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最令人討厭的人,能力雖強,但人品太差,是人就想消滅他

三國最令人討厭的人,能力雖強,但人品太差,是人就想消滅他

原標題:三國最令人討厭的人,能力雖強,但人品太差,是人就想消滅他


今天我們跟大家聊聊三國里最不受人待見的人物。三國最受歡迎的人,大概是關羽了。劉備的二弟自不必說,到了曹操那裡,也是上馬金下馬銀,一心想把關二哥拉攏過來。


還有很多謀士,也是各方爭奪的對象,比如徐庶,曹操為了得到他,把人家的老母都扣了起來。還有許攸來投曹操,曹操是赤腳相迎。劉備也是三顧茅廬。

可以說,三國其實是一個人才爭奪史,爭霸天下,以人為本,像劉備雖然沒有地盤,但身邊始終有張飛關羽這樣的二人敵,人在業在,總有一天能夠闖出一番天地。


為了爭奪人才,就是有些過節也可以忽略,比如張綉殺了曹操的兒子,曹操還能接納他。


但是,有一個人卻像三國瘟神一般,人見人討厭,人人要殺之而後快。


這位就是呂布。


呂布是三國里一個情節跳轉機,一個推動情節的關鍵人物。他先是跟著丁原入京,為了貂蟬害死了乾爹董卓。



因為呂布,董卓才吞併丁原的兵馬,從而一家獨大。董卓就沒辦法亂京,京城不亂,三國亂世就不會出現。


後面,董卓坐鎮長安,如果不是呂布殺董卓,讓涼州兵馬殺回長安,使得天子尊嚴徹底崩盤,大漢朝什麼時候亡,也還未知。

而到了呂布逐鹿中原,先是幫助袁紹平定河北山賊,使得袁紹能夠坐擁四州,後面又聽從陳宮建議,抄曹操的老家,差點讓曹操無家可歸。再到後面,又投靠劉備,趁機奪了劉備的地盤,直到被曹操打敗,白門樓前被勒死。


可以說,他就是一條鯰魚,攪得天下大亂,王夫之說呂布不死,天下無可定亂之機。


就是一大攪屎棍。天下人對他是又想利用又想消滅,比如想殺呂布的可不是只有曹操劉備兩人。



那年呂布奔走中原,他拿著董卓的腦袋,認為自己殺了董卓,於天下是有功的,尤其是對袁家,因為董卓殺了袁家很多留在長安的人,他等於替袁家報了仇,所以他先投奔了袁術。

去了之後,跟袁術要糧,袁術原本要給的,但手下說:呂布這個人是小人,你要是幫助他,他羽翼豐滿之後,恐怕我們就要倒霉了。


所以袁術不給了,袁老闆不給,呂大爺就自己搶,袁術一看不對勁,連忙調集兵馬,準備弄死呂布,看到情況不對,呂布拍馬就跑去找并州老鄉張楊。


張楊也想殺他,因為在長安的涼州一黨對呂布發出了通緝令,殺呂布者封萬戶侯。


呂布發現張楊的意圖後,也還算聰明,主動出擊,跟張楊說老兄你要我的頭就拿走吧,不過我建議你先不要殺我,先控制住了我,然後跟朝廷要錢,說不定能訛來一筆錢。張楊照此辦理,正等信呢,呂布找個機會,連夜逃出張楊的河內郡。


接下來,他又投靠了袁紹,恰好袁紹跟境內的張燕對峙,缺少呂布跟他極具衝擊力的騎兵,呂布一去就擺平了張燕。但這時,袁紹同樣要殺呂布,為什麼呢,因為呂布跟袁紹要兵,畢竟自己的兵馬場場都是先鋒,死了也要補充啊,不然呂布就是光桿司令了,但袁紹也防著呂布,壓根不給他增兵。


呂布又拿出老一套,你不給我糧,我自己搶,你不給我兵,我自己奪。搶來搶去也覺得沒意思,最終自己提出走人。


袁紹一聽很高興啊,特地送來三十人的衛隊,請他喝酒擼串,等半夜睡下,這三十人衝進呂布的營帳,對著呂布的被子一頓猛砍。


可惜,呂布不傻,他早就看透了袁紹的把戲,逃出來了。


此後的事情,大家也知道了,呂布打過曹操,搶過劉備的地盤,等被抓後,還想著劉備替他說好話,結果劉備一句話:曹總,你想一下董總跟丁總吧。



曹操就此殺死呂布。


那為什麼大家都要殺呂布呢?


原因很簡單,呂布已經突破了做人的底線,他已經信用破產了。第一次殺丁原投董卓,就已經觸及了漢朝的道德底線,東漢是講孝的時代,你連自己的爹也殺,誰還相信你?而且你後面又殺了董卓,等於這樣的錯誤再犯了一次。


如果他不是董卓的乾兒子,殺了董卓,可謂是立下大功,成為漢朝的英雄,但你是董卓的兒子又殺董卓,那就對不起了,是中原的大敵。


所以,他走到哪裡,所有的人對他都是提防的,也是劉備這種小白,竟然上當吃虧,收留呂布。


要知道當時呂布已經是走投無路了,如果不收留,呂布必死,是劉備給了他生機,到頭來,他反而搶了劉備的地盤,這又是一次忘恩負義。


這樣一來,呂布的信用徹底破產,他的能力再大,也無法成就事業。


跟呂布命運類似的還有同樣武力值超高的馬超,馬超不顧爹在長安為人質,在老家造反,害死一家百口,這麼一搞,他的信用同樣破產了,有才華人家也不用。


所以,有些底線是不能突破的。


腦洞歷史觀是頭條號搜狐號簽約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腦洞歷史觀 的精彩文章:

呂布到底愛不愛貂蟬?呂布死後,貂蟬去了哪?
沒讀懂劉備,不足以談人生

TAG:腦洞歷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