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72年尼克松訪蘇達成什麼協議?不久之後一個國家便被滅國

1972年尼克松訪蘇達成什麼協議?不久之後一個國家便被滅國

在冷戰期間最有建樹的美國總統非尼克松莫屬,特別是在1972年尼克松改變了美國。這一年的二月尼克松訪華中美關係開始正常化,同年五月尼克松成為了訪問蘇聯的第一任美國總統,他與蘇聯最高領導人勃列日涅夫的會談改變了世界歷史進程。

面對這位最大敵國的領導人的造訪,勃列日涅夫表現出了蘇聯應有的霸氣,因為當時冷戰正處在蘇攻美守的階段,蘇聯在世界的勢力全面擴張,尼克松的來訪無疑是為了緩和局勢,因此為了彰顯國威勃列日涅夫下令舉行了盛大歡迎儀式。

尼克松到達莫斯科後經過簡單的見面會議後即可進行了秘密會談,這次會談除了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外僅有一名翻譯在場,蘇聯解體後這次會談的文件被紕漏,首先最主要的內容是美蘇雙方的核裁軍事項,由於這件事確實關係到雙方共同利益兩方欣然達成共識。

而第二個內容則是尼克松有求於勃列日涅夫,當時美國仍然深陷越戰泥潭,幾萬名美軍命喪沙場,巨額的軍費已經讓美國上下怨聲載道,而支持北越的正是蘇聯和中國。三個月前尼克松訪華中美關係完成了破冰之旅,而如今尼克松造訪蘇聯正是想讓蘇聯能夠給美國一個擺脫越戰的機會。

1972年5月29日蘇美聯合公告發表,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向世界達成了一下共識,首先就是雙方共同表示開啟「核裁軍」,第二勃列日涅夫向美國許諾「盡最大努力避免軍事對抗,不久美國開始大規模從越南撤兵,1975年南越被北越消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明奇談 的精彩文章:

越共領導人逃亡我國,被越南判處「死刑」,死後葬入八寶山
約旦國王為何不顧美國威脅庇護薩達姆兩個女兒?

TAG:明明奇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