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珍惜的感覺總是發生在失去之後?

為什麼珍惜的感覺總是發生在失去之後?

關於珍惜這個詞兒聽過很多,隨便看點什麼,都可能看到這個詞的身影。「你要學會珍惜,珍惜愛情友情,珍惜生活生命,不要等到失去了,才覺得寶貴。」但是對我們中的很多人,要hold住珍惜這種感覺是很困難的。像鳳姐在寶玉黛玉鬧了彆扭和好後說的,「有這會子拉著手哭的,怎麼昨兒又成了烏眼雞?」這種奇妙的感覺,通常只在經歷過失去之後,才變得明確而強烈。

珍惜在某種程度上說,不僅是一個概念,也是一種hold住自己的能力。

在應該予以珍惜的東西面前失控,得隴望蜀,想要更多,這也許不完全是我們不知感恩的錯。也未見得是我們有意識的貪婪。根據心理學理論,既然人的需求有可能存在優勢等級,層次上的自動排列,那麼一個優勢慾望得到了滿足,自然意味著一個次級慾望被引入視線,提上日程,成為新的追求目標。

而在新舊滿足的交替中,「我們傾向於把已有的看成是理所當然的,特別是如果我們不必為它們而努力或奮鬥的話。食物、安全、愛、讚賞、自由這些一直存在著的、沒有缺乏過或被渴望過的東西,傾向於不僅不會被注意到,而且甚至於會被貶低、嘲笑甚至詆毀。」

而正是這樣一種可怕的傾向,經常讓我們忘掉了一個事實,是那些最平平常常、最長久被滿足、最不讓我們當回事的東西,而不一定是我們心心念念求之不得的東西,才是我們最基本的需求,也就是最不可以失去的滿足,最優勢的選擇排序。

但是要記住這點似乎很難,因為我們也許容易對到手的東西和得到的滿足很快失去感覺和動力。這意味著,反過來說我們騰出了全副精力,更容易對新的需求和目標全身心的投入。

假如這個新的目標和需求的滿足,和已有的滿足發生衝突,會對已經得到的東西有損害的風險,那麼我們出於這種對獲得之物的貶低的錯覺,和全心渴望新滿足的強烈,就很容易忽略對獲得之物的價值體驗,忽略它的重要性。這樣我們在失之必要的考量和謹慎的情況下,對新滿足的追求就可能帶有膨脹和失控的性質,也就是通常而言的任性和不留餘地。

也許這段話真的是對我們狀態的精準描述:「人類容易對自己的幸福熟視無睹,忘記幸福或視之為理所當然,甚至不再認為它有價值…為了能夠再一次體驗幸福快樂,也許有必要先去體驗一下失去他們理所當然地擁有的東西以後的感受。只有體驗了喪失、困擾、威脅甚至是悲劇的經歷之後,才能重新認識其價值。

而我們經常的諄諄告誡,要懂得珍惜,事實上從技術操作的層面上來說,也許就是鍛煉一種有意識,鍛煉有意識的重複再體驗獲得之物價值和美好的能力。通過自己意識上的可控,調節自己注意力的感受方向,對已到手的美好保持一種心理上的欣賞距離,或者也可以說是某種程度上通過對失去的感受想像,再一次因距離體驗到它的寶貴。

這種對獲得之物的意識,總是能意識到它的存在,並能以欣賞的、體會的眼光,持續的體驗它的價值,也就是珍惜——在真實的失去之前,如果能有意識的鍛煉這種能力,也許就能避免真的失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龍江華慈醫院 的精彩文章:

手機上癮是一種精神障礙,看到這你害怕了嗎?
三種性格的人最易得焦慮症,有你嗎?

TAG:黑龍江華慈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