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既然宇宙是大爆炸的結果,為什麼星體不是不規則的而是圓形的呢?

既然宇宙是大爆炸的結果,為什麼星體不是不規則的而是圓形的呢?

1927年,比利時神父、宇宙學家勒梅特提出了宇宙大爆炸假說:「最初宇宙的物質集中在一個超原子的『宇宙蛋』里,在一次無與倫比的大爆炸中分裂成無數碎片,形成了今天的宇宙,這被稱為『宇宙大爆炸理論』的『原子型』」。

1929年,美國天文學家哈勃總結出了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發現,即:不管你往哪個方向看,遠處的星系正急速地遠離我們而去。換言之,宇宙正在不斷膨脹。這意味著,在早先星體相互之間更加靠近,這就是哈勃的「宇宙膨脹模型」。

根據理論說法,宇宙大爆炸之前,宇宙由一個高度密集的奇點,裡面聚集巨大的能量,時間和空間這個概念都是不存在的。突然的一次大爆發,時間同時出現了,宇宙以極高的速度向外膨脹,瞬間產生了數十億度的高溫,整個宇宙充滿了極高溫的離子漿,隨著宇宙的不斷擴張,溫度也逐漸下降,離子漿冷卻聚合形成了電子,再經過了數億年後產生了原子,然後再逐漸聚合產生了物質,再經過了數億年的冷卻聚集,物體和氣體集合形成星球。

首先我們不能以常規爆炸來理解宇宙的誕生,我們地球上的爆炸受重力和阻力的影響向外膨脹的速度會越來越小,但宇宙的膨脹卻是加速的,這怎麼能用簡單的爆炸來解釋?於是科學家們引入了暗能量的概念來解釋加速膨脹,並以此來對應愛因斯坦後加到廣義相對論引力方程中的常數。

經科學家計算暗能量占宇宙總質量的69%,科學家認為暗能量密度是一個宇宙常量,它分布在宇宙中的各個角落,對宇宙中的可見物質包括各個星體施加著它的影響,這些不停自轉的星體在布滿了暗能量的宇宙中徜徉就象在「滾元霄」,滾來滾去星體就變成了圓球形,這是第一個原因。

其次宇宙大爆炸也不是直接就產生了星體,星體是在爆炸後通過吸收吞併周圍物質慢慢形成的,時間應該很漫長,當星體超過某個質量界限後在自身萬有引力作用下向重心靠攏而逐漸呈圓球形。

拿恆星舉例,恆星在形成的過程中大量的氣體星雲由於受到萬有引力的作用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漩渦,隨著越來越多物質被吸引在一起,聚集物的密度越來越大,自身的重力作用也越來越強,重力的方向都只向了球心,早期恆星內部的物質由於受到了所有方向的壓力,為了受力平衡,因此才被壓成一個球形。

因為球形是超完美的對稱圖形受力均勻,就象露珠在表面張力的作用下使表面積最小的趨勢,同體積的物質圓球形表面積最小,所以大質量星體最終呈圓球形。

大天體只是大體呈圓形,具體細節看起來並不是圓形,象我們地球的珠穆朗瑪峰海拔8000多米,金星上的山峰更高達16000多米,它們比很多小天體都大,也並沒有彌合為球形,所以一些小質量天體是成不了圓形的。從另一方面講一些不成圓球形的大質量天體由於重心不穩,其運行軌道必然容易跑偏而最終撞上別的天體或者被別的大質量天體吞噬而很難存在。

最後是能量最小原則,能量是守恆的,如果能量一部分會升高,另一部分則會下降,所謂下降的一部分就是能量降低的一部分,所以說能量為了保持平衡會自動降低,自然變化進行的方向都是使能量降低,因此能量最低的狀態比較穩定,這就叫量最低原理。所謂能量最低就是能勢最低,相反對周圍的引力最大,也叫引力最高原理。很明顯,星球只是一個球形的時候才能做到星球表面的各處受引力平衡,也就是引力勢能最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菜葉奇聞 的精彩文章:

哈勃太空望遠鏡根據什麼來觀測到137億光年以外的空間?
宇宙會不會每幾秒就有一個文明隕落?

TAG:菜葉奇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