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將西醫從化膿噩夢中拯救出來的男人,拯救無數百姓卻一直鮮為人知……

將西醫從化膿噩夢中拯救出來的男人,拯救無數百姓卻一直鮮為人知……

「我對人類的貢獻,只不過是出於上帝的引導。」

說到化膿,在阿光的印象里似乎不是非常嚴重的事情,只要做好傷口的消毒工作,防止與不幹凈的東西接觸,慢慢地傷口就能痊癒!

不過,實際上化膿可不容小覷!如果處理不好,輕則留下難以修復的疤痕,重則組織壞死需要切除,甚至引發大面積感染危及生命!

化膿是因為破損的傷口或組織被病菌感染而所發生的病理變化,70%是直接受到了由化膿性鏈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引起的感染。化膿同時會伴有膿液,是機體組織炎症過程中形成的濃稠或稀薄的混和物,炎症過程中細胞、組織在細菌和中性粒細胞釋放的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發生液化壞死,加上血管的液體滲出,形成肉眼呈灰黃色或黃白色的濃稠狀液體。其處理方法主要有:清理傷口感染,消毒或去醫院處理。

不知道光友們是否還記得,阿光曾介紹過的那位通過洗手挽救千萬少婦,最終卻被人打死的婦產科醫師——伊格納茲·塞麥爾維斯「傳送門」

伊格納茲·塞麥爾維斯

也就是在伊格納茲過世之後,著名微生物學家巴斯德用一系列實驗,證實了細菌的存在,開啟了細菌學說的偉大時代!

既然開創了細菌學說,那麼對於19世紀歐洲令人作嘔的醫療環境而言,絕對是一個改變的開始。,那不得不提及一個人,他就是約瑟夫·李斯特(1827~1912)

約瑟夫·李斯特(1827~1912)

首先,說到19世紀歐洲令人作嘔的醫療環境,我們來稍微了解一下!

伊格納茲·塞麥爾維斯那個時代。許多外科醫師,在做實驗或解剖屍體時從不帶手套,任由內臟、血液沾滿雙手。

而後又因為宗教信仰問題,他們認為身體不能夠隨意清洗,因為清洗就相當於褻瀆神明

外科醫生在解刨屍體

所以,婦產科醫師們常常用沾滿屍體血液的雙手,去幫助產婦接生。

這一行為直接導致了當時近30%的產婦,在生產之後感染產褥熱而死亡。孩子一出生就沒了媽媽!

婦產科都如此了,其他外科手術更是可怕!基本上是「三分靠打拚,七分天註定」!

也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約瑟夫·李斯特提出了外科手術滅菌技術,讓無數老百姓在受傷或手術之後,不再擔憂自己生命安危!

李斯特於1827年4月5日出生於英國尤普頓,他的父親是英國皇家學會會員中的一名業餘光學家。他的母親是一名歷史老師,李斯特從小就聽母親以優美的拉丁文與法文,在草地上大聲地朗誦歷史文學。

在父親和母親的熏陶下,小李斯特既沒有想當物理學家,也沒有去鑽研歷史,而是立志長大後要當一名外科醫生

16歲時,李斯特寄讀於托特罕中學,在這裡他接觸到了生物學,這麼學科深深的吸引了他。有一次寫信給父母,信中寫道:

「今天學校給我們的主食是羊肉,我為羊肉的結構著迷,甚至想到這隻羊的可能外形,以致於忘了吃飯。」

後來,他以非常優秀的成績從中學畢業。可是等到申請大學時,他遇到了第一個難題。

1844年的英格蘭,正值新教徒被壓迫的時期,如果在入學時堅持稱自己是新教徒,就無法進入第一流的大學。

李斯特不願意撒謊,他堅定要做就做最真實的自己。因此,他沒能進入英國傳統的一流大學,僅僅進入了在當時屬於二流的倫敦大學。

在大學畢業時,李斯特發表了兩篇研究報告,其中一篇發現「眼珠的虹膜肌肉遇到強光時收縮,瞳孔變小;反之,在黑暗時則放鬆,因此瞳孔放大。這種運動不是意志能控制的。」

這篇論文引起生理學老師夏比的注意,他為李斯特寫了一封信,推薦他到愛丁堡大學任外科教授詹姆斯.賽姆那裡當助手,當時塞姆教授是英格蘭最著名的外科醫生。

也正是塞姆傳授給了李斯特最重要的外科醫學技藝,並拓展了他的視野,讓他受用一生!

詹姆斯.賽姆

1861年,李斯特成為格拉斯哥皇家醫院的外科醫生,他在這裡見到了許多因為意外而送來做手術的患者。19世紀初期禁用外科手術,因為其成功率低於25%。

雖然醫師們能夠通過幫助患者止血、縫合傷口,但是,他們無法阻止傷口化膿生瘡,引發敗血症等等!

他深為這裡出現的術後高死亡率而感到驚恐不安。嚴重的感染如壞疽等是一種常見的術後併發症。

這一系列的問題,引發了李斯特的思考。

他經過觀察發現,皮膚完好的骨折病人一般不易發生感染,所以提出設想,即感染是因為外部因素造成的。

可當時許多醫生並不同意他的看法,他們堅持認為醫院周圍的"瘴氣"(有毒蒸汽)是引起這些感染的原因,但是這一解釋並不能使李斯特感到滿意

1864年4月7日,巴斯德發現微生物的存在,為李斯特的設想提供了理論上的依據:如果感染是由細菌造成的,那麼防止術後感染的最好辦法是在細菌進入暴露的傷口之前就將其消滅。

李斯特在1867年發表的論文中提出,手術後導致病人傷口化膿的病毒是來自外界的傳播。

因此,他提出醫生要仔細洗手,手術工具要高溫消毒,手術房要保持乾淨,病人的傷口要消毒、要綁繃帶,醫生要穿潔白的衣服,以免病毒進入傷口等等。

這些論點引起很多醫生的反對,但李斯特於1865年後採用這些步驟進行手術,尤其是將石碳酸溶於橄欖油中,做傷口消毒之用,使病人手術後傷口不化膿。

成功的案例越來越多,在不到10年就使手術後死亡率從45%降到15%,

這些成功醫治的例子,消除了一切的反對聲浪,如今這些方法都成為醫院的正規步驟。

巴斯德與李斯特

外科消毒法的發明,挽救了無數外科手術病人和產婦,也使李斯特成為女王的私人外科醫生。

而當全世界的榮耀洶湧而至時,李斯特卻說:「我對人類的貢獻,只不過是出於上帝的引導。」

在向醫學院畢業生講話時,李斯特說:「我們的職業令人驕傲,所要做的就是照顧不死之靈外面的肉身帳幕。我們的道路應當端正,所要引導我們的是自由的真理和無偽的愛心。諸位要追尋這樣一個高貴聖潔的呼召」。

如果我們所在意的是實質上的報酬與俗世的虛名,那麼醫學並不是一個很好的職業。但是,在我們日常執業的過程中,有著無可比擬的樂趣,那是唯醫業所獨有的。照顧那不朽靈魂駐在的血肉之軀是我們可引以為傲的職責。我們行醫的路途是由至真與至愛所引領的。在此,我祝福諸位在呼應這尊貴而神聖的召喚時,能得到上主的寵顧。」

——約瑟夫·李斯特(1827~1912)

醫者仁心蘇萬物

懸壺濟世救眾生

今天阿光用了新的排版,

不知道各位光友是否習慣呢?

本文素材來源於互聯網

由公眾號「另一束光」整理編輯

分享給朋友或轉發朋友圈請隨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另一束光 的精彩文章:

從250斤油膩肥胖的生意人,到貝克漢姆的御用男模,他用行動告訴我們:改變真的僅在一念之間!
他是家喻戶曉的好萊塢明星,坐擁億萬資產卻把自己活成了乞丐……

TAG:另一束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