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道學空談,悖理甚遠,康熙皇帝軼事

道學空談,悖理甚遠,康熙皇帝軼事

大家好,非常歡迎大家來聆聽華夏聊歷史,很高興在這裡和朋友們相遇,歷史問題在於不斷地發現,在於用真實材料說話,讓大家可以在生活中成為我們茶餘飯後的談資。歷史是文化的傳承,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內容博大精深,是人類文明的軌跡。在歷史的長河中,先輩通過真實記錄,讓我們了解歷史,認識歷史,從而傳承我們悠久的歷史文化。

形容過分拘執和遷腐的觀念,如道學先生。道學,亦稱理學,是宋儒的哲學思想,以繼承孔孟的道統、宣傳性命義理學為主,純屬主觀唯心主麗,學義思想體系。考事同,真墨二康熙特別注重朱子理學,曾作有《理學論》、《性理精義序》、《朱子全書序》等。宋明理學既然是代表封建統治階級利益的唯心主義的反動哲學,文它是孔孟之道的繼承和發展;康熙學理學,當然也就不可能脫軌於歷代統其,治階級的思想體系之外。但亦應看到統治階級的思想,隨著歷史條件的變化,也並非一成不變。我們看到康熙提倡理學,更強調言行一致,更突出社會實踐的意義。他深惡痛絕那些死扣書本、口講理學,而實際上不按理學行事的道學先生們,稱其為偽道學。他說:凡是珍重道學的人,都要身體力行,理論聯繫實際,並非夸夸其談,只見空言。只是空談而講道學,斷乎不可,道學以無私為本,我看性理一書,大指在一個誠字上。康熙的理學觀,實際上就是身體力行言行一致,即理論聯繫實際的學問,因此康給理學起名叫作「真理學」,即追求真理的學問。而道學空談,悖(背)理甚遠。下面摘其有關理學問題,對臣下們的談話,更能體現他的求實思想。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十月二十四日,對講官張玉書說:日用常行,無非此理。自從有理學名目以來,彼此辯論,無有休止。朕見言行不相符者甚多,終日講理學而所行之事,全和他們的言論相悖謬,何得稱理學?如果是口上不講理學,而所做的事情,完全與世間道理吻合,這才是真正的理學。二十四年(1685年)四月二日對大學們說:從來道德、文章並不是兩回事。能文的人必須是先明白道理;而學習道理的人,也貴在能寫文章。朕看周(周敦頤)程(程顥、程頤)張(張載)朱(朱熹)諸子之書,雖然是在講明道理、不尚辭華,而其著作體裁,則是簡單明了表達意思,理義精深,何嘗不是文質彬彬,令人心曠神怡。可是現在一些不學無術之徒,借著理學的名義以掩飾自己的醜陋行為道貌岸然,自己為滿足,為儒家學說進行注釋,不超出庸夫之見,真是卑鄙呀。

三十六年(1697年)七月十六日,對殿試讀卷官員們說:作文章的人,都是在講道理。然而只能說而不能做,那有什麼好處呢?朕看《性理》一書中心思想就在「誠」字上,人們可以待人接物,不在誠字上下功夫嗎?四十三年(1704年)六月二十九日,又就道學的是非曲直問題,和講官詳細探討。他說:古人講道學的很多,尤其是非議人,那些人也能說一說,而言行一致的人很少。因此,朕不願意空談,斷不肯非議古人,為什麼這樣說呢?大概是人各有優缺點,取長補短,才能發揮人的才能,如果一定要求全責備,稍有欠缺就指摘人家,這不是忠恕(儒家倫理思想,嚴於律已、寬以待人)之道所以,孔子當時,唯有看到人的長處,不挑剔人家的短處,凡事嚴格要求自己,不非難別人,難道可以在道德文章中掩埋自己的私心雜念嗎?人們見到講道學的人,都不聯繫應用,感到嘆息,認為如果能用,一定會做到好處,這是因為只看到空話連篇,才這樣說他們呀。故君子先行後言,如果只能說不能做,而空講道學,堅決不允許。五十四年(1715年)十一月十七日,康熙就理學問題,回顧歷史經驗,對大學士們做過一次總結性的談話,除前引內容之外,這次講話的主要目的是勸告臣下們,當知所戒,免受其累,凡人讀書,貴在身體力行,空言無益,反受其害。本文由華夏聊歷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夏聊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華夏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