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重拳出擊全國一盤棋打擊傳銷社會毒瘤

重拳出擊全國一盤棋打擊傳銷社會毒瘤

傳銷活動屢禁不止 如何把底層傳銷參與者拖出泥潭

「正在排查3期房屋,通知所有人不要在樓下逗留!」

「下一班工作全部取消,沒事做的業務員離開小區。」

……

打開黃某手機,名為「釣魚愛好者」的微信群里,不斷有消息提示傳來。

今年5月16日至18日,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政府辦、區綜治辦、工商、公安等多部門聯合開展為期3天的傳銷行為集中清查專項行動。一場傳銷人員和清查人員鬥智斗勇的「大戲」再次上演。

「傳銷人員得知我們在搞集中清查,想方設法給成員通風報信,除了微信群,買菜、窗帘拉開與否等都是他們的信號標誌,就像『割韭菜』一樣,屢禁不止。」武漢市洪山區工商和質監局執法局局長魯立東直言。

面對記者的採訪,有關專家指出,清查傳銷既要堅持嚴打上線,又要著重解決底層傳銷人員「迴流」問題,應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樹立全國「一盤棋」思想,加大傳銷行為懲處力度,真正從根上剷除傳銷毒瘤。

發財幻夢

175名。

這一數字,是武漢市洪山區5月16日上午集中清理傳銷行動的「戰果」。如今,聯合開展集中清查,已是洪山區打擊傳銷工作的常態。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4月30日,洪山區2018年共召開集中清查行動部署會4次,開展集中清理行動60次,清理重點小區及重點部位45個,搗毀傳銷窩點352個,查獲涉嫌傳銷人員1260人。

記者了解到,傳銷分為「北派傳銷」和「南派傳銷」。「北派傳銷」存在控制手機、限制人身自由等情況,「南派傳銷」強調精神控制,即洗腦。

武漢以「南派傳銷」居多,其主要特徵是借考察項目、包工程、旅遊探親為名把新人騙到外地,再以串門拜訪為由對其進行一對一洗腦,來去自由,吃住條件好,一般租住高檔小區,家庭式居住。

「『1040陽光工程』是較為常見的傳銷騙局。」洪山工商所所長王曉輝介紹,不法分子打著「國家允許、政府支持」「投資69800元,收穫1040萬」等旗號,以「資本運作」「電子商務」「基金私募」為幌子,實質上是金字塔式的分錢遊戲,非常具有迷惑性。

王曉輝直言,「殺熟」「騙熟」是傳銷分子的常用伎倆之一,針對親朋好友打「感情牌」,利用其虛榮心、暴富心態製造滿足感、成就感,進而達到「引君入瓮」的目的。

李旭,曾是一名傳銷受害者,後自費成立了中國民間反傳銷協會。

2004年,在親戚遊說下,李旭加入江蘇一傳銷組織,發展的第一個下線是自己的親姐姐。2006年,從傳銷騙局中醒悟後,他自費建立中國民間反傳銷協會。

「傳銷就是經濟邪教,98%的傳銷人員會成為這場分錢遊戲的受害者。」李旭說,許多傳銷人員是社會弱勢群體,有多人賣房賣地貸款進行傳銷,最終血本無歸,妻離子散。

在李旭看來,傳銷最大的危害是對思想的毒害。

「傳銷不僅騙你的錢,還毒害你的思想。很多傳銷受害者最後不僅有家難歸,夢想破滅後甚至導致心理扭曲。」李旭說,傳銷組織不停給涉傳人員灌輸「金錢至上」「有錢就是成功」等觀念,導致其人生觀、價值觀扭曲,許多人盲目追求財富,最終高不成低不就難以融入社會,甚至明知這是騙局也難回頭。

記者此前在洪山區集中清查行動現場看到,被清理的涉傳人員中,「90後」「95後」占相當比例。

民警介紹,這些涉傳人員大都來自二三線城市的鄉鎮,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缺乏社會閱歷,想改變生活現狀,又不願辛勤勞作,被洗腦後,靠騙親朋好友圓發財夢。有的人不清楚傳銷危害,以為傳銷是合法行為,甚至認為自己是在「幫助」親朋好友一起發財。

治理遇難

事實上,相較於對傳銷骨幹的打擊,底層傳銷人員治理問題更讓一線民警犯難。

在打傳一線奮戰10多年,武漢市公安局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公安分局沌陽派出所副所長陳勇對此深有感觸。

「對待傳銷骨幹,我們可以逮捕他們,可以依法追究他們的刑事責任。但對那些底層傳銷人員,現有法律並未作出明確處罰措施,我們只能抓捕教育再遣返,讓他們以後不敢來我們這個地方,至於其他的,目前沒有太好的辦法。」陳勇說。

根據我國刑法規定,組織、領導的傳銷活動人員在30人以上且層級在三級以上的,對組織者、領導者應予立案追訴。

「這個法律條文定罪門檻較高,懲罰力度偏低,且對參與傳銷的底層人員缺乏相關的懲處規定,具體操作起來比較困難。」李旭說,認定為傳銷組織者、領導者需要有30個下線,在實踐中操作難度也很大。

取證難,是打擊傳銷面臨的現實困境。

一位不願意具名的反傳人士告訴記者,現在的傳銷都不傳產品,由於沒有實物,取證就比較困難;針對跨地域的傳銷,由於缺少聯動機制,處理起來更加困難。

「我們發現在有的地方,甚至出現受害人報案時,工商推公安,公安推工商,大家互相推諉、相互扯皮的現象。」該人士直言。

此外,網上傳銷的興起也給打擊傳銷帶來新的挑戰。

李旭介紹,隨著政府打擊力度不斷加大,異地拉人頭的傳統傳銷呈下降趨勢,越來越多的傳銷組織轉戰互聯網,通過微信、貼吧等互聯網平台跨地域傳播,給傳銷治理工作帶來新挑戰。

反傳教育

課桌上,「珍愛生命 遠離傳銷 珍愛親情 拒絕傳銷」「1040工程就是大騙局」幾行大字格外顯眼;課桌旁,20餘名涉傳銷人員正在認真學習打擊傳銷宣傳手冊……

2017年11月下旬,針對傳銷人員遣返後「迴流」、教育效果有限的實際情況,洪山區打傳辦聯合區公安、工商及質監等單位聯合建立起反傳銷教育基地,邀請專家、社區民警等為傳銷人員授課,進行「反洗腦」宣傳,幫助他們認清傳銷本質。

記者了解到,打擊傳銷窩點後,打傳工作人員會將涉傳銷下線人員統一送至反傳銷教育基地。傳銷人員自願簽訂《權利義務簽收書》後即可接受24至48小時的學習幫扶教育。

一名1994年出生的大學生,受朋友矇騙到武漢洪山區參加傳銷活動。洪山區打傳專班在組織清查行動時將其查獲,後將他送至反傳銷教育基地接受「反洗腦」。

「以前以為限制成員人身自由、敲詐勒索才是傳銷,沒想到洗腦式宣傳也會讓人誤入歧途,我差一點就投錢了。」這名大學生在學習後的心得體會裡寫到。

魯立東告訴記者,在以往打擊傳銷工作中,對傳銷下線人員多採取口頭教育後遣返的方式,但這些涉傳銷人員並未真正認識到傳銷危害,往往會「迴流」或者到其他地方繼續從事傳銷活動。

「傳銷組織通過洗腦方式拉人頭參與傳銷。我們在打擊傳銷後建立反傳銷教育基地,旨在對清查發現的涉傳銷人員進行『反洗腦』,動搖傳銷組織團伙的下線人員。」魯立東說。

洪山區反傳銷教育基地負責人熊斌介紹,基地成立以來,已累計教育遣返110批次2000餘人。

「基地成立初期,多時一天有140餘名涉傳人員,得分批安排教育。」熊斌說,隨著打擊傳銷工作的深入推進,傳銷人員數量明顯減少,「迴流」現象得到較好控制。

強化立法

在華中師範大學社會學院副院長萬仁德看來,傳銷從本質上看是一種損己利人的行為,是對人及其所遵循的社會規範的異化。

「儘管政府對傳銷進行廣泛宣傳、打擊,但由於社會發展不平衡,現實中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收到社會和媒體傳遞的正面信息,許多人依舊被蒙蔽。」萬仁德說。

近年來,越來越多在校大學生被騙參與傳銷,萬仁德建議在加大打擊力度同時,提升宣傳精準度,要讓在校學生多與社會良性互動,豐富他們的社會知識和閱歷,而不是單純知識學習。

接受記者採訪時,湖北大學政法與公共管理學院刑法學教授鄧小剛指出,打擊傳銷關鍵在於加強刑事立法。

「我國關於傳銷的立法仍比較滯後,特別是網路立法方面,還存在一定盲區。」鄧小剛說。

針對傳銷行為屢禁不止難題,李旭則建議加大懲處力度,對傳銷集團骨幹分子,處理時要降低立案標準及證據規格;對底層傳銷人員,要採取教育和處罰相結合的方式,特別是對屢教不改者,可以採取行政拘留或罰款等措施,增加其違法犯罪成本。

李旭還指出,打擊傳銷應當樹立全國「一盤棋」思想,加強地區間、部門間的協調聯動,同時加大官方與民間的合作,充分發揮民間反傳銷組織的作用。

「如果這個地方打擊厲害,傳銷組織就會轉移,從一個城市搬到另外一個城市,這樣的話全國很難形成合力。」李旭說,現在傳銷組織洗腦手段不斷升級,政府打擊傳銷的手段也需要升級換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下飯新聞 的精彩文章:

憶童年!六一我想回去從過一天!
智能手機最大改變即將到來,取消傳統SIM卡,最大阻力在運營商

TAG:下飯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