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談談「兵的意識」

談談「兵的意識」

兵團姓兵,與兵有著天然聯繫。現在一些團場、醫院、學校還冠以「紅星」、「八一」的字樣,這就是兵的印跡。兵的印跡雖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發展和人員的輪換,有些人兵的意識有所淡化。屯墾戍邊事業的發展,固然需要增強經濟實力以鞏固其根本、發展兵團民主政治以強化其保障、創建和諧兵團以優化其條件、建設美麗兵團以夯實其基礎,但是,屯墾戍邊事業的靈魂,兵團人精神力量最深刻的源泉,兵團在六十年歷史變遷中、在維護新疆穩定和長治久安實踐中永不落敗、永不消亡的支撐和動力在哪裡呢?不言而喻,就是兵的意識。

那麼兵的意識包括哪些方面的內涵呢?我理解,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兵的意識是一種使命意識,屯墾戍邊的使命,承載著黨和國家的重託,牽繫著邊疆的穩定,因此,兵團人要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要始終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那些「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熱血青年、那些「種地就是站崗,放牧就是巡邏」的職工、那些「當祖國有事時挺身而出」的勇士、那些「永不移動的生命界碑」,等等,都是敬畏使命、忠誠使命、獻身使命的具體體現;

兵的意識是一種忠誠意識,忠誠有不同的境界,我們所講的忠誠,不是個人感恩報恩,更不是盲目迷信和崇拜,而是在忠於黨、忠於人民、忠於國家層面講的,就如王震評價的:「大忠於祖國,大孝於人民」,他們忠誠於屯墾戍邊的偉大事業,在困難和危險面前敢於擔當、盡心竭力而無怨無悔。這種忠誠不表現一時一事,而是始終體現在思想、工作的各個方面,體現在發自內心地對屯墾戍邊事業的政治認同、理性認知和情感認同,沈桂壽幾十年邊防線上升國旗,孫龍珍生死關頭沖在前面,陳學庚四十餘年獻身農機事業,還有那些埋骨天山的前輩們無不體現著對屯墾戍邊事業的忠誠;

兵的意識是一種憂患意識,就是《易經》中所說的,要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今天,「四種考驗」無所不在,「四種危險」要警鐘長鳴,對於兵團人來說,憂患意識不是過去時,而是現在時、將來時,我們要多些問題意識,防止積弊日深,少些盛世心態,理性看待成就,多些群眾意識,常接地氣,少些名利觀念,杜絕唯我獨尊。唯有如此,才能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干擾所惑,繼續把屯墾戍邊事業推向前進;

兵的意識是一種服從意識,無規矩不成方圓,兵團是有組織、有目標和信念的隊伍,兵的意識要求我們擺正個人與組織、民主與集中、自由與紀律、局部與全局等關係,要守紀律、聽指揮,要講黨性、講原則、講服從,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以習JP同志為 核心的黨 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中央的權威,確保政令暢通,絕不能各行其是;

兵的意識是一種團隊意識,高爾基講過,個人如果單靠自己,如果置身於集體的關係之外,置身於任何團結民眾的偉大思想的範圍之外,就會變成怠惰的、保守的、與生活發展相敵對的人。屯墾戍邊是集體主義的事業,兵的意識是集體主義的意識,講求的是團結協同合作的精神,兵團人一方面堅持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另一方面,在維護集體利益的前提下,把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結合起來,當兩者發生矛盾時,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在必要時甚至犧牲個人利益;

兵的意識是一種服務意識,馬克思說,歷史認為那些專為公共謀福利從而自己也高尚起來的人物是偉大的。經驗證明能使大多數人得到幸福的人,他本身也是幸福的。對兵團人來講,最美好最高尚的事情就是為新疆各族人民服務,兵團人把制度和規定範圍內的個人利益作為服務新疆各族人民的前提,而把服務新疆各族人民作為自己的政治責任和使命,把各族群眾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種族群眾的需求作為第一標準,不斷提高服務群眾的水平和成效。人們至今講述的哈薩克孤兒的漢族父親的故事,被稱作開都河畔的母親醫院的二師焉耆醫院為少數民族職工健康保駕護航的事迹,從大上海到北塔山昆崙山幾十年服務少數民族群眾的李夢桃、姜萬富,被稱為巴爾魯克山天使的梅蓮,就是服務意識最好的典範;

兵的意識是一種創業意識,創業總是艱難的,創業意識就是要有不怕艱難困苦,不怕挫折失敗,英勇頑強的精神,無論遇到什麼困難,絕不被困難嚇倒,比如,「少花錢多辦事」、「勤儉辦一切事」、「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上」、「樂觀對待艱苦生活」、「繼承前人又超越前人」等都是創業意識的具體體現,兵團流傳的「冰峰五姑娘」的故事,塔河五姑娘與塔河五兄弟打擂台的故事,劉守仁研究軍墾細毛羊的事迹,還有石河子廣場軍墾第一犁的雕塑,「戈壁灘上蓋花園」的歌曲,都是對創業意識最好的詮釋,有了這種意識才會想創業、能創業、創成業;

兵的意識是一種奉獻意識,奉獻是一種純潔高尚的情操,是鼓舞和激勵人們奮發向上、公而忘私的內在力量,體現著兵團人對國家、集體、他人的一種應盡的道德義務,兵團事業的發展進步,離不開一代又一代兵團人的無私奉獻,比如,「為新疆各族人民辦好事」、「讓利於新疆各族人民」、「不計名利,甘於淡泊」、「在平凡中堅持理想」、「獻了青春獻終生,獻了終生獻子孫」,等等,都是奉獻意識的具體體現;

兵的意識是一種進取意識,進取是一種作風,是一種品格,也是—種思想境界、精神風貌等綜合素質的外在表現,比如「北緯 42 度以北『植棉禁區』」的突破,「膜下滴灌」的節水灌溉技術在兵團農業生產中的推廣和應用,通過智能控制系統用手機對灌溉棉田實行遙控,解決農業信息高速公路「最後一公里」問題等等,都是兵團人進取意識的具體體現;

兵的意識是一種包容的意識,兵團人來自五湖四海,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因為共同的事業走到一起,這就需要相互包容。作為個人,包容是一種素質、修養和生活態度,作為群體,包容是一種成熟、理性和有序的表現。包容意識要求我們具有海納百川、兼收並蓄的胸懷,寬大厚道、深沉渾厚的品格。為人處事大度豁達,與人為善、以誠待人,要有平等基礎上的理解和尊重,在別人和自己意見不一致時不勉強別人,能夠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對他人的批評意見能夠冷靜、忍耐、諒解;

兵的意識是一種自信意識,自信心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實現目標的心理傾向,是推動人們實現目標的一種強大動力,它是一種健康的心理狀態,這種自信比黃金更重要。這種自信意識要求我們為實現屯墾戍邊的目標,要有一種不達目標決不罷休的強烈意願,在任務和困難面前,從來不講「我不行」,而是強調「我能行」。

毛主席當年稱讚「兵團有了情況能打仗,我看有希望」,今天這個世界很不太平,兵團人屯墾戍邊的責任不減當年,一旦有點風吹草動,我們能不能拉得出、沖得上、打得贏?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增強每一位職工兵的意識,是兵團發揮「穩定器」、「大熔爐」、「示範區」作用,完成好黨和國家賦予的維穩戍邊使命的一項非常重要和緊迫的任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屯墾戍邊唱大風 的精彩文章:

TAG:屯墾戍邊唱大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