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華姓名文化—探索古代「姓」、「氏」、「名」、「字」之謎

中華姓名文化—探索古代「姓」、「氏」、「名」、「字」之謎

筆者在之前有關《百家姓》的文章中,用齊太公「呂尚」作為「呂」這一姓氏的代表人物,會有不少朋友不解,為何《封神演義》中赫赫有名的「姜子牙」不叫「姜尚」卻被筆者稱為「呂尚」?不僅僅有「呂尚」,還有「趙政」、「屈平」、「項籍」,這些人又到底都是誰呢?現今,我們在介紹自己或表明身份時都使用「姓名」這一詞,「姓名」又分為「姓氏」及「名字」兩個部分,而看似簡單的「姓氏」和「名字」在我國古代卻是真實存在的「姓」、「氏」、「名」、「字」四個獨立的個體,這又到底是為什麼呢?古時的姓名與現在的姓名又有什麼異同呢?

呂氏代表人物

接下來,筆者將用自己的見解為大家逐一揭開「姓」、「氏」、「名」、「字」的謎題,跟隨筆者,來一同探索中華偉大的姓名文化。

姓、氏篇

早在先秦時期,姓、氏有別。

古書是這樣記載的:

《通志·氏族略》曰:「三代之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婦人稱姓。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通鑒外紀》曰:「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顧亭林詩文集·原姓》曰:「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氏一再傳而可變,姓千萬年而不變。」

其實古人的姓、氏系統是很複雜的,先不說神秘的三皇五帝時期,只回看商周時期,姓、氏基本上是貴族才專有的(哪些屬於貴族:天子集團,諸侯國君集團,卿、大夫、士集團等),庶人平民(為何說平民而不說百姓,是因為百姓在商周時期的意思與現代大有區別,商朝統治者將有姓氏的貴族諸侯國總稱為「百姓」)、奴隸基本無姓無氏(無文獻或考古發現記載相關姓、氏),只有名,且具體到貴族中,男子稱氏、女子稱姓,天子、諸侯國君及其後代更有特定的稱謂。那麼我們現代人呢?我們只有「姓氏」,這裡所說的「姓氏」是一個整體,並不是區分開的,追根溯源,是因為秦漢以後,古時的姓、氏逐漸合一,庶人平民亦開始有姓氏,漸漸地成為我們現在的「姓氏」,且已普遍的僅稱其為「姓」,而我們現在的「姓」絕大多數便是先秦時期的「氏」!

「姓」的發展演變和作用:

「姓」起源於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用來表示母系的血統,為了把各個氏族區分開來,「姓」應運而生。《說文解字》對「姓」的解釋為:「人所生也。古之神聖母,感天而生子,故稱天子。從女從生,生亦聲。《春秋傳》曰:『天子因生以賜姓。』」姓字從女從生,表明了出生的血緣關係,清楚地說明同姓的人都是一位女性祖先的子孫,也是母系氏族社會同一血緣關係人群的標記,因此,姓起著「明血緣」的作用。這一時期,實行氏族外婚制,同姓之間不能通婚,《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曰:「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國語·晉語·鄭文公不禮重耳》曰:「同姓不婚,惡不殖也。」為了保證後代的正常繁衍,古人規定「同姓不得相娶」,因此,姓還起著「別婚姻」的作用。

氏族公社

關於姓的具體來源,有學者認為來自於地域,如《國語·晉語·重耳婚媾懷嬴》中記載:「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也就是說,黃帝之所以姓姬,炎帝之所以姓姜,是因為黃帝在姬水流域成長,而炎帝在姜水流域成長。但是,姓的來源非止一種,甚至關於姓的來源民間更有諸多傳說,如《詩經·商頌·玄鳥》曰:「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商朝姓子,是因為其始祖簡狄洗澡時,撿到了玄鳥的蛋,她把蛋吞了下去因而有孕,生子曰契,因而以「子」為姓(子即鳥卵)。與之類似的傳說,還有大禹的姓,《世本·帝系》曰:「禹母脩己,吞神珠如薏苡,胸坼生禹。」據說大禹的母親脩己吞下一種類似薏苡的神珠,胸部裂開而生下禹,故而禹以姒為姓(姒與苡相似)。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

當然,我國古代的姓還是很有限的,不像後來的氏那樣層出不窮,古代的姓有哪些呢,顧炎武在其所作《日知錄》中說:「言姓者本於五帝,見於《春秋》者得二十有二。」這二十二個姓為:媯、姒、子、姬、風、嬴、己、任、姞、祁、羋、曹、妘、董、姜、偃、歸、曼、熊、隗、漆、允,這其中便包含了民間素有的「上古八大姓」。雖然先秦時期的姓應不僅僅這二十二個,但至今有文獻記錄或歷史考證的姓也是少之又少。

「氏」的發展演變和作用:

「氏」起源於父系社會,為姓衍生的分支,代表父系歸屬,更近於我們現代人的姓氏。最初的同姓氏族中人口是不多的,但隨著後代的長期繁衍,人口不斷地繁殖,同姓必然是越來越多,而且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在龐大的同姓者之中也必然會出現新的區分,這種區分不僅是血緣的親疏,亦是地位與財富的不同,並且伴隨著母權制向父權制的過渡而日趨明顯。這樣,又在同姓之下出現了不同的氏。隨著母系社會的分化和瓦解,以及氏族社會的鞏固和發展,遠古姓的概念逐漸被削弱、被淡化、被遺忘,取而代之的,氏成了一個人主要的稱謂符號。

《通志·氏族略》中記載:「五帝之前無帝號,有國者不稱國,惟以名為氏,所謂無懷氏、葛天氏、伏羲氏、隧人氏者也。至神農氏、軒轅氏,雖曰炎帝、黃帝,而猶以名為氏,然不稱國。至二帝而後,國號唐、虞也。夏、商因之,雖有國號,而天子世世稱名。至周而後,諱名用諡,由是氏族之道生焉。最明著者,春秋之時也。春秋之時,諸侯稱國,末嘗稱氏,惟楚國之君,世稱熊氏,荊蠻之道也。支庶稱氏,末嘗稱國,或適他國則稱國。如宋公子朝,在衛則稱宋朝,衛公孫鞅,在秦則稱衛鞅是也。秦滅六國,子孫皆為民庶,或以國為氏、或以姓為氏、或以氏為氏,姓氏之失自此始。故楚之子孫可稱楚亦可稱羋。周之子孫可稱周子南君亦可稱姬嘉;又如姚恢改姓為媯,媯皓改姓為姚,茲姓與氏渾而為一者也。」這段話很好的描述了「氏」的發展和演變,以及其在氏族中的作用。(在此要明確一點,上古時期的所謂無懷氏、葛天氏、伏羲氏等某某氏指的都是名、稱謂,並沒有後來「姓氏」真正的作用,更多的是指向這一氏族首領的稱呼。)

那麼,氏又有什麼作用呢?

首先,氏有著區分同姓氏族部落的作用:

《史記·夏本紀》曰:「禹為姒姓,其後分封,用國為姓,故有夏後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襃氏、費氏、杞氏、繒氏、辛氏、冥氏、斟戈氏。」又如商王朝,子姓,其下又分許多氏族,《左傳·定公四年》曾列出著名的「殷民六族」與「殷民七族」,即「條氏、徐氏、蕭氏、索氏、長勺氏、尾勺氏」和「陶氏、施氏、繁氏、錡氏、樊氏、飢氏、終葵氏」,這就是商族同屬子姓的十三個「氏」。氏很好地區分了同姓族人,一個家族中有所成就者、繁衍壯大者、獨立分支者,往往另立新氏、獨立成氏。

其次,氏有著「別貴賤」的作用:

清代著名學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稱:「姓者,統於上者也;氏者,別於下者也。」氏在最初本是同姓之下各部落的名稱,進入階級社會以後,「氏以別貴賤」,氏成為貴族男子的專稱。《左傳·隱公八年》中記載眾仲的話說:「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諸侯以字為謚,因以為族。官有世功,則有官族,邑亦如之。」這裡的「族」與「氏」同義,意思是說,因其出生而決定其姓,因其賜予土地的名稱、前輩的謚號、官稱、居邑等作為自己的「氏」。氏既來自於天子命賜和世功官邑,身份低賤的人自然不具備,所以「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氏」代表了一個人的地位和身份,自然也就有了「別貴賤」的作用。

前面說到,先秦時期「男子稱氏,女子稱姓」,男子稱氏的稱呼方式為「氏+名」,如:孔丘(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儒家創始人)、管夷吾(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齊國名相)等,但並非所有人均是「男子稱氏」,天子、諸侯國君及其子孫均不稱氏(不是沒有氏,只是不稱氏),且庶人平民、奴隸基本沒有氏,只有卿、大夫、士等貴族以及公族遠親才稱氏。

以周代為例:

天子及諸侯國君的稱呼方式為「國名+爵位+名」(爵位通常為王、公、侯、伯、子、男等,周天子允許諸侯在本國稱公,且由於春秋戰國時期禮儀制度的逐漸瓦解及大國的自立為王,因此有些爵位的稱呼並不是本爵),如:周王發(西周開國君主)、宋公稽(宋國國君)、晉侯燮(晉國國君),其去世後的稱呼方式通常為「國名+謚號+爵位」(周天子允許諸侯死後稱公,且春秋戰國時期禮儀制度的逐漸瓦解及大國的自立為王,因此有些爵位的稱呼也並不是本爵),如:齊桓公(齊國國君,春秋五霸之一)、楚莊王(楚國國君,春秋五霸之一)。天子的嫡長子稱為「太子+名」,如:太子洩父(周平王長子),其餘的兒子統稱「王子+名」,如:王子克(周桓王的兒子),王子的兒子統稱「王孫+名」,如:王孫滿(周襄王之孫),王子和王孫統稱王族子弟。諸侯所立的太子亦稱為「太子+名」,如:太子丹(燕國太子)、太子橫(楚國太子),其餘的兒子稱為「公子+名」,如:公子糾(齊僖公之子),公子的兒子統稱「公孫+名」,如:公孫無知(齊莊公之孫),公子和公孫統稱公族子弟,再傳至公孫的子孫,因「其親已遠,不得上連於公」且「五世親盡,別為公族」,因此應以新「氏」為稱呼方式。

說到這我們再來看看氏的來源方式,王族和公族可以封國為氏,貴族們可以其祖父的名或字為氏、以受封的邑名為氏、以所居的地名為氏、以官名為氏、以技藝為氏、以祖先的謚號為氏,等等。這樣,大量不同的氏就由此產生了,其數量遠遠超過姓。現今的姓氏,多數確立於春秋至秦漢時期,有的則更晚一些(下文描述)。且在這一時期,「姓」是固定不變的,而「氏」卻可時常變化。因此往往出現父子同姓不同氏,或姓雖不同,氏卻相同的現象,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也可有不同的氏,氏的這些變化往往反映了貴族的地位和職權的變更。

以法家著名人物商鞅為例:

商君—鞅,姬姓,名鞅,鞅是衛國公室,乃國君後代,因此其在衛國時被稱為公孫鞅,這裡的「公孫」對於鞅來說還只是身份的稱呼,並非是一個真正的氏。當鞅去到其他諸侯國時,其便不能稱為公孫鞅了,因為在其他諸侯國他並不是所在國國君的後代,所以他被稱為衛鞅,「衛」是衛國的國號,公族可以封國為氏。而後,衛鞅在秦國立功獲封商於十五邑,有了封地,這時候衛鞅就可改叫商鞅(是可以改,不是一定要改),後代便可以「商」為氏。

女子稱姓的稱呼方式也很多樣性,而且姓要後置,一般不稱名(不是沒有名,是不稱名),最主要的是以下幾類:

以伯/孟、仲、叔、季等排行序稱加上姓來稱呼,如伯姬(魯宣公之女)、季隗(晉文公夫人)等等;以丈夫的國名或氏加上姓來稱呼,如息媯(息國國君夫人)、江羋(江國國君夫人)、雍姬(雍糾之妻)等等;以所出之國的國名加上姓來稱呼,如齊姜(晉文公夫人,出自齊國)、褒姒(周幽王王后,出自褒國)、驪姬(晉獻公妃子,出自驪戎國)等等;以丈夫或本人的謚號加上姓來稱呼,如宣姜(衛宣公夫人)、穆姬(秦穆公夫人)等等。

姓氏合流:

周朝宗法制

春秋末期,社會急劇動蕩,很多原為貴族身份的人因為國破家亡,或因枝庶分出而喪失了貴族的身份,成為普通的平民,於是乎他們把自己的氏帶到了庶人平民階層當中,自此,平民也開始出現有氏的現象,氏不再是貴族所專有的,且戰國後期,隨著宗法制度的崩潰,氏族貴族日趨瓦解,庶民階級逐漸上升,傳統的貴賤區分已無法維持,氏也就逐漸失去其「別貴賤」的作用。隨著人口加速增長流動,數量很少的「姓」則被大量的「氏」所淹沒,很多支脈原有的姓,就被忽略了,氏逐漸取代了過去姓的地位。那時起開始出現姓氏不分,姓氏合一,人人有「姓氏」了,原有的姓氏制度基本瓦解。就像《通志·氏族略》記載的那樣:「秦滅六國,子孫皆為民庶,或以國為氏,或以姓為氏,或以氏為氏,姓氏之失自此始。」而後到了漢初,一切氏都變成了姓,一切姓也就當作了氏來用,姓與氏的區別則幾乎消失了,沿用至今的「姓氏」系統基本形成,甚至司馬遷寫《史記》時也不太注意先秦時期姓和氏的區別了,直接按照漢代習慣混同了,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記載說:「姓氏之稱,自太史公始混而為一。」

秦漢以後,新的姓氏產生的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為避禍而改姓;為避帝王的名諱而改姓;少數民族與漢族融合時,少數民族的部落名稱演變成漢姓;當某一姓氏的字有幾種不同的寫法時,往往演變成幾種不同的姓氏。

這便是我國「姓」、「氏」的發展和演變,以及現今「姓氏」的由來。

名、字篇

提到「名字」,現今我們多指一個人的姓名,實際上,在我國古代「名」、「字」也是大有區別且各有用途的,而我們現在的人,基本上只有「名」,並無「字」,我們現在的「名字」即為古代的「名」。

古書是這樣記載的:

《禮記·檀弓上》曰:「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謚,周道也。」《儀禮·士冠禮》曰:「冠而字之,敬其名也。」《顏氏家訓·風操篇》曰:「古者,名以正體,字以表德,名終則諱之,字乃可以為孫氏。」

「名」的含義及作用: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對名的解釋為:「自命也。從口從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這句話大概的意思是:夕是指天黑。天黑了人們不相見,所以用嘴向別人說自己的名。可見「名」是一個辨識個體身份的好東西,它很好的表示了「你是誰」。「名」又稱「本名」,古時在孩子三個月的時候由父親取名,《儀禮·喪服·子夏傳》曰:「故子生三月,則父名之。」

「字」的含義及作用:

《禮記·曲禮上》曰:「男女異長。男子二十,冠而字。父前子名,君前臣名。女子許嫁,笄而字。」「字」又稱「表字」,是除本名外另取一與本名涵義相關的別名,稱之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稱其表德之字。古時男子二十歲行冠禮時取字,女子許嫁行笄禮時取字。「字」大約起源於商朝,逐漸形成為一種禮制制度,直到近現代仍然被部分人所使用。(有興趣的話自己也可以起一個)

可見「名」與「字」有著不同的含義及作用,「字」可以說是「名」的衍生。在我國古代,由於特別重視禮儀制度,所以名、字的稱呼上是十分講究的。名是幼時起的,古人在成年以後,需要受到社會的尊重,要為自己取一個字,用來在社會上與別人交往時使用,以示相互尊重,因此平輩或晚輩一般只稱字不稱名,名大多隻供自己稱呼,自稱其名以表示謙遜,或上對下、長對少的稱呼。(另,史書中偶見孔父嘉、叔梁紇、孫叔敖、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等此種「字+名」的特殊稱呼方式)

起名取字:

先秦早期的人名一般都很簡單樸實,大多以天干地支起名,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名越來越複雜,起名也逐漸成為了一門學問。但是,起名時,也要遵循一定的規則。以春秋時期的命名原則為例,《左傳·桓公六年》曰:「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以名生為信,以德命為義,以類命為象,取於物為假,取於父為類。不以國,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隱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幣。周人以諱事神,名,終將諱之。故以國則廢名,以官則廢職,以山川則廢主,以畜牲則廢祀,以器幣則廢禮。」其講述了當時年代起名的五種方法及六點忌諱。現代人對起名更是特別注重,更有人不惜花重金請專門人士為孩子起名,大多都是為了有個好的寓意。

古人取字也是十分講究的,情況略顯複雜,但也有一定規律可循,這裡簡單介紹幾種取字方式:

與名意義相同的取字方式:如顏回,字子淵(淵為回水);諸葛亮,字孔明(亮為明)。與名意義相近的取字方式:如梁鴻,字伯鸞(鴻與鸞均為飛禽);陳琳,字孔璋(琳與璋皆為玉)。與名意義相反的取字方式:如端木賜,字子貢(賜與貢相反);朱熹,字元晦(熹與晦相反)。與名聯繫呼應、相輔相成的取字方式:如曹操,字孟德(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高明,字則誠(誠則明矣)。按兄弟行輩中長幼次序合併其他方式取字:如東漢末年將領孫堅的四個兒子—孫策,字伯符(策、符均與打仗的兵符印信相關);孫權,字仲謀(權、謀均與政治權術相關);孫翊,字叔弼(翊、弼均為輔佐輔助的意思);孫匡,字季佐(匡、佐也均為輔佐輔助的意思),其中「伯、仲、叔、季」便為行輩中的長幼次序。當然,這只是古人眾多取字方式中最常見的幾種,另外還有運用豐美之辭(子、卿、翁、孝等)及借用典籍等取字方式,可見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這便是我國「名」、「字」的差別,以及與現今「名字」的不同。

因此,我們現在的「姓氏」大多為古代的「氏」,我們現在的「名字」基本為古代的「名」。

古代姓名與現代姓名的關係

描述完「姓」、「氏」、「名」、「字」,再來回看文章開頭筆者提到的四位著名人物:

呂尚:齊太公,《封神演義》中姜子牙原型,姜姓,呂氏,字牙(尊稱子牙),伯夷後人(伯夷,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受封於呂,後代以呂為氏),西周開國功臣,被周武王封於齊地,為齊國始祖。建國後的齊太公及其後代的氏一直存在很大爭議,有學者認為齊王室依舊保留「呂氏」,有學者認為受封建國後,齊王室改「呂氏」為「齊氏」,我們暫且遵從《史記》的記載,稱其「呂氏」,《史記·齊太公世家》曰:「蓋太公之卒百有餘年,子丁公呂伋立。」可見,《史記》明確記載齊丁公時期齊王室依舊為「呂氏」,《史記·齊太公世家》曰:「二十六年,康公卒,呂氏遂絕其祀。」這便可看到《史記》中一直記載齊王室為「呂氏」,且不論齊太公到底為「呂氏」亦或「齊氏」,按照古代及現代姓名的稱呼方式,均不應稱其為「姜尚」。

趙政:始皇帝,秦王—政,嬴姓,始皇帝的氏也是存在較大爭議的,其先祖秦國國君非子為嬴姓趙氏後代,因受封於秦地,故而建立秦國。部分學者認為秦王室未改其氏,仍舊以「趙」為氏;部分學者認為秦王室改「趙氏」為「秦氏」;《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及生,名為政,姓趙氏。」但是此處有學者認為太史公將其出生地作為其氏,並不是始皇帝真實的氏,我們還是暫且遵從《史記》的記載,稱其「趙氏」(另有「呂氏」一說,這就與秦國丞相呂不韋有些關係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了解一下),且不論始皇帝到底為「趙氏」亦或「秦氏」,按照古代及現代姓名的稱呼方式,均不應稱其為「嬴政」。

屈平: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羋姓,屈氏,名平,字原,按照現代姓名的稱呼方式,應稱其為屈平。

項籍:西楚霸王,其姓爭議較大(大部分學者認為為羋姓,但無有力證據),項氏,名籍,字羽,按照現代姓名的稱呼方式,應稱其為項籍。

現代正確的稱呼方式

現在很多文章及教材,包括影視劇中都有此種姓名稱呼上的錯誤現象,我們暫且遵從民俗,但是一定要知道懂得正確的稱呼方式。

此篇文章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並不為官方結論,還望讀者們一聽一樂呵,歷史的真相是需要大家共同不斷探索研究的。

謝謝每一位耐心看完的小夥伴,如果您覺得我寫的還不是太差,在您願意的前提下,希望您可以把它分享給更多的人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古的記憶 的精彩文章:

TAG:談古的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