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衛·霍克尼:攝像自繪畫而來,現在又將回到繪畫

大衛·霍克尼:攝像自繪畫而來,現在又將回到繪畫

中國藝術現場 關注正在發生的藝術事件!

GIF

大衛·霍克尼,英國最著名的在世藝術家。

「如何畫令人難忘的圖片?真的沒有人知道。當你創作的時候你並不知道你正在使它們成為難忘的圖像,因為沒有公式。如果有一個公式,會有更多難忘的圖像出現。實際上並沒有那麼多這樣的圖像出現,大多數都輕易被人遺忘了,不是嗎?」

霍克尼早年接受的是英國社會現實主義藝術風格的啟蒙。

「曾經我們就是在這觀看畢加索的展覽,我看著那隻畫得絕妙無比的貓頭鷹。而如今,一些人不過是填充了一隻看起來真實的貓頭鷹,並放進了籠子里(在Photoshop里畫出來),不再那麼有趣了。我對年輕的朋友解釋,為什麼畢加索畫的貓頭鷹如此絕妙,因為他畫的不僅僅是一隻貓頭鷹,而是一個人在觀看著的貓頭鷹,那是關於一個人如何觀看貓頭鷹的方式,那才是讓我們震撼的東西,比起那填充出來的貓頭鷹,畢加索的畫里有更多關於貓頭鷹本質的東西。」

霍克尼在倫敦泰特美術館看過畢加索展覽後,他驚嘆於畢加索技法的千變萬化,還在為自己的繪畫尋找表現手法的他意識到,為什麼要徘徊在一個小的領域裡,在不斷的自我複製中筋疲力盡,於是他開始各種試驗性的表現手法。他確信,所有的風格,所有的繪畫流派,對他來說,都是主觀表達的可供借鑒的元素而已,他完全不受當時主流繪畫教條的束縛,波普藝術、冷抽象、具象表現主義,甚至埃及風格,都在他之後的繪畫中反覆出現,並且以拼貼的方式並存於一幅作品中。

「我將近80歲了,我畫畫的時候,我覺得我只有30歲。我有60年左右的作品,有些人看我的作品,覺得有點微小,但我認為有其連續性,是對時間和空間的態度。時間是彈性的,我玩這樣的想法。畫畫的時候,就是「當下」,我喜歡活在當下,就是這樣!「當下」,不是嗎?」

《水花四濺》

《水花四濺》是霍克尼早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嚴謹的橫向縱向幾何構圖,只有最前面的跳板給予畫面以透視空間,完全靜止的畫面,只有泳池裡濺起的水花打破了靜謐的氣氛。

居於美國的霍克尼見證了美國抽象形式主義的盛行,和具象繪畫的被捨棄,他將當時著名的抽象繪畫,轉換成自己繪畫中的一個具象元素。

1968年起,他開始畫大尺幅的雙人肖像畫,借用形式主義的元素,用輕鬆的戲劇化場景,發展出了加利福尼亞式的現代畫風,畫中的細節,例如桌上的百合花和男人腿上的貓都具有象徵意義,隱含了他對人物之間微妙的心理各關係的洞悉。

「我只是跟隨我的本能願望來做這些事情,風景、人物、靜物,都是油畫的傳統主題,歐洲很早以前就有人說「油畫已經死了」,這種觀點的原因是因為照相技術的出現,但是攝影也在慢慢死亡或在改變。繪畫始終是有東西可做的,它不可能消亡,我們永遠可以在一個很傳統的東西裡面,找到一些固有的生命力,它一直會延續下去」。

1983年秋天起,46歲的霍克尼每天為自己畫一幅自畫像,用嚴謹的寫實主義風格客觀地觀察和分析自己,從這些自畫像的眼神和表情中,可以看起他當時飽受自我懷疑的折磨。

母親的去世引發霍克尼在2000年開始畫大尺幅的自畫像,炭筆和淡彩的手法比前一階段的自畫像放鬆了很多,似乎他已經和真實的自我和解了。和倫勃朗一樣,他是一個從不懼怕直面自己衰老的藝術家。

霍克尼時尚前衛,對新生事物永遠充滿著好奇心。在他年輕的時候,當大部分畫家還在排斥照相機的年代,他便研究攝影和繪畫之間的關係,攝影是他創作的靈感來源之一,他打破攝影受單一的焦點透視的局限,用相機對同一場景在不同角度下抓拍,然後組成一幅圖像,既是受立體主義的影響,也是受時空疊加關係的原理等思想的影響。

「從某種方面說,化學攝影現在已經終結了。沒人認為化學攝影會消亡,沒人預言過它的消亡,是吧?但它就是終結了——它如今被Photoshop終結了。我認為Photoshop在某些方面是非常有用的,但它讓很多雜誌看上去都大同小異,非常無趣,它是對攝影的修飾,可以加高光,去掉瑕疵,諸如此類的。但這也形成一種陳腐的觀看模式,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

「30年前的時尚雜誌,都會有很多繪畫在裡面,當你翻閱雜誌時能看到不同的東西,但如今沒那麼多人畫畫了,全部是攝影。我覺得正因為如此,變得越來越無聊。」

「你會如何描繪春天的到來呢?對於電影記錄來說,春日來臨的過程太緩慢,電影雖然也是展示變化的,但對攝像機來說,春天的緩慢到來,實在太慢了。對於攝影來說,也同樣不易,因為初春將至的痕迹是如此隱約微妙,相機很難捕捉到。但如果人的雙眼看到,你能稍作誇張。如果看到新綠剛剛冒出,你就會強化這抹綠色,但相機鏡頭做不到,相機對顏色並不太在行,實際他們根本看不到那些微妙的色彩,就算用9台相機拍攝,每台相機使用不同的曝光,我也沒法拍到更豐富的綠色。」

在數碼圖像出現之後,他同樣對其充滿了興趣,先是用電腦、手機等繪畫工具作畫。然後在2010年,即他73歲的時候,在ipad上市僅3個月後,他便擁有了自己的ipad,並創作了幾百幅繪畫。他說,我非常享受用ipad作畫,如果畢加索生活在當代,他肯定也會很喜歡。

受中國捲軸畫中「移步換景」和「散點透視」的啟發,借用形式分析立體主義的多空間並置的手法,他完全從古典的透視法則中解放出來,表現風景隨人物移動的連續的印象。他使用的反轉透視法,即透視的滅點在畫前的觀眾的身後。

「攝像自繪畫而來,現在又將回到繪畫。攝影術本身只有180年左右歷史,在照相術產生之前,在藝術創作中,總是會有人工介入;照相數產生之後,化學物質造成了很大的變化,代替了人手的位置。但是,現在由於電子照相術的發展,人手介入的空間又回來了,這就是照相術又將回到繪畫的原因。」

作品欣賞

「我有身為藝術家的虛榮心,我希望我的作品被人看到,但我不一定需要被看到」。

素材致謝陳瑾,中國藝術現場綜合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藝術現場 的精彩文章:

紅遍Ins在泰特做過展覽的超級「網紅」阿馬利婭·烏爾曼來北京開個展了!
低調的奢華——吳毅的藝術人生作品展即將亮相金陵美術館!

TAG:中國藝術現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