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鈺創科技創始人盧超群:即便摩爾定律即將終結,但半導體技術領域還有30年榮景

鈺創科技創始人盧超群:即便摩爾定律即將終結,但半導體技術領域還有30年榮景

台灣晶元巨頭鈺創科技創始人盧超群在昨天的 DeepTech2018 大會上發表演講,討論了摩爾定律即將失效,未來半導體行業格局會面對的變化。

盧超群博士表示,半導體技術在各個未來趨勢中發揮核心作用,包括 VR/AR、無人機、智能家居,以及工業領域的工業物聯網、半導體、智能工廠設備等。

但是,這個趨勢裡面有一個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半導體行業的摩爾定律。摩爾定律是相同面積的晶元可容納的電晶體數量每兩年增加一倍,但這個增長趨勢隨著時間推進正在放緩。

根據大部分人的預測,包括摩爾先生在內,他們認為到 2025 CPU 製程將達到 3 納米、5 納米,之後摩爾定律可能就不再適用。

他認為,過去幾十年間半導體技術經歷幾個過程:技術水平從 30 微米進化到 28 納米、以及從 22 納米提升到 7/5 納米。這個時代摩爾定律還在發揮作用,過去在平面晶體管上,通過工藝微縮,讓晶元複雜度可持續增長,這正是領先全球的台積電在做的事。然而從 2006 年的 iPhone7 以來,台積電一直是蘋果手機的唯一晶元供應商,重要原因在於其一致性整合技術,在台積電叫 integrated Fan-Out。

他打了個比方:就像建造房子,要增加居住容量,從平房升級到造樓房是大家在做的事情。

舉例來說,三星的半導體技術在堆疊方面非常出色,可以實現多達十幾層,可是,蘋果要的是薄,因此台積電提供的一致性整合,相當於蓋一個四合院,只有兩層四層,但是中間有共同交通的地方。台積電成功滿足客戶的需求,無論是薄的,還是要低功率,都可以做給他,所以蘋果把代工訂單給了台積電。如果三星沒有辦法做到和台積電類似的事情,那麼蘋果的訂單未來可能還是會一直留在台積電。

盧超群博士早在 1991 年創立鈺創科技公司時,目標就是要做一家 IC 行業領軍企業。他也透露鈺創今天在做的,已經不是純粹基於摩爾定律的工藝微縮技術,而是遵循類摩爾定律,叫做 area of scaling。

他表示鈺創是第一家可以做出不封裝的 DRAM 晶元晶粒,可以和跟 CPU 包在一起,而對於未來的晶片設計方向,他預測將是做成一個微系統,再加上軟體和演算法,所以有不同的區塊。而不同的區塊聯合起來,是最省電的。目前半導體最難突破的技術是電池壽命的限制,而不是速度等因素。

而下一代的半導體技術,盧超群則是提出是把硅和非硅整合起來的想法,而這個整合的功能重點將不再是微縮,盧超群將其取名叫微漲,通過微漲的手段來達到一個微觀巨大功能的次系統,給系統廠商、物聯網、各種應用使用。

Facebook 旗下 VR 頭顯 Oculus 從第一天就是採用鈺創的 3D 晶片,未來鈺創也許還會為提供更小、耗電更低的晶元,用在智能眼鏡等設備上。值得一提的是,盧超群展示了「飛來眼」視頻,搭載鈺創晶元的視頻錄像設備可以實現360度的 720P 60fps 視頻, 這家公司下一步還會推出 1080P 版本,將在 2019 年 CES 時震驚世界。

在醫療領域,基於鈺創的產品可以實現醫生非接觸式設備操控能力,目前此設備已經在日本筑波大學醫學院進行測試。

關於摩爾定律,他認為摩爾定律雖將走到物理的極限,但是人類的智慧不會受限於摩爾定律,而是持續爆發。

「柳暗花明又一村,我有把握講,我們將走到1納米。1 納米不是物理層次的1納米,而是利用 3 納米、5 納米的晶元,但是通過特別的技術來達到1納米的低功率、1 納米的速度、1 納米的智能,這個就是我們現在正在走的方向,因此我可以很有信心的講,即便摩爾定律即將迎來終結,但半導體技術領域還是會有 30 年榮景。」

盧超群的結論就是即便摩爾定律到物理極限,但是通過垂直整合,產生了新的一個達到指數型經濟成長的定律。未來的大趨勢是一個通過感測器整合的系統設計方向,成功的通過系統整合,把軟體、硬體、演算法,以及AI的邏輯的革新,讓半導體的適用法則達到機制。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eepTech深科技 的精彩文章:

「餓死」免疫細胞能夠治療多種疾病?科學家們正在行動
IBM區塊鏈帝國正拔地而起,1500人研發團隊,化身技術軍艦,搶佔70億美元市場

TAG:DeepTech深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