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借住結下情誼延續至今 兩代人接力報答49年前十堰好房東

借住結下情誼延續至今 兩代人接力報答49年前十堰好房東

「這麼多年過去了,我一直記得老房東馬叔叔,記得我們兩家人的點滴往事。」5月31日,秦莉和丈夫專程從深圳趕到張灣區花果街辦放馬坪,看望49年前的老房東馬明久。

這次見面離上一次足足21年。如今,秦莉和丈夫都已退休,馬明久也年過八十。時光荏苒,但兩家人的情誼一直沒斷過。

上世紀60年代,為了支援二汽建設,花果街辦放馬坪迎來第一批建設者。因為沒有地方住,建設者們就住在當地老百姓家中。1969年,秦莉的父母秦彥修、魏秀珍來到放馬坪,住進馬明久家。

馬明久曾在海南當過7年兵,後來回到家鄉。「當時我家住進4戶人家,我和秦彥修的關係最好,我們兩家也最親。」馬明久回憶,秦彥修和魏秀珍都是工程師,有文化。

秦莉回憶,當年她和父母來到十堰時,自己11歲。「馬叔叔的大兒子才幾歲,小兒子還在他媽媽懷裡。」秦莉回憶,那時父母工作忙,馬叔叔一家經常照顧她,「那時候也沒有什麼吃的,我們放學回家,看到馬叔叔家裡做的黃豆醬,就偷偷地舀一勺子吃。」

馬明久說,秦彥修一家很照顧他們。「當年住在一起,分開做飯。一家做好了,另一家接著做。他們家吃的是白米飯,我們家經常吃紅薯。他們就用白米飯和我們換。」馬明久一家孩子多,飯不夠吃。秦彥修經常將他們做的飯菜,給馬明久家的孩子吃。

1972年,建設者們有了活動板房,秦莉的父母就從馬明久家搬了出來。「他們搬家時,特意給我家買了農具。」馬明久的兒子還記得當時的情景。儘管搬家了,但兩家人仍時常聯繫。「馬叔叔的愛人經常提個籃子,裡面都是自己種的豆角、辣椒等青菜,送過來給我們吃。」秦莉說。

1978年,秦莉考上大學,一家人離開十堰。之後,因為書信不便,兩家人的聯繫就少了。1997年,秦莉回到十堰,看望馬明久一家。從這以後,她每年都從深圳給馬明久寄衣物和其他物品。

「她給我們寄了20多年的東西,我們現在穿的衣服,都是她從深圳寄過來的。」馬明久說,前幾年,他給秦莉寄過家鄉的木耳、香菇,後來秦莉不讓他再寄了。

「馬叔叔這些年很不容易,兩個兒子都有殘疾,他要照顧他們。我父母在世時,經常提起馬叔叔一家,說恩情一輩子也報不完。」秦莉說,她這次專程來看望馬明久一家,不僅是對老房東表達感謝,更是希望把這段情誼繼續延續下去。

「因為借住產生的一段情誼,延續49年不間斷,讓人感動。」許多放馬坪人感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活十堰 的精彩文章:

十堰客運中心站反恐防暴演練太逼真!火爆堪比動作大片

TAG:樂活十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