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她終於擺脫了罪惡深重的塵世,漂向無憂的凈境!

她終於擺脫了罪惡深重的塵世,漂向無憂的凈境!

約翰·埃弗里特·米萊斯(John Everett Millais,1829~1896)十九世紀英國畫家,是拉斐爾前派的三個創始人中年齡最小、才華最高的一位(其它兩位是亨特和布朗)。以畫風細膩著稱,1896年出任皇家藝術科學院院長。

米萊斯出生於英格蘭南部的港口的城市南開普敦,其父母都出身於豪門望族。父親約翰出身於在英吉利海峽南部的查乃爾群島連續數代有權有勢的家庭,母親埃米里則出身於在南開普敦一個經營規模頗大的馬具商店的家庭。

米萊斯從孩提時代起就在南開普敦與加吉島生活,比起英國本土,他更多的時間是在離加吉島不遠的法國布爾塔紐度過的。

他是個身體很虛弱的孩子,更多的時間不是去學校。而是跟著母親學習。

據家人講,他六歲住在布爾塔紐時曾給一些法國士兵畫過速寫,受到了他們的讚揚。士兵們對他出色的繪畫感到震驚,回到兵營後把米萊斯的畫給軍官們看,軍官中有的人根本就不相信那是一個小小年紀的孩子畫的畫。

米萊斯九歲時,美術老師就說這個男孩已經取得了足以教自己畫畫的進步。確信自己的孩子有著定成大器的非凡才能,米萊斯一家遂於1838年帶著寫給皇家美術協會會長的信函到了倫敦。

據說會長看到這個瘦弱的男孩,開始時怎麼也不相信他會有繪畫的才能,但在看了小米萊斯畫的一幅素描之後他馬上就改變了想法。

1846年,他首次出展皇家美術協會的夏季年度展覽會的作品,得到了很高的評價,受到了人們的稱讚。接著,1847年他的油畫榮獲了一等獎,整個美術界為之傾倒。

然而,以後的幾年中,他偏離了原本一帆風順、不斷走向成功的坦途。其原因就是他與頗具非議的被稱之為「拉斐爾前派兄弟團」(Pre—Raphaelite Brotherbood,簡稱PRB)的關係。

1853年夏,應約翰·拉斯金之邀,米萊斯與拉斯金及其妻子尤菲米雅(一般人都稱之為埃菲)一起在蘇格蘭度假。

其間,他與埃菲一起度過了這一段愉快的時光。漫長的休假結束時,兩個人墜入了愛河。

埃菲與拉斯金的婚姻從一開始就是失敗的,並終於在1854年離開了丈夫,婚姻關係被解除,獲得自由的埃菲第二年與米萊斯結了婚。

與第一次婚姻比較,埃菲這次的婚姻是十分幸福的,兩人之間共生了八個孩子。但是,拉斯金與埃菲解除婚約,對上流社會人物來講,無疑是個打擊。

米萊斯與埃菲剛結婚時,為逃避倫敦的流言蜚語,他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埃菲的娘家度過的。

後來,米萊斯名氣越來越大,也有著巨額收入,所以生活變得越來越奢侈。

在他臨終之際,維多利亞女王捎話說是否能為他做點什麼,米萊斯希望他能承認埃菲。第二天,他的請求被接受,埃菲被召喚到溫莎城堡,得以以個人身分謁見女王。

盛大的葬禮之後,他的遺體被安放於聖保羅大教堂。

西北水道

瑪麗張伯倫

盲女

畫面上是一片鄉村現實生活的景色,前景上是兩個可愛的窮姑娘,遠處是美麗的鄉村景色,一個在給另一個盲姑娘講述雨過天晴時出現彩虹的奇景。

盲女只能用心去領受大自然的美,她沉靜得那麼可愛,使人對她產生深切的同情,盲女膝上那隻小手風琴說明了姑娘的流浪生活,惟有這隻琴才能為她傳播心聲。

她是那樣的平靜,以至於一隻斑斕的彩蝶竟然落在她的頭巾上,和她一同在陽光下取暖。

她的膝上安放著厚厚的書本,為她引路的小妹妹斜躺在她的懷裡,把看到的一切向她細細描述,讓她分享到了視覺里的光明,從她閉著的眼睛裡似乎也感悟到世界的光明。

洪水

休息

The Black Brunswicker

瑪利安娜

這幅畫描繪了一個過著清教徒生活的婦女的日常生活。她由於整天做著綉工,而顯得十分的疲倦,她正站起身來,舒展著清秀苗條的腰肢,這一動作更增加了孤寂日月的鬱悶感。

伊莎貝拉

L"Enfant du Regiment

寒冷的十月

基督在父母家

1850年拉斐爾前派兄弟會舉行第二次畫展,米萊斯在皇家美術學院展出了這幅《基督在父母家》後,受到最為猛烈的攻擊。

連狄更斯這樣的大作家都出來指責米萊斯:「你就甘心從自己的腦子裡排除拉斐爾以後的一切理性、一切虔誠的渴望、一切崇高的理想、一切仁慈、嚴肅、高貴、神聖、文雅或美的綜合概念,代之以充其量是厭惡,排斥和抵制的感情!」

這幅畫為什麼會引起抨擊呢?就是因為米萊斯將神聖家族畫成一個普通的木匠家庭。人們指責他運用這麼低級簡陋的語言來表現神聖家族這樣的主題,簡直是討厭透頂!

把聖家族與極普通的木匠鋪子的一切真實細節聯繫起來:「不可想像的失業的痛苦,污垢,甚至疾病,全部那樣詳細地畫出來,簡直令人煩透了。」

狄更斯哀嘆瑪麗亞的臉看上去好似一個卑劣透頂的法國餐館裡的歌舞女招待,或英國下等酒吧的侍女。

兄弟會有個原則,那就是「當你發現了一個能夠充分體現出畫家要表現主題思想的模特兒時,就真實地把模特兒絲毫不差地畫下來」。

米萊斯花了很多時間去搜集描繪畫中人物形象,據說約瑟就是根據一位真木匠畫出來的,而木匠的頭是依自己父親形象畫的。

擠在門外的綿羊是從屠夫那裡借來的,所以羊毛畫得逼真,為求真實,畫面環境是依自己的父母家畫的。

1746年的赦免命令

Miss Eveleen Tennant

蘋果花盛開

奧菲麗亞

畫家在左角放了一叢垂直的水草,並且把左手處理成垂直的向上,形成了對比,這就是構圖中對比與統一的原則。

《奧菲麗婭》取材於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丹麥王的弟弟克勞狄斯為謀取王位與王后通姦,用毒藥毒死國王,國王的陰魂向兒子哈姆雷特訴說自己被害真相。

幫助謀害國王的御前大臣有一子一女,女兒奧菲麗婭很受哈姆雷特喜愛,卻受到御前大臣萬般阻攔,並繼續作惡,後被哈姆雷特發現刺死,女兒聞訊後病了,整天唱著古怪的歌到處遊盪,爾後不幸落水淹死。

莎士比亞的原文是這樣描寫的:

「她的衣服四散展開,使她暫時像人魚一樣漂浮在水上,她嘴裡還斷斷續續地唱著古老的歌謠,好像一點不感覺到處境險惡,又好像她本來就是生長在水中一般。」

微開的眼帘注視著天際,她可能已經看到遠處飛翔而來的天使,通體純白透著金光閃閃,天堂遠在天使身後,奧菲利亞似乎已經進入角色,她的靈魂早已經隨天使一起飛翔。

她也隨即輕盈起來,無需指引,更不用扇動翅膀,在天際的不遠處,奧菲利亞回望剛才的自己,彼時的水流現在看起來更像是火熱的岩漿,火星四濺,緩緩流淌,美麗容貌與華美的霓裳已經變為焦炭。

奧菲利亞知道她不再需要這些,她回味著自己靈魂出竅的眼神。她終於擺脫了這罪惡深重的塵世,漂向無憂的凈境。

為了完成這一幅畫作,畫家可謂費盡了心思。繪製畫面背景的花草樹木,米萊特在這一場景的真實地點英國薩里郡整整繪製了四個月,環繞四周的花朵都是真實的野花。

回到倫敦後,他煞費苦心地讓模特躺在注滿水的浴缸里以實現畫作的真實。據說,因為這幅畫,模特伊麗莎白·西德爾感冒得病,最終使得她早逝。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陰難追 的精彩文章:

八十、九十年代文學藝術界風雲一時的知名人物!
《閱讀》是一種人生方式

TAG:光陰難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