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帝王怎樣維護政權?漢宣帝說了實話,尊儒講仁義只不過是幌子

古代帝王怎樣維護政權?漢宣帝說了實話,尊儒講仁義只不過是幌子

史海鉤沉:古代帝王怎樣維護政權

秦始皇創立君主專制帝國體制,漢因襲之。這樣的制度當然會有很多問題,晚清以來,革命黨人對它的批判也是十分的詳盡。

古代帝王怎樣維護政權?漢宣帝說了實話,尊儒講仁義只不過是幌子

秦始皇發明了帝制

帝國體制在秦漢發軔之初,從管理學的角度看,就是控制難度大。由於帝國不比封建制,只有一個核心,而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幅員遼闊,人口眾多,要把這麼多人攏到一起,而且是讓他們不那麼自由的日子,還是挺費勁的。

秦始皇想了很多辦法維護大一統,其中有的是技術措施,如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等等,但最根本的辦法是強化專制工具。而這樣的專制工具到了西漢帝國,更是被這些帝王們玩弄得爐火純青,用漢宣帝劉詢的太子劉奭的話說,就是「持刑太深」。但是,一味高壓,效果也不好,秦帝國很快土崩瓦解,這讓漢帝國的當家人陷入深思,到了漢武帝時代,思考有了階段性成果,那就是在加強專制力量的同時,還要建立國家意識形態,馴化老百姓的思想。總之,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帝國精英們在過去的思想寶庫里遴選儒家學說為國家意識形態的核心內涵,「獨尊儒術」中的「儒術」,從字面上理解,就是獨尊儒家學術或學說,但本質上是「以儒家學說內涵和語言表達系統構建的統治老百姓思想的工具」,術者,工具也。表面上看,是學術,實質上看,是工具;因為學術和工具是捆綁銷售,讓很多人有了誤會,真的以為儒術至尊,仁義至聖。

「儒術」是帝王家拿來忽悠大臣、讀書人以及老百姓的,總之,是忽悠外人的,目的就是讓他們都暈乎起來,但是,這種忽悠太厲害了,連他們自己家的人也給整暈了。皇太子劉奭有一天對父皇說:

「咱們不是一再宣傳要以儒家的仁義道德治理國家嗎,可是我發現您還是用的法家的那一套,相信刑法的力量,我覺得應該重用儒生,讓儒生來執行仁義道德這一套,他們對這一套理解力沒問題,執行力更沒問題。父皇,您的那一套,持刑太深,太不仁義啦。」

漢宣帝劉詢一看,麻煩了,那套東西本來是用來忽悠別人的,沒想到卻把自己兒子也忽悠了,這樣下去可不行,玩把戲的不能暈啊。

古代帝王怎樣維護政權?漢宣帝說了實話,尊儒講仁義只不過是幌子

漢宣帝像

於是,宣帝劉詢就苦口婆心地對太子劉奭說:

「咱們家的把戲是這麼玩的,是表面一套背後一套,說的一套做的一套,一手高舉仁義道德的金字招牌,另一隻手千萬不能離開刀把子,你如果雙手都舉牌子……」皇帝老爸一邊示範一邊說:「別人很輕易地就把刀插進你的軟肋里。完全靠道德教化,那是不靠譜的,咱們帝王家,做的是風險很大的行業,某些話可以說得天花亂墜,但千萬不能把忽悠老百姓的那一套當真,連忽悠左右大臣們的那一套也不能完全當真。儒生不了解國情,他們只知道拿那些不靠譜的上三代的案例來指手畫腳,實在是迂腐得可以。長期以往,肯定會出大問題的。明白了嗎?我的傻兒子?」

劉奭聽父一席話,有點蒙,他還是很難理解。看來,這是一個中毒比較深的主兒。劉詢一看兒子精神世界似乎垮塌,不由地嘆氣:「亂我家者,太子也!」

漢宣帝劉詢為了讓暈乎的兒子醒過來,已經顧不得什麼臉面了,把漢家一套獨傳心法給透露了出來。這其實也是歷代帝王統治百姓的一套把戲,表面上還是儒家的仁義道德,但背地裡,他們還是喜歡嚴刑竣法,實施高壓統治。這樣的表裡不一,才是他們維護統治權的根本法術。

劉詢畢竟出自於民間,為人還算是比較厚道,為了讓兒子醒悟過來,他也不惜將這些講不得的話給講了出來。他作為當事人,說出來的話還是相當可靠的。我們有理由相當,他所說的,就是歷代帝王統治天下的不二法門。

可是有位老兄還想把這個解密的把戲重新加密,人家老劉家已經把變臉的真相透露出來了,直面目也展示給大家看了,他還是要把瞞與騙繼續下去。這個人就是司馬光。

司馬光批評道:「宣帝說『王道不可行,儒者不可用』是十分錯誤的,難怪你們家的江山後來出了問題——司馬光是後世人,有看完全劇的優勢——你看看……」

司馬光把他心目中理想的儒家人物都給搬出來,他們是:稷、契、皋陶、伯益、伊尹、周公、孔子,司馬光恨恨地說:「你教育你兒子也就算了,怎麼可以把儒家一概抹殺呢?」

古代帝王怎樣維護政權?漢宣帝說了實話,尊儒講仁義只不過是幌子

司馬光像

對於司馬光的這一胡攪蠻纏,漢宣帝即便泉下有知,估計也是懶得和司馬光較勁的,人家漢宣帝可是過來人,才懶得和你司馬光這樣的腐儒廢話。但漢宣帝如果想較勁,估計那話也是相當難聽的:「你以為那些所謂的儒家怎麼回事?那是我們漢家『獨尊儒術』以來精心打造的,是我們家包裝出來愚民的,你和我說他們多牛不是扯淡嗎?儒者可用,那是你們後來宋代的儒者可用。我們漢代的儒者,有不少是原教旨主義的儒生,對我們皇家來說,這幫孫子搞不好就是恐怕主義分子,老子能用嗎?

宣帝看兒子買珠還櫝,分不清里外,抓不住帝王統治的本質,就起了更換太子的念頭。他的備選的是淮陽憲王。但他最終還是沒有付諸實施,因為太子是自己下放時生的,也吃不過不和苦頭,他的外公對自己有恩,而他的母親許平君讓霍禹這老娘們給害死了。既然劉詢對許平君「故劍情深」,那他自然對太子也是廢之不忍。

雖然對兒子很是失望,但他最終還是將皇位傳給了他,太子劉奭即是後來的漢元帝。由於他沒有能夠深刻體會到父親「外儒內法」的原則,所以在他的治下,西漢帝國果真江河日下,形勢也是岌岌可危,一切也正如其父親劉詢所說「亂我家者,太子也!

古代帝王怎樣維護政權?漢宣帝說了實話,尊儒講仁義只不過是幌子

漢元帝劉奭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慧讀古典 的精彩文章:

劉病已如何會從匹夫到天子,這其實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大局
用過的國號,後世再用會如何?歷史上用得最多的國號是哪個

TAG:慧讀古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