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養娃不焦慮:「彎路」許是最快的捷徑

養娃不焦慮:「彎路」許是最快的捷徑

回來之後的這幾天頗高產,給單位寫了N份文稿,還有自己的公眾號文章、學拳心得等等,一天幾篇的節奏,把離開的時間裡沒寫的字統統補回來了。本來是想停一下充充電,但是碰到這個主題,感覺特別緊迫,需要抓緊寫下來。

今天看到一位琴童媽媽聊天,她本人就是鋼琴專業,而且後面又學習了多種樂器,資質特別的好。說起自己的兩個孩子,包括她看到的很多朋友孩子的學琴之路,從4歲開始學琴的,幾乎很少有堅持下去的,4-6歲用兩年時間學習的內容,在6歲一年也完全能夠學會。

她家老大是6歲才開始學琴的,最開始用的電子鋼琴,成本很低,學了一兩年,她能看出老大很有天賦,練琴也不排斥,後面才換了大鋼琴,孩子每天練一個小時,也不需要媽媽強迫,母子二人也算其樂融融。而老二也是同樣的路數,但是明顯沒有哥哥的熱情和天賦,那就讓他隨便彈彈了。

另一位舞童媽媽,自己本身就是舞蹈專業很有成就的(此處感慨一下牛媽真多),也是看過太多的舞童了,親戚朋友家的女孩子去練芭蕾,腿型上沒有什麼先天優勢,練練形體氣質倒是可以的,但是真的想出成績,怕是功夫用錯了地方。這位媽媽是7歲才開始練舞蹈的,一點沒有因為起步晚受影響,相比那些孩子們4歲就開始練習了,最後這條路走不通還是扔掉,可惜了付出和時間。

家有琴童的爸爸媽媽都知道,練琴是對親子關係的巨大挑戰,網上曾經有一個視頻,一個小朋友一邊哭一邊彈,鼻涕流過了河。視頻歸在搞笑一欄,不知道是什麼惡趣味,大部分人應該看了心酸吧,我雖然是個大人,也對屏幕背後的那個媽媽產生了森森的恐懼感。

孩子真的不是越早開始學就越好的。

老朋友們都知道,在這兩年里,我在孩子的教育方面用了很多心,也寫了很多文章發表,一時間讚美之詞湧上來,我也覺得自己好像做的還不錯。隨著時間的推移,終於可以回頭看看走過的路,我有一個很大的體會就是,不!要!搶!跑!

在啟蒙之前,最好了解一下小朋友在這個年齡段里,需要達到什麼水平,平均值在哪裡,就像我們每次給孩子體檢,都要和她這個月齡的身高體重平均值做對比一樣,偏高偏矮、偏胖偏瘦,一比就知道,只要是在中位數及以上,就不需要額外擔心,只有距離中位數有較大落後,才需要干預。智力發育也是一樣,神童和弱智兒童的概率都是很低很低的,大部分孩子都在正常的資質範疇。

不顧發育水平的搶跑會讓孩子和家長都很焦慮,5歲的時候三句話能明白的道理,4歲的時候可能要講上三天,而且孩子和家長的耐心都很有限,家長不能保證講的過程不發火、不動氣,一旦爆發了情緒,對孩子的自信心又形成了打擊,同時不利於親子關係,真的是兩敗俱傷。

如果家長情商比較高,不抱有額外的期待,不喜不怒,能夠逐步試探小朋友的接受程度,滲透式的達到搶跑效果,那我真的要點10086個贊,在您的教導下,娃想不出色都難。但是捫心自問,誰沒有輔導娃的時候憋出內傷過?所以,對於大多數家長和孩子,不要搶跑。她好,我也好。

那是不是可以等著孩子長大,什麼都不做呢?NONONO,我肯定是不認同這種說法的。最簡單的,孩子語言學習,需要熏習,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學英文需要從輸入開始,簡單地說就是磨耳朵,輸入足夠才可能建立語感、才可能有素材輸出。我們靜待花開,不澆水施肥,花還真開不了。所以不搶跑是不提前給小朋友塞包袱,家長的工作不會更輕鬆,甚至是需要更用心才行。

現在北同學還背不了幾首詩,但是差不多從生下來就在聽各種帶著韻腳的母語資料,而且只要是我在讀,肯定拿出多年主持節目的基礎,全力以赴的呈現內容。現在我給她讀繪本,只要是有押韻的部分,我讀出來她就很享受,她說「媽媽你讀的真有調!「這就是長期輸入的一個成果,她對聲音和語言有了一種基礎的審美。

再說思維能力的培養,不一定早早的做思維訓練習題就是好的。所有的材料是給孩子用的,更是給父母用的。我一般會拿來全部看一下,對孩子哪方面可能做得出來,哪方面做不出有一個大概的判斷,那麼薄弱的地方滲透在生活細節裡面,不經意的就給提示一下,補充上去,省去在做題的時候跟小朋友發飆。

這方面我之前文章有寫過,就不展開了,現在看起來這個思路還是OK的。唯一要補充的就是,邏輯思維能力受年齡的限制更為明顯一些,實在搞不懂的大可以等些日子再轉回來,別把自己和娃逼到死胡同。

藝術特長的培養也不需要搶跑,文章開頭的例子已經很好的說明了這個問題。拿我自己做個例子,我小時候三歲多開始學書法,在我女兒現在這個年齡,我已經去北京參加全國大賽並且拿到名次了。上中學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因為學習壓力沒有再練習,現在重新撿起來並不會比後學的朋友有太多優勢。讓我重拾毛筆的原因,絕對不是我小時候學的多好多好,而是我真的熱愛這個文化,而反推我為什麼熱愛這個文化,我覺得是因為父母真心的欣賞書法藝術,而不是喜歡我得過的獎狀和證書。我在這個氛圍里熏修,即使小時候沒學過,也會有一天自然的走上自我修行的道路。

現在我還保留著一個習慣,就是左手的指甲常年剪得很禿,彈吉他的朋友都能理解原因。這個愛好是我高中時期才開始學習的,這麼多年沒什麼進步,但也一直沒有扔下,夏天的夜晚,星空下彈上一曲,腦海中浮現那一句:這就是生活~ 嗯,一切都是因為喜歡。

我彈琴的時候,北同學經常會興奮起來,即使爬格子那麼枯燥的練習曲也能讓她興奮……找出家裡沒人拉的小提琴,跟我合奏。嗯,到底是敲折了琴弓。有一天我隨便唱一首歌,小朋友瞬間抓起兩支筆在旁邊給我「打鼓「,後來我笑得停了下來,她還催我,」快一點啦,我都準備好伴奏啦!「

我常跟北同學說,你以後也會找到自己的「吉他「,什麼樂器都好,只要你喜歡,喜歡就不會在乎練琴的苦。你會願意把自己的快樂和悲傷都交給它,那是一個歸宿,我想她什麼時候懂都不晚。

向內用心,不要向外用力,我常常念起這句話,每次反省都有收穫。搶跑的過程,本質上是家長向小朋友用力的過程,到底滿足的是家長的慾望還是孩子的需求,尺度難以拿捏。其實只要我們心中有數,大可以讓孩子去享受童年,被落下只是表面現象,今天的「彎路「很可能就是明天的捷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當我唱起這首歌
《三傻鬥智斗勇清邁記》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