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財貿經濟》2018年第6期

《財貿經濟》2018年第6期

零售企業放棄自營、普遍聯營的經濟學分析

——重溫卡爾·馬克思商業資本學說

內容提要:如果說傳銷是商業的邪教,那麼聯營就是商業的鴉片。中國商業改革的實踐經驗與沉痛教訓充分證明,長期以來對聯營模式的過度依賴,使大批渠道食利者以盤剝中小供應商為生的體制機制弊端叢生、既得利益固化,迷失了改革的正確方向,錯過了中國實體零售企業強身健體的歷史機遇期,釀成了全國罕見、令人擔憂的行業性重災區。「自營是商業之本」,乃卡爾·馬克思商業資本學說的精髓和基石,也是移動通信、互聯網時代中國流通創新的基石,不僅沒有過時,而且仍然具有很強的時代針對性和歷史批判性。重溫馬克思商業資本學說,對於我們揭露長期以來普遍聯營釀成的商貿流通服務業重災區的真相原委,以重振創新企業自營為基礎,構建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現代流通體系,實現從貿易大國走向貿易強國的宏偉目標,具有重大戰略意義,也是以有錯必改的實際行動對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的最好紀念。

詞:零售企業自營聯營馬克思商業資本學說

作者簡介:宋則,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國家治理財政論」:從公共物品到公共秩序

內容提要:本文沿著「財政制度—增進公共秩序—國家能力支柱—實現國家治理目標」的邏輯,建立起「國家治理財政論」的基本框架,詳細闡明了財政與國家治理的關係。本文理論要點有:(1)「公共秩序」是人的基本需要和經濟社會運行的保障;(2)市場經濟發展帶來經濟從社會中脫嵌、利益格局分化、創造性破壞三大進程,公共秩序不斷面臨衝擊和重建過程;(3)國家治理依賴於「國家能力」的支持,國家能力的兩大支柱是市場增進能力和組織動員能力;(4)為建設良好的公共秩序,國家治理目標是經濟有效、社會有序、政治包容;(5)財政支出、收入、預算和政府間財政關係中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從不同側面有助於經濟增長和穩定、社會保護和控制、權利開放和維護權威等目標的實現。

詞:公共秩序國家治理國家能力財政制度

作者簡介:呂冰洋,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

財政政策的順周期實施效應特徵與基本成因

內容提要:改革開放以來,為抵禦外部風險、穩定經濟增長,我國持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政策設計愈發重視反周期相機調控理念。但政策的實施效果存在爭議,不完全滿足反周期特徵,導致調控結果與初衷存在背離難題。為釐清我國財政政策效應的周期特徵,本文引入多頻譜分析,以極大似然小波分解(MODWT)剔除序列趨勢成分的擴張效應干擾,利用帶有時變參數的結構向量回歸模型(TVP-SVAR)分析我國預算收支和經濟波動的關係。結果顯示,我國預算收支變化與經濟周期趨同,財政政策的實施結果具有順周期性。具體來看,我國經濟增速變化一個單位將導致預算收支分別同方向變化0.7及0.05個單位以上,預算收入變化一個單位將導致預算支出變化0.9個單位以上。本文還證明,預算收入的順周期屬性是導致支出與經濟波動順同的主要影響因素。

詞:財政政策經濟周期多頻譜分析時變參數回歸模型

作者簡介:叢樹海,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張源欣,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博士生。

政府補貼、資源誤置與製造業生產率

內容提要:政府對部分企業進行補貼,會影響企業的市場進入、退出和規模,導致資源在企業之間的誤置,不利於製造業生產率。本文用1998—2007年我國工業企業面板數據,研究政府補貼的資源誤置效應對製造業生產率的影響及微觀機制。從生產率的分解上看,我國製造業中存在企業之間的資源誤置效應,對製造業生產率具有負面作用。實證研究發現,政府補貼是導致這種資源誤置的重要因素,補貼會改變市場的廣延邊際和集約邊際,導致資源在受補貼企業和未補貼企業之間的誤置,降低製造業的生產率,並且這種資源誤置效應在國有資本比重高的行業中更嚴重。具體來看,廣延邊際方面,補貼阻礙了市場進入和市場退出,受補貼企業相對於未補貼企業的市場進入和市場退出概率均較低;集約邊際方面,補貼有利於受補貼企業擴大生產規模,並擠出未補貼企業的市場份額。本文的啟示在於,政府補貼需要在一般均衡框架下考慮其對企業動態和資源配置的影響。

關 鍵 詞:政府補貼資源誤置製造業生產率

作者簡介:金曉雨,重慶理工大學經濟金融學院講師。

金融去槓桿對經濟增長和經濟波動的影響

內容提要:金融去槓桿會影響經濟增長和經濟波動,而金融結構變遷和金融發展水平變化可能使金融去槓桿與宏觀經濟之間的關聯呈現出差異性。本文以全球97個國家和地區1980—2015年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數據為研究樣本,實證檢驗了金融去槓桿對宏觀經濟的影響,以及金融結構變遷和金融發展水平變化對二者關聯的影響。結果表明,金融去槓桿會抑制經濟增長,同時加大經濟波動;以資本市場為代表的直接金融的發展會弱化金融去槓桿對經濟增長的負效應和對經濟波動的放大效應;而金融結構的變遷和以金融中介為代表的間接金融的發展不會對金融去槓桿與宏觀經濟之間的關聯產生影響。這表明,在金融去槓桿背景下,監管部門應採用可控的手段來穩步推進金融去槓桿進程,避免產生「處置風險的風險」。與此同時,還應加快資本市場的發展,以平抑金融去槓桿對宏觀經濟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詞:金融去槓桿金融發展經濟增長經濟波動

作者簡介:潘敏,武漢大學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袁歌騁,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

風險投資是新三板市場「積極的投資者」嗎

內容提要:定向增發在新三板創業企業的股權融資中發揮著中堅作用,而風險投資正是其中重要的參與者。本文選擇2013—2016年新三板企業定向增發為研究樣本,實證檢驗了風險投資介入的動因及經濟後果。研究發現,整體而言,風險投資參與新三板定向增發會選擇財務績效較好、創新能力較強的企業介入,結論支持了風險投資的事前篩選職能。大股東參與定向增發在一定程度上會減弱風險投資介入與企業財務績效和創新能力之間的敏感性。當面對優質企業標的時,風險投資將選擇聯合投資的方式「抱團」進入,體現了其在新三板市場更為謹慎的投資風格。但風險投資進入所投企業後,受制於本身能力和投資意願,並未顯著提升被投企業財務績效和創新能力,沒有發揮事後監督職能。考慮新三板獨特的做市商制度和分層制度,本文再次驗證了風險投資事前篩選職能的履行和事後監督職能的缺失。本文不僅揭示了風險投資參與新三板企業定向增發的動因及經濟後果,同時也為國家利用新三板市場推進創新戰略、構建和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提供了經驗證據。

關 鍵 詞:新三板風險投資定向增發事前篩選事後監督

作者簡介:陳洪天,廈門大學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沈維濤,廈門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證券監管者非理性行為的整體關聯性

——基於多維尺度方法的分析

內容提要:本文採用包含情境元素的心理問卷調查收集了中國證券監管者在決策中經常出現的數十種非理性行為的大樣本數據,通過引入多維尺度的探索性數據分析方法重點討論其中的12種非理性行為在二維空間圖中的整體關聯特徵和規律。基於MDS所形成的空間關聯模型顯示,合取謬誤、易得性偏差、錨定效應、過度自信和證實性偏差共同構成一個緊密聯繫的非理性行為集群,反射效應、損失厭惡、後悔厭惡、處置效應和賭徒謬論共同構成另一個聯繫緊密的非理性行為集群,確定性效應則是連接上述兩個非理性行為集群的核心。上述結果表明,中國證券監管者在決策中存在趨近式和逃避式兩種截然不同的非理性行為模式,其中,趨近式非理性行為模式有著較逃避式非理性行為模式更強的信念支撐,並且對於確定性結果的追求同時貫穿於監管者的兩種非理性行為模式中。

關 鍵 詞:證券監管行為金融非理性行為多維尺度分析

作者簡介:張嘉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博士研究生;郝旭光,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與人民幣區域化的前景

——以中亞地區為例的研究

內容提要: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是我國擴大對外開放、深化國際經濟合作的新舉措,這為人民幣向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輸出、實現人民幣區域化乃至國際化創造了有利條件。本文以中亞地區為例,基於國際貨幣競爭視角,採用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人民幣區域化對中國、中亞國家以及區內主要國際貨幣發行國利益關係的影響,運用局部穩定分析方法測算得出,從長遠來看,中國和中亞國家、區內主要國際貨幣發行國在人民幣中亞區域化博弈中傾向於採取合作策略。同時,採用模擬模擬實驗,判斷各博弈參與主體在既定條件下選擇不同策略的可能性,研究得出中國與中亞國家、區內主要國際貨幣發行國的博弈策略選擇會隨著時間變化最終收斂於合作的策略集的結論。

詞:人民幣中亞區域化利益博弈

作者簡介:程貴,蘭州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副教授;王舒婷,蘭州財經大學金融學院碩士研究生;馬潤平,蘭州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

集聚類型與中國出口產品演化

——基於產品技術複雜度的研究

內容提要:提高出口產品技術含量是現階段增加國家出口產品競爭力和增長動力的重要課題。本文利用2000—2011年HS4分位數中國海關進出口統計數據,通過構建不同類型的集聚經濟與產品技術複雜度指標,從技術複雜度出發,研究不同類型集聚經濟影響中國出口產品演化的微觀機制與作用途徑。本文研究發現,不同類型的集聚經濟所帶來的外部性改善了城市出口產品結構,顯著提高了高技術複雜度產品進入的概率,降低了高技術複雜度產品退出的風險,促進了中國出口產品結構的升級。具體來說,多樣化不僅有利於提高高技術複雜度產品進入的概率,同時也顯著降低了高技術複雜度產品退出的風險,而專業化增加了高技術複雜度產品退出的風險。進一步地,不同類型集聚經濟的影響也存在顯著的區域差異。本文的研究表明,在出口轉型的關鍵時期,通過提升城市產業集聚水平,尤其是多樣化集聚水平來助推我國出口升級,對於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

詞:集聚經濟技術關聯技術複雜度產品動態

作者簡介:周沂,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副研究員、博士;賀燦飛,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院長、教授、博士。

文化距離與中國企業海外併購價值創造

內容提要:近些年,我國企業進行海外併購的數量和規模呈現顯著增長。海外併購不同於本土併購,企業在「走出去」時要面臨文化距離上的挑戰。那麼,文化距離對我國企業進行海外併購的價值創造存在何種影響,該問題是財務學、管理學和社會學交叉研究的領域。本文以1995—2014年我國上市公司進行的221起海外併購事件為樣本,系統分析與檢驗了文化距離對海外併購價值創造的影響及其傳導路徑。實證結果表明,中國與併購目標所在國之間的文化距離越大,海外併購為中國上市公司所創造的價值就越低;進一步的研究顯示,文化距離影響價值創造存在完全的生產效率路徑,部分的研發產出路徑和部分的稅收路徑。此外,研究結果還顯示,如果上市公司聘請了海外背景高管、有成功進行海外併購的經驗以及同行業併購,則能減輕文化距離對海外併購價值創造的負面影響。本文的結論打開了文化距離影響海外併購價值創造的「黑箱」,並從實證上給出緩解文化距離負面影響的應對機制,為中國企業進行海外併購如何應對文化距離提供了實踐指導。

詞:海外併購文化距離價值創造

作者簡介:孫淑偉,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會計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何賢傑,上海財經大學會計與財務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晨,東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碩士研究生。

高鐵開通、要素流動與區域經濟差距

內容提要:以往研究在考察高鐵與區域經濟增長關係的過程中,忽視了高鐵對區域經濟差距的影響,也缺乏對高鐵開通背景下要素在區域之間流動現象的關注。在對當前中國高鐵開通背景下區域經濟增長格局的經驗事實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本文從要素流動的視角,詳細闡述了高鐵開通對區域經濟差距的影響機理,並以是否開通高鐵作為一項「准自然實驗」,採用2004—2014年中國287個地級市的數據,對高鐵開通與區域經濟差距的關係進行了考察。研究發現,考察期內,高鐵開通能夠通過要素流動對區域經濟差距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即高鐵開通能夠拉大區域經濟差距,產生極化效應。高鐵開通顯著擴大了省會城市的經濟差距,但是對非省會城市的影響效應是不顯著的。高鐵開通對區域經濟差距的影響具有顯著的時間效應,高鐵開通的極化效應在整體上呈現出先遞增再遞減的趨勢。

詞:高鐵開通區域經濟差距要素流動傾向得分匹配倍差法

作者簡介:卞元超,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生;吳利華,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白俊紅,南京師範大學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任編輯:馬小淇 排版編輯:馬小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專訪航天專家李光亞:中國航天的彎道超車和跨越發展
藝術與科學——科學主義批評潮流的啟示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