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讓城市的文脈流傳變得觸手可及!「二李」文庫展吸引眾多讀者關注

讓城市的文脈流傳變得觸手可及!「二李」文庫展吸引眾多讀者關注

雲煙不曾過眼去,留得書香繞鄉邦。」「典藏菱窠承百世,書寫川西傳千秋。」「李劼人、李一氓文庫暨展覽」在四川省圖書館正式向公眾亮相一周來,引發社會強烈反響。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重磅推出「百年鄉情萬古書香——李劼人李一氓文庫暨展覽」亮相四川省圖書館專題報道,全方位生動展現了先賢「二李」將畢生所藏捐贈於公的胸襟情懷,揭示其代表一座城市對先賢進行文化致敬的深刻內涵,引發全社會讀者和網友高度關注。不少讀者到圖書館現場近距離感受先賢的藏書世界。他們有怎樣的具體感受?該怎樣更充分地認識「二李」藏書乃至他們的精神世界?記者隨機採訪到讀者、參展者,以及四川省圖書館,李劼人故居紀念館的相關人士。

現場看古籍

95後感受歷史的深厚底蘊

觀眾在李劼人文庫參觀。

「二李」展館開館後,讓不少觀眾獲益頗深。專程參觀的陳先生今年已75歲,他曾當兵多年,在部隊從事文化工作,後來在黨校教哲學。對文藝、文學很感興趣,他從報上看到「二李」文庫的報道,立刻前來觀展。「從小讀李劼人的書長大,已經很了解他了。李一氓是革命家,我們軍人都知道他。兩位先生將一生藏書捐贈出來,服務於廣大社會,令人敬佩。如不是他們這種無私奉獻,哪能有機會看得到這些珍品?」

在兩個展館中,陳先生對李一氓捐贈的陳老蓮《水滸葉子》最感興趣。「一是因為對水滸故事的愛好,二是看到報道說這個版本非常珍貴,所以專門來看看。」逛完一圈後,陳先生對展館布置提了一些建議。「或許本身是老師的原因,每次我看東西,總想怎麼更有效吸引學生和年輕人來看。」陳先生認為展出整體非常好,還可以用更活潑的元素,吸引更多年輕人來觀展。

四川大學的劉同學和師兄妹們來觀展,她是川大中文系2016級研究生,研究方向正是現當代文學,李劼人是她一直都很喜歡的四川作家。「看到有師姐在朋友圈發了這次展覽,作為中文系的學生,我必須來看一下,這對我們補充課外知識和拓展書本,非常有幫助。」劉同學感嘆道,之前對李劼人的了解都停留在書本和老師口中,知道李劼人的寫作汲取了很多四川元素,這次看到展品中的《蜀語》《華陽國志》等非常豐富的蜀地文獻,才切身感受到李劼人的寫作源泉。「不管是對我的研究論文,還是自身的文化素養,都非常有幫助。」劉同學說。95後觀眾小李,剛剛畢業參加工作,參觀完「二李」展後分享說,「感到歷史的深厚底蘊。親眼看到古籍的感受,跟網路閱讀,或者視頻里見到,完全不一樣。」

四川省圖書館研究館員王嘉陵多年來研究李劼人、李一氓,重點參與了此次「二李」文庫在川圖的設立。文庫面向公眾開放後,引發社會熱烈反響,他感嘆,「在川圖設立文化名人文庫加展覽的形式,這是第一次。各方面反響非常好。令人高興。」開展一周來,大概有多少人觀展呢?「李劼人、李一氓文庫暨展覽,內容是珍貴典籍,其中有不少善本、孤本,屬於高端文化典籍展覽,並不能簡單用參觀數字來衡量。但是,據我觀察,這幾天來參展的人不少,其中不乏年輕人。而且,來觀展的人都非常認真地在看。」王嘉陵說,這是一個常設展,「我相信以後還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走進這個展覽,更深入了解這些古籍背後的文化故事。」在王嘉陵看來,選擇將兩位文化大家捐贈給四川省圖書館的珍貴文獻典籍及生平事迹,通過展覽集中呈現給觀眾,「是實打實向兩位先賢致敬。」不少讀者對進入文庫內部查閱有濃厚興趣,對此,王嘉陵說,「出於保護,讓珍貴古籍向公眾開放,不能一蹴而就。這次設立『二李文庫』加展覽,就是珍貴古籍逐步對公眾開放的重大步驟,以後肯定會通過更多有效的方法,讓更多的大眾感受到古籍的精華。」

館員談文庫

全民共饗的精神財富

李劼人文庫。

李劼人故居紀念館館員、業務主任張志強,專程去川圖參觀了李劼人文庫和展覽。在接受採訪時他提到,「李劼人的藏書在川圖設立文庫,並對公眾開放,便於查閱,是一件好事。當珍貴的藏書成為公共文化資源,成為可供市民共饗的精神財富,也讓一座城市的文脈流傳變得觸手可及。」張志強介紹說,李劼人藏書,可以供現代人查閱,對後人是很好的教育資源。尤其是李劼人收藏的不少書,都與巴蜀本土文化和歷史有關,有較高史料研究價值。比如《聖教入川記》中對張獻忠與成都的關係就有諸多記載。而且還包括不少四川縣誌、風物人情,這些都跟他的文學寫作緊密相連:緊扣本土文化。

李詩華(左)與爺爺李劼人(中)在一起。 (資料圖片)

在張志強看來,李劼人的藏書除了本身的價值之外,他的收藏行為和記錄,也具有豐富的歷史信息,「李劼人的收藏顯示他閱讀的興趣、視界及價值追求,是走進李劼人內在精神世界的重要載體。李劼人藏書遺留給後人的不僅僅是文化書香,更是作為一位大作家的精神載體。」在李劼人故居紀念館工作多年,張志強對李劼人的藏書研究較深,「從李劼人藏書的諸多細節,顯示出他作為文化名人的精神風采。比如說,在他的藏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他題寫的購買時間、地點,甚至是購書經歷,都做了詳細題籤,可見李劼人之細膩、用心。由此可見李劼人的性格非常認真、細緻。藏書是體現一位名人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的重要窗口,從藏書細節,我們可以看到李劼人諸多想法、優點,這些細節,對於我們非常有啟發意義。用文化呈現歷史,非常鮮活。總之,李劼人的藏書,是我們走進李劼人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徑。」

李劼人外孫女李詩華回到菱窠。

封面新聞記者張傑 李雨心 見習記者徐語楊 攝影陳羽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當代書評 閱讀推薦
8招突破「舒適區」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