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科舉史上,這兩個人一個奉旨做浪子,一個是狀元卻最終客死他鄉

科舉史上,這兩個人一個奉旨做浪子,一個是狀元卻最終客死他鄉

在古代,每一個參加科舉考試的讀書人,都有一個曲折的經歷,有一肚子的苦水值得傾訴。可是,有兩個人的經歷,比一般讀書人更曲折,一個是奉旨做浪子的柳永,一個明代狀元楊慎。

柳永原名柳三變,宋代著名詞人,寫了很多反映市井生活的內容,因此,他的詞在當時流傳很廣,「凡有井水處皆唱柳詞。」可以說,柳永是當時非常紅的詞作家。但這個詞作家的科舉路卻不是一帆風順。

科舉史上,這兩個人一個奉旨做浪子,一個是狀元卻最終客死他鄉

柳永第一次參加科舉考試時,本來信心滿滿。可是,最終的結局卻是落榜。他很失落,寫了一首發牢騷的詞,其中有「忍把浮名,換了淺酌低唱」的句子,本來是書法自己落第的鬱悶情緒,結果這首詞傳到皇帝宋仁宗那裡。宋仁宗看了很不高興。如果天下的讀書人都有像柳永這樣的想法,人們豈不是沒有了進取心?

科舉史上,這兩個人一個奉旨做浪子,一個是狀元卻最終客死他鄉

當柳永再次參加科舉考試並中舉,放榜前,宋仁宗在審批進士名單時,看到柳永的名字,想到他的詩句,就划去了柳永的名字,還在旁批註,「且去淺酌低唱,何要浮名?」這樣,柳永再次落第。

第二次落榜,而且是這樣一個很尷尬的原因,柳永心灰意冷,從此終日流連在勾欄瓦肆,和女人調笑,填詞作曲。他說自己的奉旨填詞,不,是奉旨做浪子。

科舉史上,這兩個人一個奉旨做浪子,一個是狀元卻最終客死他鄉

不過,柳永並沒有像溫庭筠那樣徹底與科舉對抗,他後來又參加了幾次考試,最終進士及第,實現了一個讀書人的夢想。

和柳永比起來,明代狀元楊慎的科考路似乎還算順利。楊慎,就是《三國演義》卷首詞《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的作者,11歲就能出口成章,被稱為神童。

科舉史上,這兩個人一個奉旨做浪子,一個是狀元卻最終客死他鄉

楊慎21歲參加會試。本來,他的試卷答的非常好,得到了兩位主考官的一致讚揚。但是,因為他答的太好了,主考官情不自禁地單獨拿出來欣賞。就在這時候,燭光的火苗忽然落到楊慎的試卷上,燒了一個窟窿。不完整的試卷如果呈給皇帝,那是要殺頭的。於是,楊慎的姓名就從第一名中被去除,也從會試的名單中去除。

科舉史上,這兩個人一個奉旨做浪子,一個是狀元卻最終客死他鄉

因為一個意外的原因,楊慎第一次會試落榜。但他沒有氣餒,而是繼續準備了三年。三年後,楊慎第二次參加考試,一舉成名,高中狀元,進了翰林院,並成了正德皇帝朱厚照的老師

楊慎為人正直,經常利用給皇帝講學的時候勸諫朱厚照。而朱厚照在歷史上,是一個除了正事別的什麼都做的皇帝,可想而知,楊慎教的很辛苦,卻沒有什麼效果。好不容易朱厚照死了,在張皇后和楊慎的父親,內閣大學士楊廷和的商議下,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熜繼位。楊慎父子把希望寄托在新皇帝朱厚熜身上,希望他能帶領大明王朝走向一個新台階。

科舉史上,這兩個人一個奉旨做浪子,一個是狀元卻最終客死他鄉

可是,楊慎父子很快就失望了。朱厚熜甚至還不如剛剛死去的朱厚照,楊廷和氣得被迫辭職,楊慎遭到兩次庭杖的懲罰,最後又流放雲南,永不錄用。

楊慎在雲南一直待了30多年。期間,朝廷6次大赦,但楊慎都不在被赦免的行列。明代法律明確規定,被流放人員年滿60歲可以贖身回家,楊慎也沒有享受到這一條。

1559年,72歲的楊慎死在雲南。到死,他仍然是朝廷的罪犯。從這一點上來說,楊慎看成史上結局最慘的狀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坊 的精彩文章:

此人做夢都想當皇帝,把石頭當玉璽供著,卻因此送了自己的命
別看小皇帝劉昱是殺人狂,可他很孤單,養的寵物一般人想不到

TAG:讀史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