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運即貴州的命運

國運即貴州的命運

嚴正聲明:「商業人物」所有原創文章,轉載均須獲得「商業人物」授權。一切形式的非法轉載,包括但不限於盜轉、未獲「商業人物」授權通過第三方轉載行為,均屬侵權行為,「商業人物」將公布「黑名單」並追究法律責任。「商業人物」只願與尊重知識產權的機構進行合作。

作者:馮超

來源:商業人物(ID:biz-leaders)

沈萬三的故事,目前有兩個衝突的版本。

第一個版本里(可能是你最熟悉的版本),他以貿易發軔,後成明初江南首富。萬曆年間《金瓶梅詞話》一書引用民諺描繪其影響力:「南京沈萬三,北京枯柳樹,人的名兒,樹的影兒。」朱元璋定都南京後擴建城市,苦於資金,便有人獻策:沈萬三富可敵國,可以叫他捐款。沈萬三答應了。

1373年(洪武六年),他請求出資犒賞三軍。朱元璋怒斥其「匹夫犒天下之軍,亂民也,宜誅之。」皇帝將他發配到西南邊陲。史料稱其被發配至雲南,此後沈萬三跟隨張三丰到福泉山修道,去世後葬在此山。福泉山就在如今貴州省內。

2013年,福泉市政府與江蘇沈萬三研究會合作在福泉山修建沈萬三陵園。中新社的一篇報道稱:「貴州與江蘇兩地專家認為,這是讓『失蹤』了600餘年、一直在史學界有爭議的沈萬三原葬地,得以確定。」報道還稱,貴州史學界認為,明洪武六年至二十六年間(1373年至1393年),沈萬三有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如今的貴州境內。

一年之後,《貴陽日報》的記者探尋沈萬三在貴州的足跡,採訪他的後裔,描繪出了沈萬三的貢獻——利用通往雲南的茶馬古道開展馬幫運輸貿易。人大的一位歷史教授評價:「明朝初年,沈萬三到了貴州,在當時也為貴州帶來了一種不同的東西。有先進的生產方式,也吸收了貴州多民族文化優秀的部分,形成一種特有的雜交文化來推動貴州的發展。」

按其邏輯,沈萬三算是史上第一位給貴州帶去新科技的知名企業家了。

第二個版本里的沈萬三,則是由已故史學家顧誠提供。在其2012年出版的《明朝沒有沈萬三》一書中,顧誠通過一系列的考證,得出了正如書名的結論。顧誠說,沈萬三在明朝建立之前就已經去世。

這兩種版本孰真孰假?網路上並沒有太多的辯論。

互聯網上至今流傳的沈萬三的故事有很多,其中一條跟江蘇傳統名菜萬三蹄有關。話說,朱元璋去沈萬三家吃飯,有道菜是豬蹄。朱元璋問:這是什麼菜?由於皇帝的姓是朱,所以絕對不可以說是豬蹄,沈萬三靈機一動,答:此乃萬三蹄。

貴州省之所以叫貴州省,還是因為明朝第三位皇帝,朱元璋第六子朱棣。1413年,朱棣領導的中央政府正式設立貴州承宣布政使司,貴州成為一個省份。布政使,換做現代話,就是「省長」。但選擇誰去當貴州當差是個難題。

其一,貴州地處偏遠,人才不願意遷移,其二,太弱的人政府不放心,怕控制不住局勢。有人向朱棣推薦了三品官蔣廷瓚。蔣廷瓚曾在貴州鎮壓過叛亂,對貴州相對了解。把他調往貴州擔任布政使,他便從三品升任二品,從副部級升遷到部級。

從史料看,貴州第一位「省長」並沒有做出彪炳史冊的貢獻。明代後期官員,貴州巡撫郭子章所著《黔記》一書,則講述了蔣廷瓚溜須拍馬的故事。《黔記》記載,蔣上任兩年後向朱棣上奏說,他帶領軍隊征戰歸來,到了一座山谷,聽到了三聲「萬歲」。

皇帝委託他到貴州,是希望其能為貴州做貢獻,而不是編一些山谷迴響萬歲之類的東西。朱棣非常生氣,說,「人臣事君,當以道,阿諛取容鄙夫也」,「爾為國之大臣,不能辨其非,又欲進表媚朕,非君子事君之道」。

相似的不作為事件,還曾發生在民國的貴州。在民國長達38年的統治里,貴州的都督、民政長等領導們頻繁更換,平均任期只有一年半。這些人的治理能力遜於他們的斂財能力。

偏僻的貴州省跟兩個成語掛鉤 。第一,黔驢技窮,形容一個人沒本事。這個成語出自唐代柳宗元的《黔之驢》:一隻驢子來到貴州後遇見了老虎,老虎起初害怕它,經過試探後發現,這驢子的本事就是踢人,然後就把驢子給吃了。

網上有人撰文,對這個貼在貴州身上的名片表示不服。那驢不是貴州的,是從外地運到貴州的,黔本無驢,其驢乃舶來之物,技窮的是驢,怎能怪貴州?

第二個,夜郎自大。它形容的還是一個人沒本事,沒見識瞎嚷嚷。但夜郎的故事在大力發展旅遊業的今天有了新的意義。幾年前,貴州的赫章縣、桐梓縣、湖南的新晃多地打響了爭奪「夜郎」文化開發之戰,各方都出具了自己才是夜郎都邑所在地的各種證據,並耗費巨資建立旅遊區。貴州的學者們還專門開了個會,譴責湖南的做法。

在旅遊業還沒發展的古代貴州,接納了不少被貶,被流放的官員。明代一位叫王陽明的官員上書皇帝,希望能去除權奸。這個權奸,就是皇帝寵幸的宦官劉瑾。王陽明挨了四十大板後,流放到貴州龍場當驛丞。在蛇虺魍魎,蠱毒瘴癘的惡劣環境里,他悟出了心學。至今一些學術文章還在討論,日本的企業家為何推崇王陽明?

王陽明被貶,恰逢明朝由盛轉衰。等到崇禎帝自縊而亡,還有一段短暫的南明王朝時期。南明最後一位皇帝叫朱由榔,40歲時,這位受盡屈辱的皇帝被清兵用弓弦活活勒死,葬在貴州。他稱帝15年,有11年在逃難,其餘4年就呆在貴州的安龍。現在安龍縣政府官網這麼形容家鄉:(安龍)是貴州歷史上唯一建過皇都的地方,也稱「龍城」。

在安龍長大的還有後來的晚晴重臣,張之洞。後來,他為挽救清廷,參與了洋務運動,成為中國重工業的開拓者。但他的貢獻大部分都留在了湖北,與老家貴州沒有多少關係。

貴州總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與明朝的皇帝結緣——朱棣創造了名為貴州的省份;而朱棣登基是依靠靖難之役,取代了上一任皇帝朱允炆,傳言說,朱允炆逃難就逃到了貴州;南明的最後一位皇帝也在貴州落腳。

(貴州似乎有很多以龍命名的地名,外省人到貴州,首先聽到的地名便是龍洞堡機場。貴州的興義曾發掘了很多動物化石,名為「貴州龍」。這些動物並非是恐龍,而是恐龍的「遠親」。)

貴州藏龍,更準確的意義則是避難所。熟悉中國近現代史的人都知道,避難所有它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南明的天子未能在此地實現中興,還丟掉了性命。

國運即貴州的命運。

在1413年貴州建省之前,古代的中國,經歷隋唐、兩宋,經濟中心已經由北方轉到南方。貴州建省後,明朝並不是著眼於經濟建設,而是著重於政治與軍事的考量。明初全國軍隊有200萬,貴州的駐軍就佔到十分之一。

到飄搖的近代的現代化探索時期,經濟中心加速向東南沿海轉移。抗日時期,國民政府西遷,經濟中心被迫西遷,貴州一度成為新星,但抗戰結束後,貴州又繼續被邊緣化。新中國以及改革開放後,東西差距進一步拉大。

從古代到現代,中國經濟中心的轉移是由南到北,由西到東而組成的十字型軌跡。而這種轉移,多有政治和國家意志的考慮。但貴州一直處於十字形的左下角,始終未能躋身主流地位。

貧窮的貴州在近代史上值得稱道的便是在戊戌變法「公車上書」中,甘願冒險簽名的603人中有95名貴州舉人。

生於貴州一個貧困小村莊,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後來在一篇文章回憶了父母在建國後運動時期遭遇的苦難。在百度上鍵入「任正非,貴州」,第一條便是2009年天涯上一篇批評任正非忘恩負義的帖子。這位網友寫道,他沒發現任正非在任何場合說自己是貴州人,「難道是貴州窮,說自己是貴州人很丟任總的臉?」

去年,浙報旗下的「政已閱」公號說,任正非親口證實,他是浙江浦江人,父親是抗戰時逃難到貴州去的。當然,這位網友也不必憤怒,去年華為的數據中心已經正式落戶貴州。

為了能更快發展,2012年,貴州省委、省政府出台《關於加快信息產業跨越發展的意見》後,大數據產業逐漸生根發芽。

這三年,能將互聯網大佬組織起來的,除了烏鎮的互聯網大會,就是貴陽的數博會。目前,阿里雲已經在交通、醫療等多個領域跟貴州省政府合作。騰訊的一個數據中心也即將啟動。馬化騰說,貴州山多交通不便,陰雨天氣較多等特點符合數據中心的建設條件。而大數據產業也被貴州視為彎道超車的機會。

騰訊在貴州貴安新區的山洞數據中心

東部沿海的富裕、高科技勢力開始挺近西南。

「如果在10年以前說貴州有可能發展大數據,誰都不會相信。但是今天,奇蹟就這麼發生著。」馬雲在去年說。

但在目前,貴州出名的兩家知名企業,依舊來自傳統行業,一家是老乾媽,一家是茅台集團。在中國的餐飲江湖裡,幾塊一瓶的老乾媽以及上千塊的飛天茅台深刻詮釋了中國的貧富差距。這種差距,就像過去貴州與沿海省份GDP的差距。

2012年十八大召開期間,茅台集團旗下的習酒名聲大漲。

貴州習酒的傳奇是由陳國星開啟的。《貴州都市報》稱,農民出身的陳國星很小就在國企習水酒廠上班,13年後擔任廠長。陳國星希望在在酒廠附近的赤水河一帶建設「百里中國名酒基地」工程,首先建設啟用的便是屬於習水酒廠的直升機場。但習酒後來負債問題嚴重。新華社記者寫了一封關於習酒問題的內參到國務院後,領導批示:抓緊查清,處理到人。1997年7月,貴州省決定:由茅台酒廠兼并習酒。

7月26日,首次兼并籌備會將在遵義市召開。但陳國星在會議的前一天晚上用54式手槍對準自己的右太陽穴,開槍自殺。對於他的死,《貴州都市報》稱,「我們更多的是應該去思考,在充滿市場競爭的當下,決策者在精準分析市場,創造企業輝煌的同時,應該擁有敢於落敗的心理素質和承受能力,這樣才能遊刃有餘,創造奇蹟」。

*圖片購自視覺中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人物 的精彩文章:

「打美辦」是個什麼鬼?
李彥宏的三位COO

TAG:商業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