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三十歲被殺,二十年後陳毅揭發冤案震驚中央!平反後和十大元帥齊名!

他三十歲被殺,二十年後陳毅揭發冤案震驚中央!平反後和十大元帥齊名!

原標題:他三十歲被殺,二十年後陳毅揭發冤案震驚中央!平反後和十大元帥齊名!


中國在1955年評了軍銜,評出以朱德為首的十大元帥,以粟裕為首的十大將,以蕭克為首的上將,以徐立清為首的中將……


這個軍銜授於當時在世的軍隊領導人,對於一些去世的,以及已經脫離軍隊,但同樣在軍事上有成就的人卻不能入選。


於是,在1989年,中央軍委選出了三十六名軍事家。這三十六名里,包括了一些1955年脫離軍隊,到政府中工作的人員,比如周恩來、楊尚昆、李先念。


還包括了一些早年犧牲的將領。

在犧牲的將領里,分數種情況,一種是意外事故,比如葉挺。


一種是與敵作戰犧牲的,比如左權、黃公略,還有一種情況最為惋惜。


比如我們今天要介紹的許繼慎。



許繼慎是誰?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前,有許多英雄人物值得世人銘記於心。


這些人民英雄都被記載在革命烈士英名冊中,其中位於第一冊的首位的這位烈士便是許繼慎,由此便可看出,他在我國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現在說起他的名字,雖然知之者甚少,但在紅四方面軍里,他的名字是如雷貫耳,甚至一開始還在徐向前之上。那時候,徐向前是許繼慎的副職。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他的英年早逝實在是太讓人扼腕嘆息。很多人都曾發問:「許繼慎如果不死是不是會成為軍事能力最強的人?」


最強難免太過於絕對,但絕對會是強者之一。

許繼慎的災難和不幸都是張國燾一手造成的,許繼慎對紅軍的忠誠天地可鑒,而張國燾卻因為一己之私誅殺賢良,讓國民黨暗喜不已。


新四軍軍長陳毅講了一件事:國共合作抗日之初,我和國民黨談判的,遇到了復興社特務冷欣,當時冷欣得意的對我說:我們略施小計,你們就殺了許繼慎。


陳毅的這番話在中共中央高層引起了巨大的震撼,於是這才開始了對土地革命戰爭年代的肅反案件的複查。



放在任何一位高級領袖身上,許繼慎都不會被錯殺,但他的上級卻是張國燾這樣的陰謀家。


許繼慎參加革命的時間很早,1921年就參加了共產主義青年團體。主要從事一些學生運動。到了1924年,他被推薦去報考黃埔軍校,成為黃埔軍校的一期生。


黃埔軍校里一期跟四期的名將是最多的。四期的有林彪、張靈甫、胡璉等。


一期則更多,像徐向前、陳賡、蔣先雲,還有國民黨這邊的杜聿明、胡宗南。


許繼慎從一期畢業後,參加了東征和北伐,在北伐時期,他調到最著名的葉挺獨立團當營長,參加了很多著名的戰役:汀泗橋、賀勝橋。


獨立團在當時聲名鵲起,一大特色就是作戰頑強。當時面對的是北洋軍閥吳佩孚。

吳佩孚的部隊也是出名的硬骨頭。交戰之時,吳佩孚的督戰隊拿著大刀片站在後面,誰跑砍誰。


但在更不要命的獨立團的攻擊下,督戰隊連砍數名旅長、團長都止不住潰敗之勢。


獨立團的這種敢打敢拼的作風應該深深影響了許繼慎。繼而,許繼慎將這種作風帶到了四方面軍。


徐向前後來在回憶中說到他時,曾這樣評價道:「把三個師捏在一塊,許繼慎是很有功勞。」


周總理也曾評價許繼慎說:「許繼慎很能打仗,把葉挺獨立團的戰鬥作風帶到了紅四方面軍。」


四方面軍在紅軍體系中向來以敢打硬仗著稱,像許世友,當上軍長後,還拿著大刀上第一線,相信這和許繼慎的指導也是分不開的。



許繼慎是1930年來到鄂豫皖蘇區,任當時的紅一軍軍長,副軍長就是徐向前。後來中央又派來了曾中生當蘇區的軍政一把手。


曾中生,這是一個很厲害的人,他後面帶著紅四方面軍開闢川陝根據地,部隊一度發展到了八萬人。


彼時的鄂豫皖蘇區人強馬壯,先後取得了二次反「圍剿」的勝利,蘇區得到了發展,成為僅次於中央蘇區的第二大蘇區。

1931年4月11日,中共中央派張國燾、沈澤民、陳昌浩來到鄂豫皖特委所在地河南省光山縣新集(今新縣)。


張國燾一到鄂豫皖根據地,就發現許繼慎有巨大的影響力,「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許繼慎對鄂豫皖邊區軍事上有很大的貢獻,師長中又數許繼慎最能幹:


鄂豫皖特委書記曾中生在處理軍事工作時,都要聽取許繼慎和徐向前的意見。


於是張國燾特地到皖西與許繼慎見面。接風宴席上,張國燾有意提起兩人的交往:


「繼慎同志,你還記得南昌暴動嗎?你有傷在身,是我作出的決定,在暴動前夕將所有受傷人員全部轉移到外地。起義軍南下後遭受大失敗,兩萬人的隊伍打得只剩下千把人,十死九傷。能夠保住性命的寥寥無幾。」


張國燾的話外之音是說,許繼慎能夠活到今天,應該感謝他。


「不能參加南昌暴動,是我終身的遺憾!」許繼慎坦率地說,「軍人以戰死沙場、馬革裹屍為榮。」聽到許繼慎這樣鄭重的回答,張國燾認為這人不識好歹,根本不買他的賬,心裡很是不平。



(毛澤東和張國燾)


張國燾是帶著王明路線來的。指示要積極一點,去進攻大城市。

當時蘇區才一萬多人,用這些兵去打大城市,顯然是不切實際的。許繼慎做為軍事領導人之一,率先提出了質疑。


張國燾不容置疑,非要讓部隊朝大城市進軍,甚至提出了要進潛山,抵安慶,並進攻南京,直搗蔣介石的老巢。


部隊出發後,許繼慎找徐向前、曾中生等人碰到一起商量了一下,還是覺得張國燾的計劃不太明智。


最終他們一致決定放棄原來的計劃,改為進攻敵人力量比較薄弱的蘄、黃、廣地區。


部隊轉換方向後,連戰邊捷。可是,打了勝仗,張國燾卻很惱怒。下令讓部隊全部趕回來。


這個時候,許繼慎已經包住了敵人的兩個團,正準備最後的進攻。張國燾的命令卻到了,而且措詞很嚴厲。最終,部隊不得不退出戰鬥,讓敵人的兩個團跑了。


回來後,大家都很憤怒,許繼慎給中央寫信,揭露了張國燾的瞎指揮,直接指出了張國燾錯誤。


因此張國燾懷恨在心。而恰在這時,國民黨的兩個特務來了。


這兩個特務是帶著國民黨南京中央軍校政治部主任曾擴情的信來的。


這個曾擴情是許繼慎的黃埔同學,這一次是想來勸降。這也是蔣介石的授意。


早在1927年時,蔣介石就曾經拉攏過許繼慎,要給許繼慎一個獨立師師長干。


許繼慎看了信後,直接把特務送到了軍部。曾中生是清楚的,這是敵人的陰謀。


但張國燾大喜過望,壞點子早已在心中醞釀。於是立刻對兩個特務用刑,暗示讓特務誣陷許繼慎是改組派,是國民黨派進來的人員,這一次是來聯絡的。


接著張國燾利用這個莫須有的罪名將許繼慎抓捕,最後秘密殺害。時許繼慎不過三十歲。


這是紅四方面軍的重大損失。而張國燾並沒有滿足,他很快又把目光放到了曾中生的身上。



許繼慎在廣州時期有一個兒子,寄養在舅家,其妻病死前不敢告訴孩子父親的真實身份,只說叫許繼續,是國民黨團長,六安老家已無人,不要去找了。


沒想到這個在國民黨時期避禍的手段,解放後卻讓孩子無法解釋自己父親是誰,帶來許多麻煩。


他在父親軍旅和愛情的起點廣州參加工作並結婚,又在父親北伐得勝的湖南遭遇各種批鬥。

直到八十年代六安黨校的老師才在湖南一個汽車廠找到許繼慎的兒子,其人都快退休了,他才知道自己的父親曾是紅軍主力軍的軍長。


而許繼慎和弟弟許希孟兩位烈士留在六安的親人也因為是「匪屬」而生活坎坷,婆媳幾個帶著孩子到處躲避,堅持讓孩子讀書。


後來許希孟過繼給許繼慎的兒子許光耀長大後託人幫忙當過國民黨鄉鎮幹部,劉鄧大軍打回大別山後向解放軍靠攏,不料手下人槍殺了解放軍戰士,於是留著了污點,解放後被打成反革命。


他去找南京市長柯慶施(許繼慎入黨介紹人)求助,被送到北方投靠徐向前,安頓在大學學習。


但他思鄉心切寫了封信,最後還是被家鄉來人押回,在國民黨處決父親許希孟的地方被處決。


所以這家人非但沒有因為是烈士家屬改善處境,反而因為出了個「反革命」而受歧視。



1988年,許繼慎成為了軍委認定的軍事家,和十大元帥並列。

至此之後,十里八鄉皆知這家人是許大將軍的後人,才算揚眉吐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徽臉 的精彩文章:

他自己是中將,還培養出千名將軍,其中一個學生,攪動中國20年,毛澤東差點死在他手上
他上將軍銜,培養出1600名抗日將領,曾擔任國家總理,一生最痛恨日本人

TAG:徽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