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四種情況,就算員工主動離職,也需要支付賠償金

這四種情況,就算員工主動離職,也需要支付賠償金

根據勞動合同法,如果勞動者被企業辭退,那麼企業就應該支付勞動者相應的經濟補償金。這類員工除了可以拿到賠償金之外,還可以申領失業金。但是其實有些情況,就算勞動者主動離職,那麼單位也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常見有以下四種情況。


一、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

這裡包含了兩層意思,一層意思是企業未及時支付勞動者工資報酬,這也是我們常說的拖欠員工工資,如果勞動者因此離職了,那麼也是需要支付勞動者相應的賠償金;二層意思是企業未足額支付勞動工資,比如說約定的工資五千元,實際只按照四千五的標準發放給員工,這就可以稱為未足額發放工資,因為這種情況導致勞動者離職,也是需要支付賠償金。


根據勞動合同法, 勞動者在入職一個月之內,企業就應該足額為其繳納社會保險。有的企業為了節約成本,不給員工繳納社保,或者試用期不繳納社保等,這些都已經違反了勞動法,如果勞動者因此提出離職,企業也要支付賠償金,而且還要補齊勞動者的社會保險。


有一些職業,存在一定的風險。針對於這些情況,企業也應該為勞動者提供相應的勞動保護,如果企業沒有提供相應的勞動保護,或者說拒絕提供相應的勞動保護,那麼勞動者也是可以依法接觸勞動合同。

這一條比較容易理解,如果說企業有出現違法違紀,或者說企業的行為有損害勞動者利益等,那麼勞動者也是可以依法接觸勞動合同,而且企業也需要支付勞動者相應的經濟補償金。

以上四種情況,也是我們經常會遇到的情況,在遇到這類問題時一定要懂得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職場邦 的精彩文章:

工廠用工荒持續升級,老闆哭訴連續三天招不到一個人,背後原因太現實!
這三種情況,就算是主動離職,也需要支付員工賠償金!

TAG:職場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