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盤點秦國最偉大的5位君王, 秦始皇僅排第五, 秦穆公位列第三

盤點秦國最偉大的5位君王, 秦始皇僅排第五, 秦穆公位列第三

原標題:盤點秦國最偉大的5位君王, 秦始皇僅排第五, 秦穆公位列第三


話說,秦國作為諸國霸主,特別是在秦始皇時期,一統六國,也因此讓秦始皇成為千古一帝,雖然歷史對他評價有褒有貶,也不能否定他對華夏的功績。但是在秦國歷史上,真正偉大的君主共有五位,說實話,秦始皇確實不凡,但終究他是站在了前面君王的肩膀上的,今天來給大家細數一下吧。


排最後的君王秦始皇:

秦始皇在少年13歲時登基,當時呂不韋為秦相,獨擅大權。秦王政即位時由於年少,尊呂不韋為仲父,國政皆由呂不韋把持。直到21歲時才得以親政;但是當時秦國內部政治鬥爭十分激烈,秦始皇先後車裂嫪毐、驅逐太后、流放呂不韋後,徹底把控朝政大權。


秦王政掌權後,任用尉繚和李斯等人,積極推行統一戰略;以絕對的信任姿態任用名將王翦、內史騰、李信、王賁等人攻伐六國,尤其是滅楚之戰的時候,秦王政派王翦帶60萬大軍出征,大破楚軍於蘄,迫使楚將項燕自殺,這是何等的信任和魄力?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王朝的開國皇帝,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深遠影響,把中國推向大一統時代,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請輸入圖片描述


第四位:秦孝公


秦孝公繼位時年僅21歲,戰國時秦國君。姓嬴,名渠梁,秦孝公一生中干過兩件大事,其一是遷都咸陽,其二是任用商鞅變法。公元前361年,僅有21歲的秦孝公正式登基後不久就頒布了「求賢令」。衛國人商鞅在這種背景下來到秦國,並很快受到重用。經過商鞅的兩次有力的改革舉措,秦國走上了富國強兵之路,為後來的統一六國開闢道路。


第三位:秦穆公


秦穆公是春秋時期的一位秦國君王,秦穆公剛繼位的時候,就親自率兵征伐茅津一帶的戎人,取得了勝利;之後又極力與當時中原霸主晉國拉攏關係,互通姻親,所以才有了後來的秦晉之好。

在軍事方面,秦穆公還是位治軍有方的人。秦人自古就有養馬的傳統,可以說是個馬背上的民族。秦穆公當政後,發揮這一優勢,建立騎兵部隊並為每一位士兵配備一把匕首。這比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改制要早得多。 成語「短兵相接」亦因之而來。


秦穆公於周襄王時出兵攻打函谷關以西的國家,開闢國土千餘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為西方諸侯之伯,遂稱霸西戎,為日後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石。



請輸入圖片描述


第二位:秦襄公

秦襄公,秦庄公次子,是春秋時期秦國被正式列為諸侯的第一任國君,公元前778年,秦庄公去世,秦襄公即位。當時秦國力弱,狄戎為近患。秦襄公即位初,將其妹繆嬴嫁給戎人豐王為妻,以分化戎人。公元前776年,秦襄公遷都汧邑,向東進逼。公元前771年,申侯聯合犬戎進攻鎬京,襲殺周幽王於驪山之下,秦襄公以兵救周。周平王東遷,秦襄公出兵護送,以功封諸侯。東遷後,周平王把王室無力控制的岐山以西的土地賜予秦國,自此秦國開始成為西周的諸侯國,為日後秦國強大打下基礎。


第一位:秦非子


有歷史評價在司馬貞的《史記索隱》這樣說:「非子息馬,厥號秦嬴。禮樂射御,西垂有聲。」秦非子是上古部族首領顓頊的後裔,商朝重臣惡來五世孫,周朝諸侯國秦國開國君主。非子因善於養馬,得到周孝王的賞識,獲封秦地,成為秦國始封君,號稱秦嬴。不過非子只是封地不足五十里的「附庸」,既不是諸侯,也算不上卿和大夫。等到秦襄公時,才正式列為諸侯。秦非子乃是秦國第一任君主,這等功績,還用說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伯曼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他是曹操的核心成員,為何收到曹操的盒子,馬上在人生巔峰自盡
送李自成一樣東西, 可保明朝3百年國運, 崇禎為何沒給?

TAG:伯曼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