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皇帝剛登基就把最大貪官辦了,任用清官,駕崩時卻連口棺材都沒有

皇帝剛登基就把最大貪官辦了,任用清官,駕崩時卻連口棺材都沒有

咱們大中華是很重視葬禮的,有時把死看得甚至比生還重要。即使是貧苦人家,活著連飯可能都吃不上,死了也要想辦法弄塊棺材板,而且還要請來親朋好友舉行一個喪葬儀式,就是人們通常說的發喪。這說的是平頭百姓,假如是皇上死了,那動靜可就大了去了,那是山崩地裂,所以皇上發喪那排場就非一般百姓能比的了。清朝有一位皇上,死後就創造了一個喪葬奇蹟,抬他的棺木居然用了七千多人!

嘉慶帝

這位皇上就是清朝的嘉慶帝。嘉慶帝跟父親乾隆、太爺爺康熙相比,名氣要小得多,他治國的水平也被他倆甩上幾道街。但是這位皇上也有他的優點,就是特別痛恨貪官。他當政期間大力整頓吏治,嚴懲貪官。他最值得誇耀的一件事就是查辦了和珅,這一點比他老爹英明多了。他當皇上,專用清官,一旦發現貪腐,就會嚴懲不貸。而且他自己也是一個好榜樣,他生活節儉,不讓地方官給他送珠寶之類,包括他過壽的時候也不許給他送禮。

和珅

當然今天咱們主要討論他發喪的事。清朝的皇上有個習慣,就是每到夏天,都要像候鳥一樣到承德的避暑山莊去避暑。嘉慶那年避暑的時候,突然死了。關於他的死民間還有很多傳聞,有說是雷電劈死的,有說是打獵時摔死的,還有說他跟一小太監有斷袖之好,是在他們鬼混的時候被閃電燒死的。

但不管怎麼死的,發喪是不能省略的。但是絕對不能在承德發喪,而必須把他的屍體運回北京。可是承德連個棺材都沒準備,怎麼運?而且皇上的棺材並不是有幾塊木材就行,那得選擇最華貴的木材——金絲楠木。而避暑山莊肯定不好準備這樣的材料。

承德避暑山莊

於是趕忙派人到北京皇宮裡面去找,找來之後趕忙做成棺材。但是新的問題又來了。按照中國的習俗,死人入殮之後,棺材一旦抬起來,中間不能落地,只能到了墓地才能落地。要知道承德到北京有好幾百里路,耐力再好的人也一口氣抬不了數百里。要知道皇上的棺材可不是幾塊木材拼在一起就行,那可是又複雜,又大,又重的。

昌陵

不管問題多麼複雜,皇上的棺材中途不能落地是肯定的,至於怎麼解決,這就考驗大臣們的智慧了。還是這些王公大臣有辦法,他們挑選了7920人的抬棺大軍,輪流抬棺材,因為沿途道路寬窄不一,路寬的時候就多上人,窄的時候就少上人,多的時候能用128人,最少也要用32人。這樣的抬棺陣容,絕對能上吉尼斯。

十天之後,抬棺大軍終於到了北京。然後就是發喪,安葬。嘉慶帝一生倡導節儉,死後卻結結實實奢侈了一把,也夠諷刺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洞察歷史 的精彩文章:

78萬土地被占,守將第一個跑路,一土匪站出來,他跑,我們不能跑
一個中國女性,卻對日軍忠心不二,重大事變背後都留有她的足跡

TAG:洞察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