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彭少兵:「育人是最大的學問」

彭少兵:「育人是最大的學問」

GIF

分享到走進作物生理與栽培團隊,彭少兵教授和同學們之間的故事俯拾皆是。

彭少兵一輩子都在和禾秧打交道。作為一位國際知名的水稻科學家,在他心中,育人卻是最大的學問。

點滴雨露潤

「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第一次見彭少兵的情景讓袁珅印象很深。時值大二的他,想請「長江學者」彭少兵教授做本科生科研實習項目的指導老師。彭少兵欣然應允,並在約定時間提前守在樓下迎侯他們,「怕孩子們沒有門禁卡,會在樓下等」。

寧願自己等,不讓孩子們等。一件小事,恰好映襯出師德巍巍。

博士生黃禮英回憶,她赴國外參加學術會議前,彭少兵擔心她長途飛行身體不適,特意給她取葯備著。個別同學久坐閱讀文獻導致血壓偏高,彭少兵買來血壓計,挨個給同學們量血壓。女孩子們愛美怕晒黑,彭少兵在田間試驗前給同學們每人發一套防晒服。為方便本科生學習,他千方百計騰出一間工作室,買來桌椅、柜子,安上空調,讓每個在實驗室學習的本科生都有一個自習的地方。

點滴細事,潤物無聲,涵育了同學們的思想品格和學術品性。黃禮英說,「在『有愛"的成長環境下,我們會不自覺地眼界更開闊、追求更高遠。」

精耕細作育好秧

如何才能讓「人才秧苗」長得好?彭少兵倡導:精耕,讓每一名同學學到有用的知識和技能;細作,讓每一名同學變得更優秀。

彭少兵鼓勵學生多閱讀、朗誦英文文獻,打牢知識基礎和英文基礎。七年多來,只要不出差他的實驗室每周日晚上的文獻閱讀會從未間斷。為了督促全體同學真讀書、讀真書,彭少兵還有個小辦法,「文獻分享發言代表在會前臨時抽籤決定」,這就決定了每名同學都得精心準備。

除了重視厚植基礎、培養思維,彭少兵還認為,人才培養是師生的共同探索、教學相長之旅。

團隊培養出的博士熊棟樑,2013年下半年在參與課題組一個課題申請時,偶然間產生了開展白天和夜間高溫影響水稻生長和產量薈萃分析的想法。彭少兵老師和黃見良老師支持他快速地把想法付諸實踐,並完成了英文論文撰寫。誰曾想到,投稿過程極其艱難,熊棟樑先後嘗試了不下6種SCI期刊,均被拒稿。

「我在西班牙留學時彭老師不下十次打國際長途電話給我,兩個人一起分析不足,討論策略,最後下決心重新分析數據,並在薈萃分析的基礎上引入Dose-response方法」,熊棟樑說,師生共同提出了一種全新的研究思路,讓研究柳暗花明。熊棟樑近三年在作物生理領域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12篇,其中在New Phytologist,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等知名期刊雜誌發表論文6篇。

在彭少兵和黃見良教授的大力支持下,熊棟樑在博士學習階段和博士後工作階段,已經先後在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島大學、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和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光合生理實驗室開展合作研究。

經過幾年的學習培養,熊棟樑已經成為了活躍在植物生理領域國際前沿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同本領域世界上權威科學家保持著密切交流。2017年盛夏,在彭少兵教授和中科院植物所朱新廣研究員的支持下,熊棟樑負責組織了作物光合生理生態國際研討會。研討會邀請到了包括光合作用研究鼻祖、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Graham Farquhar院士和Susanne von Caemmerer院士在內的十一位外國專家,這些專家的到來為國內光合生理相關研究人員提供了一次與國際一流科學家接觸和學習的機會。

大田鍛鍊出壯秧

溫室里長不出壯苗,大田裡才更有可能培育優良性狀。

「一個研究生在實驗室熟門熟路了,往往意味著供他成長的養分汲取得差不多了,必須給他提供新的養分源」,彭少兵喜歡把學生「往外推」,鼓勵學生進行廣泛的國內外研究合作,來提升科研水平。

袁珅,是彭少兵的得意弟子之一。2015年,袁珅被推薦到菲律賓國際水稻研究所交流學習。2017年秋天,袁珅又被彭少兵推薦至自己當年在美國求學的導師K.G.Cassman博士那裡繼續深造。通過這種聯合培養模式,袁珅的研究領域和研究興趣得到了大大的延伸,已經從大田尺度的栽培研究擴大到了區域性和全球性作物生產理論研究。

2014年開始研究生學習的袁珅已經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7篇。2017年,袁珅在知名雜誌Renewable &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上發表的一篇論文引起了國際著名作物生理學家R.A. Fischer博士的關注,在Fischer博士的一篇專題綜述文章中,用了將近1/4頁的篇幅介紹袁珅的研究成果。

除了引導學生往「大海」里闖,彭少兵還要求學生到「大田」里摸爬滾打。

在蘄春和武穴,彭少兵團隊設有試驗基地,這些基地都是參照國際一流的栽培生理學科標準設置的,整齊規範,管理有序。團隊同學每年短則五六個月,長則八九個月,長期就住在基地,從播種開始,到收割完結束,參與水稻從種到收的全生長周期過程。田間管理、取樣測定、數據分析,通過一系列完整的田間實踐過程,熟練掌握大田作物研究技能。經過師生共同謀劃、科學試驗、反覆論證,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誕生在田間地頭:機收再生稻技術集成、雙季稻全程機械化、綠色超級稻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等等,這些成果為國家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贏得了口碑。

科學、嚴謹、規範的管理不僅促進了科研產出,更影響了學生一輩子。「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經歷,蟲叮蚊咬的考驗,同學們全部經歷過,正是這種磨鍊經歷,讓每一位同學變得堅韌、頑強、樂觀、豁達。也正是這種全過程、全方位的訓練,經歷田間科學實驗走出的碩士、博士個個都懷揣「絕技」,活躍在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一線,很多同行豎起大拇指,「從這個實驗室出來的,個個都是好樣的!」

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

一個好導師,能和同學們譜出心靈與心靈交融的最美和聲。

「彭老師是我走上科研道路的領路人」「他會盡最大努力去滿足學生需求」「關心學生,彭老師做到了極致」「這是最好的科學訓練」「這是我在其他地方學不到的」「對彭老師,除了感激,還是感激」,說起彭老師,同學們很自豪。

一個好導師,能和同學們產生智慧與智慧碰撞的化學反應。

彭少兵回國7年多,團隊已經先後培養出了19位博士、57位碩士,「相信他們都會超過我」,談起一個個走出去的畢業生,彭老師如數家珍,也很自豪。

來源|南湖新聞網

作者|楊思琪 曉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中農業大學 的精彩文章:

華農三月桃之夭夭!你可知華農種桃人背後的事?

TAG:華中農業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