名叫Margaret Heffernan的女嘉賓演講的題目是《去懷疑的勇氣》,其中她提到一個例子:

20世紀的時候,牛津有一對「奇葩」拍檔,Alice Stewart是一個優秀的女醫生,她的拍檔George是個統計學家。

George總是不斷對Alice的工作提出質疑,他說:我的工作就是證明Stewart博士是錯的。

他換用不同方式研究她的模型和數據,把給Alice的理論創造矛盾當成任務——因為只有在他都無法證明Alice錯了的時候, 他就可以帶來Alice所需要的自信,讓她相信自己是正確的。

這樣的工作模式讓他們合作建立了近乎完美的思考模型。

Alice在和不斷被迫和George較勁的過程中,發現有三分之二因癌症而死的孩子,他們的母親在懷孕時都做過X光檢查。因為這一發現,25年後,英國和美國禁止了給孕婦進行X光檢查。

無論你的工作或學習是需要團隊合作,或是孤軍奮戰,你都必須隨時保持懷疑精神;只有勇於質疑,才能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永遠留一個空間讓自己懷疑,進而思考,總沒錯。

3.記得反思犯過的錯

復盤思維,可能是唯一一個通過後天不斷訓練,能填平智商差距的思維能力。

什麼叫復盤思維?

復盤來源於棋類術語,是指下完這盤棋後,從以前的對壘中發現自己錯誤,在什麼情況下會犯錯,為什麼會犯錯,反思除了這種做法外還有哪些更好的解決辦法。

主持人董卿在接受採訪時說,一次她的表現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回家後,她在地上坐了3個小時,把整個節目從頭到尾在腦海中復演一遍,什麼時候說了什麼話,嘉賓說了什麼,她自己又說了什麼,換種方式說會不會更好一些?

也是這種善於反思,讓她總能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在最短的時間增長最多的經驗,也把事情做得更好。

復盤思維不容易,因為大多數情況下事情做完了,人就不會再關注已經過去的表現;但復盤思維也很簡單,在自己指導自己的過程中,這樣的反思會更具有針對性。

養成復盤的思維習慣,就像是面對生活中的每一場戰役都有一張清晰的雷區作戰表一樣。知道容易踩哪些雷,就會在日後的戰場上避開那些地方。

《原則》一書的作者瑞·達利歐說:

「回頭來看,我曾經的一敗塗地是在我身上發生過的最美好的事情之一,因為他讓我變得謙遜,而我正需要用謙遜來平衡我的進攻性。」

《論語》中有一句非常非常著名的話: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說的也是及時反省自己的意思;與之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還有「不遷怒,不貳過」這一句。

當一個人習慣了復盤自己曾經的錯,就會越來越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容易失誤、哪些方面比較薄弱,便會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加強注意,這樣就會在奮鬥的路上事半功倍,而不至於在同一個坑裡反覆跌倒、浪費時間與能量。

4.學會把事情分類排序

如今,除了技術性比較強的崗位外,很多崗位都要求有「綜合素質」。

所謂的綜合素質,就是多任務處理的技能,是一個人核心競爭力的集中體現。

隨著生活節奏日益加快、信息量的劇增,每個人在學習和工作,乃至生活中都無法避免出現混亂,混亂甚至成為了一種常態,在混亂中找到條理變成了新時代對人才的有一大要求,也是適應新時代的人才的必備素養之一。

在混亂中找到條理,需要的是結構化思維。

這種思維方式的兩個關鍵詞,是分類和順序。

分類:想要不亂的第一步,是要明白待辦事項大概分為哪幾種,分別屬於哪個領域,工作和生活要徹底分開。

排序:把事情按照輕重緩急用重要性排序。

著名管理學家史蒂芬·科維提出過一個時間管理理論:四象限法則。

從左到右,由上到下,分別代表不同的任務等級:

第一象限:緊急且重要

第二象限:不緊急但重要

第三象限:緊急但不重要

第四象限:不緊急也不重要

「緊急又重要」的任務,比如有嚴格截止日期的緊急任務、家庭事務、健康問題等,應採取積極主動的態度,在第一時間內迅速完成,是節省花在這部分時間的最好方法,這樣可以避免一邊拖延著必須做的事,一邊沒有心情做其他的事,最終兩頭落空的情況。

「重要不緊急」的任務,是應該花最多精力的部分,比如堅持學習一項新本領、做計劃、策劃備選方案、提升技能、尋找機會……然而很多人因為分不清重要和緊急的關係,往往浪費了太多時間在「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上面,比如處理手機信息、應對眼前雜事等,往往導致每天看上去都很忙,但一年到頭卻發現自己碌碌無為。

至於「既不緊急也不重要」的事情,如果佔用了過多精力,就會讓人的效率負增長。

因此,當所有任務一起壓過來的時候,可以自己畫一個表格,分清輕重緩急,用最科學的時間安排方法,解開那一團亂麻。

5.認清拖延的本質

中國社科院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有80%的大學生和86%的職場人都患有拖延症;50%的人不到最後一刻絕不開始工作,13%的人沒有人催,不能完成工作。

不得不承認,截止日期是非常偉大的發明,如果沒有截止日期也許很多公司都已經停止運轉了。

如果你正在飽受拖延症的折磨,那隻不過是因為你的頭腦中比那些沒有拖延症的人多出了一樣「東西」。TED上曾經有過一個關於拖延症的演講,演講者用非常簡單明了的方式畫出了拖延症和非拖延症兩者在大腦上的異同。

我們不難發現,二者的大腦中都有一個『』決策的制定者「,他可以說是我們的內在自我,幫助我們辨別目標和任務,指導我們勁往何處使、採取什麼行動;但拖延症人的大腦中還有一個及時行樂的「猴子」,這猴子只在乎兩件事:簡單和快樂。

當人決定要去工作的時候,這隻「猴子」總會來誘惑你說「我們去玩兒吧。」如果意志力不夠堅定,「猴子」就會搶過你的「方向盤」,取代你成為決策者。

這是一個逐漸喪失自我的過程,本應是決策者的你,被想要及時行樂的情緒控制了。

所以說,你本人與拖延症應該是無關的,它只不過是趁虛而入,暫時控制了你的大腦,你完全有能力把它趕出去。

約翰·蒂爾尼寫的《意志力:關於專註、自控與效率的心理學》一書中提到,在決定人成功與否的後天因素中,意志力排名第一位。

常常有老人會說,現在年輕人的意志力越發不如從前了,其實,這也不能完全怪年輕人。現代社會中誘惑越來越多,資訊、綜藝、遊戲、影視劇……都可能成為打擊意志力的誘惑因素。

如何應對它們呢?

第一,可以制定詳細具體的時間表,把一周要完成的作業細化成每天要完成什麼;

第二、控制周圍的環境,遠離手機等可能對你產生誘惑的東西;

第三、由易到難。鋼鐵般的意志力不是一天就能煉成的,要允許自己慢慢進步,給自己適當休息的時間;並接受自己常常剋制不住自己這個事實,不要指望一步登天,只要今天做的事情比昨天多了、浪費的時間比昨天少了,就要肯定自己的進步。

要知道,大腦的本性是喜歡嘗甜頭的,只有及時鼓勵自己,大腦才會更願意進步。

6.換位思考就是給自己減負

有這麼一個觀點,累死人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作中的人。

很多時候,讓人心力交瘁的,就是那些溝通出了障礙的小瞬間,積極性一次次被共事的人打消,久而久之工作也讓人沒了熱情。

我們都被告知,在與別人相處、共事的時候,要學會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換位思考,但很多人認為換位思維是遷就對方損害自身利益。

實際上,換位思維恰是在擴大自己的舒適區。

如果一個人固守著舒適區,看不順眼的人就迴避、不喜歡的活動就不參加、心裡沒底的任務就不挑戰,漸漸地,舒適區也會越來越狹窄。

因為在成年人的世界中,沒有人或環境可以完全按照你的喜歡來生長。

此外,換位思維可以增強人的共情能力。

蔣方舟曾分享過一段經歷,她認識的一個美國男人,只見過一次面,對方卻不停地要求和她微信聊天。她不得以把對方拉黑,緊接著對方又開始電話轟炸,每天早上打三個電話,晚上打三個電話,不停地追問說,「為什麼拉黑我,你欠我一個解釋。」

缺乏共情能力就體現在,當他提出無理的要求或者做出過激行為,已經給他人帶來了困擾,自己還完全意識不到。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論中有三個層次,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就是指人類的原始需求,如吃喝拉撒睡等需求;

自我是人在適應現實生活中的「我」,會根據現實環境採取變化;

超我是有理想有道德規範的自我,能夠跳出環境的漩渦,客觀分析事件反思自己。

人的成長過程,就是「自我」不斷打敗「本我」的過程,從而對心理能量產生充分而有效的約束和控制。

不會換位思考的人,很大程度上還生活在本我的層次,「自我」能力極弱時,三個層次就會失衡,從而使人格不健全。

滿足了一時的需求,卻永遠學不會成熟,這對做任何事情都是有害無益的。

7.「假裝」自己是一個更優秀的人

很多人渴望成為更優秀的人,但卻總以種種顧慮為由拒絕變好的機會。比如,因為自己覺得準備不充足而錯過了考試、比賽的機會,因為擔心不確定因素而不敢嘗試新的工作與生活……結果一次又一次拒絕了老天拋過來的橄欖枝,年復一年仍在原地打轉。

但如果從結果來反向思考,這些害怕根本沒用。考試還是要參加、演講比賽還是定期舉行,生老病死更是不可逆的自然規律。

其實,當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沒有效果,甚至會加重負擔時,你的行為能不自覺地控制這些不良情緒。

TED有一期演講《肢體語言塑造你自己》提出一個有趣的觀點「先假裝成功,直到成功為止」。

研究人員做了一個實驗,讓人們維持充滿力量和沒有力量的兩種姿勢,持續兩分鐘。

測試後發現,相比維持無力姿勢的人,維持有力姿勢的人無論從生理數據還是回答問題的表現來看,都更加積極且充滿力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職場視界Jobsight 的精彩文章:

你的管理模式,是鯊魚、螞蟻還是海豚?
優衣庫創始人柳井正:領導的工作就是要讓部下的未來一片光明

TAG:職場視界Jobs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