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淺談中醫思維的認識

淺談中醫思維的認識

中醫既要繼承,也要創新,當然需要科研。但中醫科研要有中醫特色,必需依賴純中醫思維模式,關鍵是「天人合一」與「取類比象」,絕不能套用現代醫學的科研模式,舍此的中醫科研都是假的,也根本無益於中醫的發展,甚至有害於中醫。在現實中,為什麼有的中醫刻苦攻讀中醫典籍或是四處參加培訓學習、可是臨床卻不能治病?為什麼中醫藥院校的大多數學生畢業後還不會診療?大多數剛剛學習中醫的人參加一期又一期的中醫培訓,可結果往往還是停留在中醫門外,這就是困擾當今中醫傳承、發展的「瓶頸」。

一、中醫邏輯

中國傳統文化包括知識、技能和智慧,而智慧則是統領並決定著知識和才能的水平。「從簡單到複雜是知識;從複雜到簡單是智慧」。是歷代先人的智慧結晶,其邏輯方向通常是「從複雜到簡單」,而中醫是傳統文化之一,中醫的邏輯方向也是「從複雜到簡單」——在臨床中,是將各種複雜的癥狀,逐一辨別,診斷為一個或幾個簡單的病機,然後「有的放矢」地施治。

自二十世紀初新文化運後,西學東漸,國人只是注重學習西方文化中的知識及部分技能,卻忽略了學習西方人的智慧(智慧本來也學不來)。所以,我們從小學到大學及其後期的學習,學的通常是西方文化中的知識,「從簡單到複雜是知識」的邏輯方向已經固化在我們的思維中。

現在的中醫藥院校的教學,側重於中醫知識、中醫理論,卻忽視了啟迪智慧,中醫教材也是按照「從簡單到複雜」邏輯方向把一個問題進行分類、細化到極致,讓學生學起來感覺到繁雜,臨床應用中也無從下手。

二、中醫理念

《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說:「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意譯為:中醫只有知曉了醫道,才能明白醫理、施展醫技醫術。

下面我簡明地解釋下「道理技術」:

① 術——是什麼?

②技——怎麼做?

③理——為什麼?

④ 道——什麼、怎麼、為么……一切一切的法則和規律乃至宇宙真理。突然頓悟開竅:原來是這樣、就這麼簡單!——但又是「道可道,非常道」,形而上的「道」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

學習中醫,就是了解醫術、掌握醫技、明白醫理,最後悟出醫道的過程,醫道是對醫術、醫技、醫理的概括、歸納而升華,一旦明白了醫道,則觸類旁通,一通百通!現在的中醫藥院校教學,除了羅列醫術、闡述醫理(有時候也似是而非),而忽略了醫技、醫道——「知易行難」啊!現在社會上的中醫培訓,就是培訓「快餐」,只是短期內培訓醫術、醫技,卻不重視醫理、醫道——「無理寸步難行」啊!

三、中醫天賦

首先要搞明白什麼是天賦?天賦,就是「稟受於天、生來具有」,上天所授予、所給予的智慧、靈性、資質。天賦不是後天學習得來的——當然,後天的學習可以激活、強化先天的天賦!「天生我才必有用」,就是說每個人都有天賦,只不過是有顯性隱性之別、有所側重之分而已。醫聖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序》結束語這麼說(以上書頁的畫線部分):「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學則亞之,多聞博識,知之次也。余宿尚方術,請事斯語。」翻譯為「孔子說:生下來就自發激活天賦、懂得知道的人是上等人,跟師學習而被動激活天賦才知道的人是第二等的,多方面聞聽、讀記才知道的人,又次一等。我(張仲景)素來愛好方術醫學,請允許我信奉孔子這段話吧!」 醫聖張仲景的這段話明確指出:學習中醫,首先靠天賦(上天給的智慧和靈性),其次才是由師父「傳道、授業、解惑也」。

四、學醫練功

大家經常看到練太極拳、中華功夫一指彈等,看上去很簡單啊,可是自己一伸手就天壤之別了,為什麼,殊不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就是只會紙上談兵,練習太少。學習中醫需要腳踏實地,狠練基本功,循序漸進的系統化學習,才能「學而能用、用則有效」。

學中醫就要學真正的中醫思維,中醫的範疇是陰陽四時五行。陰陽者,天地之道也,……;四時是春夏秋冬;五行是金木水火土。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其他生命體又何嘗不是生於地,懸命於天呢?作為天地之間的一份子,各種生命體又怎能脫離了天地而獨存?人在天地間,有七情六慾,吃五穀雜糧,受風寒署濕燥火的影響,又怎能長生不老?又怎能不患各種各樣的疾病?有了疾病就會有這樣那樣的身體不舒服,人體是疾病的載體,載體沒了,疾病也就沒了,所以,人死了也就沒有痛苦了。所謂的疾病比如高血壓,糖尿病……,這些所謂的疾病導致的種種身體不適,在中醫眼裡只是現象的不同表現形式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