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軍要建「哥倫比亞」級新型海中大殺器 我國也沒閑著

美軍要建「哥倫比亞」級新型海中大殺器 我國也沒閑著

美國海軍目前正在進行計劃中的新型「哥倫比亞」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將於2021年開始建造。它的體形與現役的「俄亥俄」級的長度相同(170.6米),但在艇身直徑上有些不同,「哥倫比亞」級為13.1米、「俄亥俄」級為12.8米,兩艇的水下排水量分別是「哥倫比亞」級20810噸、、

「俄亥俄」級18750噸。「俄亥俄」級最老的俄亥俄號已經服役約37年、最後的路易斯安那號也已經服役約21年。在美海軍計劃中,用於替換老舊「俄亥俄」級的「哥倫比亞」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將於2021年開始建造、2028財年交付美國海軍。2031年開始首次執行巡邏任務,單艇造價約130億美元(人民幣約833億)。

這是「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替換項目「哥倫比亞」級的計劃節點。

雖然「哥倫比亞」級從資料上看比「俄亥俄」級要重一些,但其主要武器---潛射導彈的發射管數量卻由「俄亥俄」級的24管減為16管;而且還是4管一組的模塊化發射管,未來裝填的潛射導彈也不是新彈,而是延壽後的三叉戟IID5(LE),看來美軍對這款導彈還是比較滿意的。

這是前期建造試驗的4管一組模塊化發射管,用於「哥倫比亞」級彈道導彈核潛艇。直徑超過2米,估計除了裝填三叉戟IID5(LE)外,可能一管還能裝填多枚陸攻巡航導彈。

三叉戟IID5的射程約為11000公里,可攜帶8-14枚分導核彈頭,命中精度在百米內,其綜合性能和可靠性堪稱「神器」。圖為延壽後的三叉戟IID5(LE)剖析

「哥倫比亞」級也並沒有採用過多的新設備,而是沿用了「弗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的部分系統和組件,它們分別是船艇控制系統,聲吶系統,魚雷火控系統,無線電通信裝置,通用模塊化非穿透桅杆,衛生系統,一些泵和閥門;這樣一來,既提高了設備組件的通用性,又降低了成本,對後勤維護也是大為有利的。「哥倫比亞」級還集成了電力驅動推進系統以及其他任務必不可少的技術,以確保平台在未來若干年內仍然具備生存能力。

「哥倫比亞」級有一項目重要改進,那就是核心核反應堆,它的壽命將與核潛艇保持一致;因此它不需要像「俄亥俄」級一樣進行中期核燃料更換(因為更換期間的核潛艇很長時間無法進行部署),這個重要改進使得未來部署的12艘「哥倫比亞」級,能夠始終維持至少有10艘潛艇可用的狀態;這項重要改進,還使得「哥倫比亞」級能獲得與現役14艘「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同樣的海上作戰部署能力。

目前,世界強國海軍正在進行新型戰略核潛艇項目的國家有美國(哥倫比亞級)、俄羅斯(北風之神改進型)和英國(繼承者級/無畏級)。我國在此領域也沒閑著,據傳已在進行09Ⅵ型戰略核潛艇和「巨浪3」潛射導彈的預研,它們將是我國未來若干年維護國家安全與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證。圖為「哥倫比亞」級艙段、採用的設備和系統分析。鳴謝:圖/lfx16021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軍事網 的精彩文章:

國產航母舾裝工程完成一重要節點 距離試航又近了一步
展望中國未來多款新型護衛艦 顏值越來越高 歐范十足

TAG:新軍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