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曇花一現!歷史上明朝軍隊的火器裝備到底有多強?

曇花一現!歷史上明朝軍隊的火器裝備到底有多強?

在地球上,戰爭比和平更早出現。從人類開始出現,為爭奪食物、棲息地,而發展出戰爭。戰爭從未曾長久停歇過,它幾乎在每一個國家都存在過。中國各個朝代的滅亡與崛起,軍事戰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而其中精良的武器裝備在戰爭中往往扮演著決定性的作用。

中國裝備火器的軍隊編製出現的很早,也很健全。早在元朝至順年間,軍隊中就已裝備了發射口徑為20毫米以上鐵彈丸的金屬火銃,從而誕生了中國最早的火炮,並出現了「炮手軍」和「炮手萬戶府」的建制。之後由於火器的蓬勃發展,明軍更是普遍裝備了火器,戰爭的主要武器轉向了使用火器。

神機營是中國明朝永樂前期創建的京軍三大營之一,也是中國和世界上最早建立的火器部隊,擔負著「內衛京師,外備征戰」的重任,是朝廷直接指揮的戰略機動部隊。裝備有火槍、火銃等,後期又添置火繩槍。這種獨立槍炮部隊建制在當時中國乃至世界各國都首屈一指;明成祖在親征漠北之戰中,提出了「神機銃居前,馬隊居後」的作戰原則,神機營配合步兵、騎兵作戰,發揮了重要作用,使火器的應用更趨專業化,神機營已成為軍隊的一個特殊兵種。

神機營初期人員和武器配備:步兵3600人(全配火器);騎兵1000人;炮兵400人(管理野戰重炮及大連珠炮);共計官兵5000人。裝備火器:霹靂炮3600桿(步兵火銃);合用藥9000斤;重八錢鉛子90萬個;大連珠炮200桿(多管火銃);合用藥675斤;手把口400桿(炮兵防身用手銃);盞口將軍160位(野戰重炮)。

火藥的配方和製作技術在明朝也趨於成熟,大體可分兩大類:由硝、硫、炭構成的純火藥配方和夾帶其他成分的毒火、神火(我國古代的化學武器)等火藥配方,隨著不同的用途而對應不同火要的配方,在製作工藝和火藥理論方面均達到了成熟的階段。

明朝有一種叫萬人敵的燃燒性火器,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就稱讚它是「守城第一器」。這種火器是用泥製成的,周圍留有小孔的空心圓球,晾乾後裝填火藥,並摻入有毒物質。當敵人攻城時,點燃引信,拋到城下,火焰會四面噴射,並不斷旋轉,燒灼敵軍。因為它製作簡單,取材又方便,又有殺傷功能,所以才有此稱號。

雖然我們「始終強調戰爭的決定因素是人」,但武器的因素無論何時都不能被忽略。以全面代差的武器裝備去打仗,過去可以,現在和將來卻是沒戲的了。這裡要強調的是,神機營不世出的戰績,不僅要歸功於戰術得當,更要看到明朝所研製的火器的先進程度。有人說中國人發明了火藥,用它做煙花,外國人卻用這個技術來做火器;中西強弱之因由此可見一斑。事實難道真的如此?實際上直到十七世紀,中國的軍事技術,依然在世界處於領先地位。中國古代對火器的研究相當出色,除了導彈造不出來以外,無論是毒氣彈還是左輪槍都能發明出來。

明代的種類繁多的火器不但可以攻堅,還可以用來防禦及野戰,當時明軍無論是陸軍還是水師,均裝備了大批火器,還成立了專業的火器部隊。明代中期,使用火器的軍人,在軍隊編製中的比例,從明初的10%發展到1/3左右。而到了明代中後期,明軍中有的步兵營,使用火器的軍人竟佔了編製的50%。這類步兵營就駐紮在薊北長城一帶,領導者是中國歷史上的名將戚繼光。

他們的裝備以槍炮等火器為例,有竹製、木製以及銅、鐵等金屬鑄成的,種類繁多。槍炮的口徑從數十毫米到數百毫米不等,長度從數百毫米到數米不等,重量從數斤到數噸不等;發射的彈丸有大有小,分別有石彈、鐵彈、鉛彈、銅彈等等;根據古籍記載,射程從數十步到數十里都有(在這裡需要指出的是,古人所謂的射程數十里是有點誇大其詞了。)

明朝中期,戚繼光鎮守北疆薊鎮(今河北遷西縣西北)練兵時,編練的水軍營、步營、騎營、車營、輜重營,使用槍炮等火器的士兵已佔編製總數的50% 左右。其創建的車騎營中的戰車部隊,簡直就是類似於現在裝甲戰車部隊:車營編官兵3100餘名,佛朗機炮256門,大將軍(重型大口徑火炮)8門;每車營有戰車128輛,每輛戰車配有佛郎機2門、鳥銃4桿、火箭手4人,平均每12名士兵裝備一門火炮,臨戰之時火槍輪番射擊可以終日不停;騎營編官兵約2700名,裝備有60門虎蹲炮。

戚繼光編練的車營裝備火器的比例如此之高,真讓人有點不敢相信。據說當時明軍裝備火器的比例讓歐洲來的傳教士都流口水!假若戚繼光在世時的皇帝不是嘉靖和萬曆,領導孫承宗、袁崇煥的皇帝不是天啟和崇禎,而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中的任何一位,那麼――紐約應該叫作「新長安」……

佛郎機火炮

在明朝,使用最頻繁、產量最大的就是火銃了。堪稱明朝時期的頭號火器。現今發現的最早的明朝火銃也是南京製造的,是明太祖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由「寶源局」製造的一把銅銃。身長就有44.2厘米,口徑是2.2厘米,重量是2斤12兩。

火銃最早出現在中國的元朝,比西方早數十年。火銃在明朝運用得最廣泛。這一時期的火銃,還沒有槍和炮的區別,如果想使用輕便,就造得小一點,如果想增大威力,就造得大一點。而通常大一點的叫火銃,小的就叫手銃。兩者後來漸漸發展為不同方向,大的往炮發展,小的往槍發展。

但不管大的火銃還是小的手銃,其基本構造都是一樣的,由前膛、葯室和尾銎三部分構成。其中藥室部分隆起,上有火門。發射時,先把火藥從銃口裝進葯室,再塞入用木頭做成的馬子,用來閉氣,然後將子彈裝入前膛,用火繩通過火門點火,點燃葯室里的火藥,火藥燃燒生成大量的高溫氣體,就可以將前膛的子彈推射出膛。

就明朝軍隊裝備火器的數量和質量而言,還遠遠沒有走出冷兵器時代。正如明人劉燾在論及火器實戰得失時所云:火器的運用必須有火線、火繩、火袋等。五百步之外,可以傷人,使敵人進入百步之內,則點火不及。所以,明朝的火器部隊臨敵布陣時,如果沒有步、騎兵的配合與保護,還不足以穩操勝券。

儘管如此,在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明朝軍隊火器裝備及其運用仍值得自豪。因為從其製造技術、裝備和使用規模看,都堪稱當時世界絕無僅有的。

註:本文為來源於網路。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冷兵器 的精彩文章:

金庸武俠中,最惹不起的三位老人,他們的光環不輸主角
曾是戰場上遠距離攻擊的最強兵器——弓箭

TAG:中華冷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