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讓中東大亂,德法英三大國被逼聯手,俄羅斯坐收漁利的背後神秘組織有多牛?

讓中東大亂,德法英三大國被逼聯手,俄羅斯坐收漁利的背後神秘組織有多牛?

原標題:讓中東大亂,德法英三大國被逼聯手,俄羅斯坐收漁利的背後神秘組織有多牛?

這一個月以來,國際舞台上最吸睛的角色除了中美之外,莫過於以色列和伊朗。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協議不到一周,就將自己駐以大使館搬到了耶路撒冷。5月21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表示,伊朗如果不改變當前路線,將受到美國「最嚴厲的制裁」。


說起來,這事的始作俑者是一個傳奇機構——摩薩德。

文 | 千里岩 瞭望智庫特約國際觀察員

編輯 | 李雪 瞭望智庫


本文為瞭望智庫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前註明來源瞭望智庫(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


長期以來,以色列的特工機構摩薩德(Mossad)總是給人以行事隱秘、出手狠辣並且無所不能的印象。


最近,他們搞出的事情又讓自己名聲大噪——從德黑蘭偷回半噸機密資料,藉此拽著美國退出伊核計劃,給自己解了燃眉之急。


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其實,摩薩德早已在伊朗布起了一張「大網」。不僅如此,他們還為以色列的核武器計劃和開闢秘密外交通道,立下了汗馬功勞。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展示伊朗展開核武試驗的「證據」。(視覺中國)


1


摩薩德再立奇功

4月30日,以色列政府總理內塔尼亞胡親自客串電視主播,公開展示了各種據稱是來自伊朗政府關於核武器計劃的機密文件,聲稱伊朗在核協議簽署之後繼續進行核武器計劃。


這堆重達500公斤的文件品種琳琅滿目,據說都是摩薩德特工從伊朗首都德黑蘭郊外的一個機密倉庫里偷來的。


接下來的事情,我們都看到了:


5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協議;


5月10日,以色列對伊朗駐敘利亞的幾乎所有軍事設施發動了襲擊;


5月14日,正值以色列建國70周年,美國將駐以色列大使館遷至耶路撒冷,向本已充滿對抗的中東地區投下又一個「炸藥桶」——巴勒斯坦衛生部門表示,至少有58名巴勒斯坦人在衝突中死亡,超過2700人受傷。


以色列的動機很明確:當下,伊朗正在對敘利亞和葉門兩線出擊,戰事吃緊。西方各國若在此時施以重拳,伊朗很可能被「打回原形」。若此,以色列這一年多最為恐懼的伊朗在敘利亞擴張勢力「威脅」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否則,以軍的男女士兵們恐怕就不得不研究如何對伊朗核設施發起空襲,或者冒著機毀人亡的風險,繼續對敘利亞境內的伊朗目標進行空襲。而以色列北部的民眾很可能不得不經常隨著刺耳的警報放下手裡的生計,跑進防空洞躲避呼嘯而來的火箭彈。


可以說,摩薩德再次於危急時刻給國家立下奇功。


2

被逼出來的超級特工


摩薩德之所以能夠與CIA、克格勃並駕齊驅、躋身於世界知名情報機構之列,其實,說起來也是一把辛酸淚。


數千年來,流散在歐洲的猶太人長期遭受歧視和迫害。十九世紀,他們決心建國,發起了「猶太復國主義」運動。


當時的英國政府在《貝爾福宣言》中許諾支持他們「建立猶太家園」,然而,猶太人移居巴勒斯坦引起了阿拉伯人的強烈反對。


此後,首鼠兩端的英國殖民當局很快就轉變立場,開始阻撓猶太人繼續移民。


這時,為了與殖民當局進行對抗,已經在巴勒斯坦頗有規模的猶太人立即組織了形形色色的准軍事組織,如「哈迦納」(以色列國防軍前身主體)、「伊爾貢」、「斯特恩幫」,等等。


在這些機構中,又附設若干秘密組織,專門負責搜集英國殖民當局和阿拉伯人的各種情報。


1948年,以色列建國後,陷入需要時刻準備為生存而戰的險惡環境。在這種情況下,預先掌握對手的動向無疑至關重要。


1951年,以色列首任總理本·古里安決心成立一個機構統管原有三家情報機構——軍情局(阿穆恩)、安全局(辛貝特)和外交部政治研究中心,並將其命名為「情報和秘密使命局」,即我們熟知的「摩薩德」;


1957年,以色列又悄悄地成立了「科技交流局」。名義上,這是一個負責與各國科技人員進行交流的機構,實則是一個專門針對以色列敏感國防工業技術進行情報工作的機構。

在摩薩德的指導下,以色列的各家情報機構分工明確,展開了無數次成果斐然的合作。



摩薩德特工小組策划行動(電影《慕尼黑》劇照)


3


早已在伊朗撒下「大網」


為了掌握「制敵先機」,摩薩德非常重視長遠布局。


在巴列維王朝時期,伊朗與以色列的關係曾經非常密切。畢竟,以色列以外、中東最大規模的猶太人社區就在伊朗。


不過,伊朗的社會環境較為特殊——雖然國王政府主張世俗化,但宗教保守勢力仍然非常強大,該地區發生變數的可能性非常大!


對於以色列來說,伊朗宗教保守勢力掌權意味著:不僅自己的特工網路可能被一網打盡,更會給當地猶太居民帶來毀滅性災難。


所幸,當時以色列承擔了為伊朗國王政府訓練秘密警察「薩瓦克」的任務。這項任務原本落在了「辛貝特」組織的頭上,不過,摩薩德絲毫沒有放過這個滲透的好機會。

憑藉自己與辛貝特的緊密合作關係,大批的摩薩德特工深度參與了這項工作。利用自己學生「薩瓦克」的社會資源,摩薩德鋪就了一張廣佈於伊朗社會的「大網」,其觸角蔓延至各個角落,為將來執行各種任務做好鋪墊。


「伊斯蘭革命」爆發後,一夜之間,伊朗和以色列從好朋友變成了死對頭,摩薩德的情報網路就開始逐漸發揮作用。


不過,這兩國交惡沒多久,1980年,兩伊戰爭爆發。相較於伊朗,美國和以色列更擔憂阿拉伯民族主義高漲的伊拉克——後者一旦取得戰爭勝利,將給整個中東地區帶來不可控的劇變。


兩害相較取其輕,以色列暗地裡試圖與伊朗進行交涉和武器買賣。


伊朗「嘴上說著不要」,在意識形態層面狠狠地把以色列這種行為批評了一通。


但是,隨著薩達姆的炮火越來越凶,霍梅尼也只能無奈地接受以色列的方案,對境內猶太人乃至摩薩德的行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尤其是在伊朗啟動遠程導彈和核武器計劃之後,摩薩德在伊朗的行動更是極為頻繁。


這恐怕就是摩薩德今天在伊朗能夠來去自如、盜取半噸重的情報猶如探囊取物的原因所在。


4


綁架、暗殺、秘密外交

勢單力孤的狀況,不僅使以色列格外倚重情報機構,也導致摩薩德傾向於採取綁架、暗殺等極端手段,下手極為乾脆利落。


最為世人熟知的案例發生在1960年,摩薩德特工發現納粹戰犯艾希曼躲在阿根廷,時任以色列總理的本·古里安考慮到外交努力無法讓阿根廷政府交出艾希曼,於是,一批來自摩薩德和辛貝特的精幹特工小隊,秘密潛入阿根廷將其綁架到了以色列進行審判。


從2010年起,伊朗的幾名重要核物理學家接連遭到暗殺。


為了避免慘劇重演,伊朗安全機關不斷提升對重要科學家的安全保衛工作級別,但是仍然無法阻止此類事件繼續發生。


對於伊朗方面的指控,以色列官方沒有作出正面回應。但是,時任摩薩德局長的梅爾·達甘(Meir Dagan)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洋洋得意地表示:

「讓伊朗某些重要人才被清除,顯然能夠使更多的人感到驚恐,由此拒絕參加伊朗核計劃」。

2011年,伊朗革命衛隊導彈基地內突然發生大爆炸,造成十餘人死傷。該部隊指揮官哈桑·莫哈德穆少將也是死者之一,他同時也是是革命衛隊的重要導彈工程師。


事後,伊朗方面堅持認為此事同樣系摩薩德所為。


能夠在警衛森嚴的軍事基地內對其指揮官下手,摩薩德的能量也確實不一般。


此外,在處理對外關係上,摩薩德也是立下了汗馬功勞。

考慮到阿拉伯國家的態度,許多國家並未與以色列建交,或者在軍貿方面不便開口。面臨困境,摩薩德「接棒」,為以色列外交另闢蹊徑——


他們與這些國家的情報機關接觸,建立秘密的官方連繫,並且,通過民間的一些「殼子」公司,摩薩德的特工們可以使各種以色列武器奇妙地出現在這些「朋友」手中。



伊朗抗議海報上印有前摩薩德局長梅爾·達甘(中)的頭像


5


瘋狂的核武器計劃


許多人感嘆摩薩德這次行動如何神通廣大。


其實,與摩薩德跟「科技交流局」的核計劃聯合行動相比,盜取伊朗資料不過是小巫見大巫。


直到今天,以色列仍然採取「核模糊」政策——既不承認也不否認自己擁有核武器,但是,根據南非(曾經秘密開發核武器成功後又主動放棄)政府官員披露,1979年,南非在印度洋的愛德華王子島上進行核試驗就是與以色列合夥進行的。


從1957年以色列啟動核計劃開始,這個「科技交流局」就與法國政府相關部門密切溝通,逐步獲得了反應堆和鈈回收等技術。

後來,法國政府迫於阿拉伯國家的壓力,停止向以色列提供核材料。詭異的是,那時,美國和比利時等國接連出現了鈾化合物「丟失」案件。


雖然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這些事件系何方神聖所為,但是許多線索卻不約而同地指向了摩薩德特工。


當然,「科技交流局」本身也並非「善類」。


1985年,美國執法機構發現,在沒有獲得出口許可的情況下,一個名為MILCO的科技公司老闆理查德·史沫茲,向以色列出售了700枚用於核彈控制電路的弧光開關。


當執法部門開始對這家公司進行調查時,史沫茲夫婦神秘地消失了。


直到16年後,2001年,西班牙警方意外地在馬拉加將其抓獲,並引渡回美國。


面對美國司法機關的調查,史沫茲供認:他的公司本就是以色列「科技交流局」的一個空殼公司,專事購買、套取以色列核武器計劃所需的各種設備及材料,並且由另一名「科技交流局」的特工、好萊塢著名製片人阿諾恩·米爾坎協助,將這些重要物資運往以色列。


他之所以能在事發後迅速逃離美國,要歸功於摩薩德特工提供的「緊急撤離通道」。


只不過,這個低調而神通廣大的機構因為「在太歲頭上動土」——接受美國海軍反恐中心一名主動投靠的美籍猶太人波拉德作為自己的特工,引發美國震怒。


在美國大哥的高壓之下,以色列政府不得不將其解散,該機構原有職能和人員轉入以色列國防部安全局。不過,根據以色列情報和安全合作機制構架,在必要的時候,摩薩德仍然能夠自如調動這批人馬。

當然,不管摩薩德多麼厲害,終究也只是個情報機構,只能作為國家實力的倍增器使用,無法對伊朗的核計劃造成致命性傷害。若非如此,色列政府也不會如此拼力一搏,拽上美國,謀求從根本上消除伊朗的核能力。


監製:夏宇


責編:戴麗麗 李逸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瞭望智庫 的精彩文章:

金一南少將:柯林頓一句話講透了中國為什麼要造航母...

TAG:瞭望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