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給克利斯朵夫和他的朋友們

給克利斯朵夫和他的朋友們

《約翰·克利斯朵夫》這本書終於看完了。前後用了兩周,接近40個小時。

這本書能夠引出的話題可以說是很多了,比如一個人的成長史就是他的受難史,從出生到死亡每個腳印無不是生活結成的痂,比如他對自由的爭取對威權的抗擊,對古典音樂和音樂大咖們的評論,對德法兩國歷史特別是文藝史的對比概述……似乎可以套用一句話,他曾經經過的人、路過的風景、看過的書,如宇宙、如河流、如空氣,全都融入他的骨骼,長成他的氣質。

作者羅曼羅蘭其本身就是一個很牛逼的音樂評論家,所以書中對古典音樂的評論篇幅不可謂不多,還有就是他怎麼那麼討厭勃拉姆斯呢?當作家真好,而且得是外國作家,可以在虛構的小說里指名道姓地罵一個真實世界的名人。哈哈哈哈。

書里人物龐雜,一部百萬字的小說,沒有人物的支撐和對情節的推動是不可想像的,也會是虛空的。而這本書里的人物又全是被克利斯朵夫同學一個個帶出來的,打個比方,它畢竟不像紅樓夢,人物基本在四大家族裡呆著,在兩個府里宅著。而約翰克利斯朵夫,終其一生的巨流河,回溯驚濤拍案的一個個瞬間,我還是決定揀幾個我特別喜歡的人物以拙筆記錄一下,作為對這本書和作者、以及我十分尊敬的譯者傅雷先生的致敬。謝謝你們。

先來說說舅舅。嗯,克利斯朵夫的舅舅,高脫弗烈特。和許多看過這本書的朋友一樣,我也深深地愛上了舅舅!

一個精神上的游牧人,獨來獨往,到處流浪,絕不肯住定某一個地方,根本就是一個俠嘛。在幼年克利斯朵夫的心裡,是舅舅給他播下愛自由的種子。當他第一次給舅舅哼唱爺爺讓他作的曲子,滿以為會得到32個贊,舅舅卻對音樂小神童皺起眉頭說不好聽。小克利斯朵夫在遭受打擊的同時,又不得不認同舅舅的觀點,因為他也明白這些音符堆砌的莫名其妙的旋律,沒有一個是來自內心的觸動,稱不上心弦的撥動。這樣的創作既不是激情的邀約,也沒有什麼思考,舅舅怎麼會喜歡呢。

於是,自從有了這一次對音樂品質的初期探討,克利斯朵夫開始願意主動親近舅舅,他覺得舅舅是懂他的,比起自稱音樂世家掌門人的爺爺和父親,舅舅無拘無束的性格征服了克利斯朵夫的心。

克利斯朵夫從這個時候開始,漸漸懂得要成為一個健全的人,少年時期的第一件責任就是「把宿食嘔吐乾淨」。此後每次只要是舅舅來家裡,他們倆便會在黃昏時間去田野散步,聆聽自然的交響,漫無目的,忘記時間,因為舅舅總是「記不起時間」。

舅舅是幸福的,愛人者,人恆愛之。他直到死去之後,還沐浴在瞎子姑娘那場純潔毫無企圖的愛戀之中。這也充分表達了羅曼羅蘭對這個人物由衷的喜愛。

如果說舅舅是克利斯朵夫狂放性格的啟蒙者,自由靈魂最初的奠基人,那麼安多納德就是他整個後半生知音的依傍。不知是人的命運本身就這麼奇妙,還是在作家們的筆下才顯得如此魔幻,在一個偶然場合遇見的人——甚至面目不識——竟會在往後的人生中掀起巨浪。

安多納德,一個法國人,就是這樣在命運的安排下,來德國與克利斯朵夫偶然相遇於一場音樂會,然後從此再無謀面的機會,卻互相牽掛直到生命音符的終止。安多納德本是一個富家女,衣食無憂的小姐姐,與父母和弟弟生活在一起。後家庭突生變故,銀行家父親因遇人不淑,理財不善,無力償還客戶的資金,在某一天半夜飲彈自盡。

懦弱的人離去了,堅強的母親卻還要為了兒女去拼生存,失去家產、地位、名譽和朋友,三個過慣好日子的人面臨人生的總崩潰,「安多納德一下子發現了社會的醜惡,她的眼睛睜開了,看到了人生。」她們像大逃亡一樣,離開家鄉,來到巴黎。面對親姐姐的無情拋棄,求援無助的安多納德的母親只能挑起生活的重擔,當然結果是凄涼的,母親最終撒手離去,將一對尚未成年的兒女推到殘忍的人世。安多納德咬牙扛起了命運,她輾轉了許多份工作,為了給弟弟攢足讀師範大學的學費,後來她甚至離開唯一的親人弟弟,去往德國,經人介紹當了一名家庭教師。

由於從小對音樂的熱愛,在一次機緣巧合之中,她獲得了同樣窮困潦倒的窮音樂家克利斯朵夫在門口借花獻佛「贊助」的音樂會門票。在那個夜晚,黑暗的包廂里,這兩個異國的陌生男女在音樂聲中獨處,他們有過四目相對的瞬間,她亦見證了一個狂熱不羈的靈魂,近距離感受到他內心燃燒的激情。她覺得好奇,竟覺得莫名親近。

此後,羅曼羅蘭再沒有安排兩人的正式見面。而就在這場音樂會後,安多納德被僱主以不守道德(因為這份門票拐彎抹角的來說是屬於僱主家的)的名義解聘。失去工作的她,被這個國度驅逐,重返巴黎。其實在若干年後的巴黎,在一個街頭,她與克利斯朵夫也有過相遇,也是四目相對的瞬間,他幾乎可以憑這對眸子認定她就是那個曾經被他拖累的女教師。當然,後來的後來,作者的巧妙安排是安多納德離開了,她的弟弟奧里維代替了姐姐來繼續愛他,愛克利斯朵夫,陪伴他閱盡人生每一寸山河,飽飲兩岸壯闊景色。兩個人在性格上互相補給,在人生觀上又互為觀照,他們總在對方眼睛裡看到他們共同愛著的人的影子。而這份光芒,足以扶持他們在最艱難的時刻也不忘記曾經的堅持。

還有一個人,出場時間不多,叫薩皮納,卻稱得上克利斯朵夫的心動女生。這是一個帶著孩子的寡婦,年輕而喪,住在克利斯朵夫一家人租住的房子的對面,靠經營著一間小的針線鋪過活。雖然如此,她卻懶於打理這份平庸的生意,生活對於她來說無非就是慢悠悠的毫無目的一天一天又一天。當她花在穿衣打扮自己的時間快要耗盡的時候,一天往往已接近尾聲。是的,就是這樣一個女人,因為過於與眾不同,而慢慢走進克利斯朵夫的心靈……

羅曼羅蘭在書中有意將主角的年齡隱藏了。我曾在不同的章節試圖尋求答案,總是無功而返。是啊,克利斯朵夫是沒有年齡的,「猛志固常在」,他是常新的,儘管他也墮落也淪陷,但他懂得自拔與更新,善於歸零。沒有什麼可以裝下他心靈的大海,生命永遠在鼓動他,召喚他。

克利斯朵夫不僅僅是屬於羅曼羅蘭,也不單單屬於萊茵河畔,他也是屬於我們的。在與這個冗長故事相處的過程中,我們早已經把共同靈魂的一部分贈予給了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燕窩yanword 的精彩文章:

TAG:燕窩yanwo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