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減肥 > 身邊的瘦人都做了這些事,瘦人的共同特點是這些!

身邊的瘦人都做了這些事,瘦人的共同特點是這些!

我們可能需要用結構性的思維方式考慮減肥這件事,人的胖瘦程度受多種因素影響,有生理因素,有心理因素,還有家庭環境因素,社會環境因素等。

導致人們胖瘦不同的原因細說來,大致是思維方式不同、對食物的認知不同、對吃飽的感受不同、儲備的健康營養知識量不同、減肥及保持身材的知識量不同、對好身材的渴望程度不同、從小的飲食習慣不同、遺傳脂肪細胞數量不同,文化不同。

另外,人們胖或瘦還受到大環境的影響。如:家庭成員的飲食習慣,親密朋友的身材,辦公和居住地周圍美食多少,家中觸手可得的地方擺放哪種食物,另外,外賣的發展狀況都在影響著人們的體重。

其次,影響體重的因素還包括是否有過用食物緩解壓力的經歷?是否工作太忙沒有精力去減肥鍛煉?產後是否短時間快速恢復?

以上這些可能都在影響著我們的體重,從關於體重的眾多資料,及BBC多部記錄片中我們可以總結出瘦人的共同特點。體重受遺傳的影響只是其中之一,還有很多我們可以改變的地方,來看看瘦人都做了哪些事:

一、吃飯慢

《嚮往的生活》中佟麗婭一塊餅乾足足吃了五分鐘,很多網友留言說「五分鐘我能吃一包餅乾」。大腦20分鐘後才能感受到吃飽的信號,所以吃的慢有助瘦身。曾經見過很多瘦人吃飯特別慢,把食物咀嚼細也有助消化。

二、受原生家庭的影響,習慣吃蔬菜

習慣吃炒菜、湯菜或涼拌菜,習慣用小盤子盛食物,大部分蔬菜熱量較低,纖維豐富,需要咀嚼較長時間,又因為蔬菜體積大從而增加飽腹感。

三、極少吃零食

極少吃精加工食物,比如薯片、餅乾、麵包、速食麵等,極少喝飲料。這類人群多數有自控力和對健康的嚮往,比較注意控制和選擇食物。比如,上班族的午飯,他(她)們會選擇涼拌菜或煮蔬菜菌類沾芝麻醬。

四、家庭中負責做飯的人,極少用綿白糖

很多菜肴加糖滋味好,比如愛吃紅燒的家庭,幾十年下來得吃多少白糖?身體會不會出問題?而另外一些家庭喜歡酸辣或者只用鹽調味,極少用白糖。這樣幾年後差別會很大。

五、身體活動時間長

國外一項實驗,記錄了身材較瘦的人每天總活動時間7小時左右,身材較胖的人每天總活動時間5小時以下。日積月累後,這是幾十斤體重的差別。

這些活動包括幹家務、散步、專業運動等。有時我們往往低估家務勞動所消耗的卡路里,如果時間夠長,一樣消耗較多熱量。一天到晚忙個不停的人,只要稍微注意飲食就容易保持體重。

以上這五條如果能做到三條,大部分人應該不會有超重的風險了,感覺很多人會變的比較瘦。如果能做到兩條,基本也不太可能發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