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汽車金融的無限戰爭,誰會是最終的剩者?

汽車金融的無限戰爭,誰會是最終的剩者?

一邊是生者寥寥無幾,前浪一波又一波死在沙灘上;一邊是資本熱情高漲,新玩家一波接著一波進場。

這是汽車金融行業正在上演的「冰與火之歌」。

官方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我國汽車產銷量接近3000萬輛,全國累計交易二手車1240萬輛,為全球第一汽車大國。

另一方面,根據羅蘭貝格《2017中國汽車金融報告》,目前全球範圍內汽車消費30%是現金購車,其餘70%都藉助金融槓桿。相形之下,我國汽車金融總體滲透率為35%左右,與發達國家尚有較大差距。

數萬億市場空間與偏低的滲透率,讓汽車金融看起來依然是一片浩瀚的藍海。

在P2P、現金貸等互聯網金融風口偃旗息鼓的當下,許許多多創業者與投資者正在為汽車金融而瘋狂。

然而,理想豐滿,現實殘酷。

1、蜂擁而至

最近,58集團高調宣布與龐大集團聯手加碼汽車金融,在行業里引起了較高的關注。畢竟,前者是國內知名的互聯網公司,後者則是排名靠前的汽車經銷商集團。

這不過是本輪汽車金融戰爭升級的縮影。

汽車金融原本是一個高度傳統的市場,為資金密集型產業,由汽車金融公司和商業銀行佔據主導,在產品上以新車為主,二手車金融滲透率很低。

在2013年以來的互聯網金融大潮之中,車貸成為P2P行業的主要資產類型之一;2016年網貸監管辦法出台之後,由於限額令的存在,房抵貸等大額資產萎縮,P2P車貸得到進一步發展。

幾乎同一時間,互聯網公司背景的汽車金融業務開始生根發芽。2013年底,易車網成立汽車融資事業部,憑藉流量優勢,通過融資租賃的形式切入市場。

還有一類玩家,不同於P2P和互聯網公司,最典型的是成立於2014年的美利車金融,其開創了國內互聯網+汽車金融結合的新模式,並拿到京東集團的戰略融資。

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新車直租成為新的風口,以大搜車、車好多為代表,眾多互聯網背景的汽車交易平台蜂擁而至,並冒出了一堆野蠻生長的創業公司。

蜂擁而來的還有資本,從互聯網巨頭到大型投資機構,紛紛加碼這一賽道。

大搜車於去年4月份宣布完成1.8億美元D輪融資;11月,再次宣布完成3.35億美金E輪融資。最新消息是,大搜車正在進行8億美元的F輪融資。

繼去年完成4億美元B輪融資和1.8億美元B+輪融資之後,2018年3月1日,車好多集團宣布完成8.18億美元C輪融資。

另外,2017年下半年起,因為無場景、畸高利率、不當催收等問題備受質疑的現金貸行業,最終遭遇監管暴擊,在一片腥風血雨之下,部分平台殺進汽車金融市場,諸如趣店、二三四五和達飛金融等。

2018年以來,在一些知名或不知名的投資機構的扶持下,不斷冒出來一些新的汽車金融平台,它們或者公開宣布融資,或者大肆做廣告。

汽車金融行業,從來沒有這麼熱鬧過。

2、危險遊戲

火熱背後,汽車市場的複雜性,金融業務的專業性,使得新進入者低估了風險,尤其是二手車金融市場的高風險。

鑒於汽車工業有著很高的成熟度和集中度,新車市場相對標準化,圍繞車輛本身的風險極低,因此新車金融的核心是把控消費者的信用風險。

然而,新車金融市場也遠遠不像看起來那麼好做。

以趣店為例,據財報披露,截至今年一季度,趣店旗下大白汽車共租出汽車6608輛;距離其此前提出的今年10萬輛交易量的目標,似乎還很遙遠。

相形之下,二手車屬於典型的非標準化市場,車輛本身千差萬別,信息高度不透明,信任機制匱乏,交易撮合難度高,因此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二手車市場都很難真正互聯網化。

從另一個視角來說,新車金融的重點是消費者的信用風險,而二手車金融的風險點不僅在於消費者,還在於車本身,並且在加盟模式盛行的背景下代理風險突出。

因此,二手車金融必然是一個重活、臟活,極大考驗著平台的線下能力。

在實際中,還要面對欺詐風險,尤其是團伙欺詐風險。過去兩年的現金貸行業中,我們已經見識到網路黑產的破壞性,汽車金融並不例外,尤其在大幹快上的行業狂熱階段。

除了汽車市場本身的複雜性和風險性,汽車金融還要面臨金融監管與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

在金融去槓桿的大背景下,包括資管新規在內的一系列強監管政策出台,迫使金融機構收緊了對外的資金合作,明助實貸被掐死,一些實力弱、背景差的玩家最先被金融機構拋棄,也就不得不退出市場。

而在P2P備案幾乎無限期拖延的情況下,汽車金融行業的價格戰加速了P2P車貸市場的萎縮,一批批平台倒下了。

據網貸之家統計,從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P2P網貸行業涉及車貸業務的正常運營平台數量,從590家降至332家,占同期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台的比例亦從26.65%降至17.69%。很明顯,車貸P2P平台的死亡率大大高於其他類型。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多年來,汽車金融行業的風控,很大程度上需要藉助不當催收。

進入2018年,先是中央發出《關於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通知》,之後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公布《互聯網金融逾期債務催收自律公約(試行)》。由此,不當催收成為一道致命的監管紅線。

據新流財經報道,從3月份起,陸續有城市正式開展掃黑除惡專項行動,將打擊重點放在了現金貸、校園貸、套路貸、車輛二押、暴力催收等重點領域,多個城市車貸業務受到嚴重影響,大批車貸門店、網點臨時關門。

對那些風控差的平台來說,很難再依賴不當催收抵禦風險損失,「二押」與「套路貸」的生存空間更是被重度擠壓。

3、剩者為王

就算監管環境不斷趨嚴,就算前浪一波波死在沙灘上,也無法澆滅資本加持之下新進場者的豪言壯志。

可以預期的是,接下來,汽車金融行業競爭將空前激化,價格戰不可避免。

在行業里深耕多年的老玩家,也在積極儲備彈藥,迎接新一輪的「無限戰爭」。

本周三,優信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招股說明書。文件顯示,優信計劃在納斯達克(NASDAQ)上市,擬籌集最多5億美元資金,

今年早些時候,互聯網汽車金融平台美利車金融先後完成了B輪和B+輪融資,總金額超過8億元。

回到本文的主題,這場汽車金融戰的競爭核心在哪裡?新金融琅琊榜認為,可以概括為以下四個方面:

1、流量優勢:在流量成本居高不下的今天,無論是線上流量優勢,還是線下流量優勢,都將至關重要。歷史經驗表明,很多平台都死在了過高的流量成本之上。

2、資金優勢:金融業務往往是資金密集型的,沒有成本合理的穩定資金來源,平台將無法生存,而資金成本的高低更是直接決定了盈利能力。

3、先發優勢:金融產品同質化高,無論是4S店還是二手車經銷商,商戶單體普遍體量偏小,不需要多家機構服務。因此那些較早進入並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的平台,具備明顯優勢。

4、存量優勢:通過對存量客戶的生命周期價值經營,老玩家可以從存量客戶身上賺到錢,諸如新車客戶與二手車客戶存在「旋轉門」,就帶來了很大的價值空間。

歸結上述四點,我們發現,規模經濟才是汽車金融市場的命脈。從風控的角度來說,也只有相當規模的交易數據積累,才擁有金融科技的可能。

這意味著,戰爭到最後,無論在價格還是風控上,新進入者都很難與久經沙場的老玩家PK,從而陷入虧損離場的命運。

與此同時,在資金獲取難度上升、36%利率紅線與打擊非法催收的背景下,那些曾經依靠高利差與玩套路在市場上立足的中小平台,看不到明天。

大戰過後,誰將是最終的剩者呢?

1、金融機構:銀行與汽車金融公司,以平安為代表,在牌照和資金上具有顯著優勢,還通過收購汽車之家掌控了重要的流量入口。

2、汽車電商:擁有互聯網交易場景的平台,以易鑫、優信為代表,通過自建交易場景,擁有良好的流量基礎,在過去幾年裡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金融能力,以及線下服務能力。

3、互聯網汽車金融平台:以美利車金融為代表,作為直銷模式鼻祖,通過金融科技創新,已經實現了規模化盈利,在二手車金融市場佔據領先地位,初步建立了護城河。

對資本市場來說,或許應該警醒的是,汽車金融這個風口,是不是過熱了?

一家公司成功,帶動多家公司湧入,在同質化的競爭之下,大打補貼戰、價格戰,乃至非市場化博弈,將行業利潤歸零乃至為負,在惡性競爭之後,剩者為王,這已經是中國各行業的常態。

從現金貸行業的一地雞毛,到互金上市公司股價的普遍暴跌,資本應該嘗到了追逐短期風口的苦味。

而這一次,依然沒什麼不一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評媒 的精彩文章:

監管合規備案漸近,如何選擇優質平台
區塊鏈+金融:還是早期探索,做透仍需時間

TAG:金評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