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懷仁集王聖教序》看王羲之行書幾種特殊的用筆方法

從《懷仁集王聖教序》看王羲之行書幾種特殊的用筆方法

【書理畫論】

從《懷仁集王聖教序》看王羲之行書幾種特殊的用筆方法

□趙維勇

書法的用筆真的就「千古不易」嗎?其實也不是沒有變化的。從書法的發展歷程來看,如果把王羲之作為一個中國書法技法成熟的標杆來往下梳理,我們就會發現,無論是書法的結體還是用筆,都是在不斷變化的。這種變化總的趨勢便是由繁到簡、由難到易的過程。也就是說,當年由王羲之創立或總結的書法技法,特別是行草書技法,在後世流傳的過程中,變得簡單了,甚至丟失了。正如蘇東坡所言,「自顏、柳氏沒,筆法衰竭,加以唐末喪亂,人物沒落磨滅,五代文採風流,掃地盡矣。」所以,蘇東坡一生都在尋找這種失傳的古法。那麼這種古法到底是什麼?我們不得而知。本文就是想通過對以《懷仁集王聖教序》與趙孟頫為代表的書法的比較,結合自己多年來學習「二王」書法的體會,談談王羲之書法中經常用,而後世用得較少的幾種筆法,希望對我們學習書法能有一點啟示和幫助。

一、起筆調鋒

縱觀「二王」的行書,在起筆上是非常豐富的,有順鋒入筆、切鋒入筆、側鋒入筆和逆鋒入筆多種形式。就逆鋒入筆來說,楷書特別是後來的唐楷用得較普遍。但王羲之在行書中的逆鋒入筆,與楷書的逆鋒入筆又大不相同。行書的逆鋒入筆,沒有楷書的動作幅度大,而是在筆與紙接觸的一瞬間,對筆鋒進行微調。如《懷仁集王聖教序》中的「書」字(圖1),這個字橫畫比較多,為了寫出區別,幾個橫的起筆都進行了一定的調整。特別是前三橫,第一橫是順鋒起筆,第二橫是逆鋒起筆。在筆尖觸紙的瞬間,將筆向上推一下,從而迅速改變了筆尖的朝向,寫出不同的形狀。第三橫是切鋒入筆。筆觸紙後,用筆尖向下切,形成方筆效果。這種用筆在魏碑中較普遍。

二、跳鋒接筆

所謂跳鋒接筆就是當筆鋒運行到一個位置時,不是順勢而為,而是突然改變方向,快速跳到下一個位置。在快速的跳躍中,改變筆鋒的方向及屬性,開啟下一個筆畫。而這個筆鋒的調整,是在空中完成的。如「者、而、上」字的第二筆到第三筆之間便是如此(圖2)。在豎的書寫尚未到達末端時,不是平順地過渡到下一橫,而是把筆快速向左挑出,然後在空中調整,快速切入下一筆,即下一筆的「橫」。這種書寫,不僅調整了筆鋒的方向,而且豐富了文字的造型,體現了書寫者的節奏與性情。

三、回鋒逆折

行書的轉折很多,較為典型的比如「橫轉豎」。在楷書中,一般是在寫到橫的末端時提起筆鋒,然後完成方向調整後,再下按豎行。因此,楷書的橫豎彎折處,都有一個高的節。而行書的轉折不同,它是需要平滑地連接和過渡。正如現代許多書法家強調要轉出內方外圓的效果。如何才能轉出這種內方外圓的效果?單靠外部特徵的臨摹是很難完成的。在書寫實踐中我發現,只要把筆鋒調整到位,這種轉折並不難,而這種調鋒的過程就是「回鋒逆折」,其實這種「回鋒逆折」是從上一筆開始的。比如「內」字的書寫,要想寫好這個橫豎折,必須在書寫第一畫,即第一豎時,便要為橫折蓄勢(圖3)。「內」字的第一豎,一般是側鋒切入,在下行到豎的末端時,提筆回鋒,然後逆勢上行,在轉折處按筆下行。這樣用筆,不用刻意為之,便可完成內方外圓的用筆要求。在「二王」書法中,這種用筆特別普遍。特別是像「向」「固」「國」等方框形結構的字,只不過有的是直接相連,有的是筆斷意連。這種方法寫出來的方框形結構,都有一個明顯的特點,那就是方框都呈左低右高,類似於平行四邊形的結構,動感而又含蓄。而後世書家在書寫方框形結構時,往往在寫完第一豎,接第二筆的橫時,常常另起一筆。這樣強調了橫的筆畫,但方框漸近方形,顯得較為死板,缺乏韻味和古意。更重要的是,這樣寫出來的「折」,就更接近楷書的結構了。

四、翻筆出鋒

翻筆出鋒,也是「二王」書法的一大特點,主要用於撇和捺之間筆鋒的改變。比如「人」「及」等字。在撇畫寫到末端時,筆鋒已呈扁鋒狀態,這時書家不是順勢而為寫出捺筆,而是在空中進行調整,利用筆鋒已呈扁狀的特點,將筆翻過來,將已壓扁的筆鋒,像用刀一樣從撇的背後切入,完成捺的書寫。這樣寫出來的捺,能夠很好地體現一波三折的特點,強化了書寫的韻味。而後世書家大多在撇寫完之後,在撇上找一個落筆點,順勢而為完成捺的書寫。這樣寫出的捺畫,雖然整齊規範,但古意不足。(圖4)

還有一種翻筆與上述寫法類似。比如「有」「右」等字,在第一筆「撇」寫到末端時,並沒有停下筆,而是繼續向左上方旋轉,與下一筆「橫」相連。而在不斷旋轉的過程中,筆鋒也由中鋒轉為側鋒,再由側鋒翻筆向右行筆,完成橫畫的連貫性書寫。從《懷仁集王聖教序》中的「有」字就可看出,書家刻意強化這一旋轉翻筆過程。這種旋轉在這些字的結構中,顯得非常搶眼,應是王羲之的得意之處(圖5)。後世書家對這一筆法有較多繼承。比如在米芾、王鐸等書家作品中,都有這種寫法,但就強調的程度而言,已降低了很多。

五、筆畫連寫

在行書學習中有一種誤解,認為行書的筆法多是從楷書演化而來的。因此,許多學習行書的人,儘管字的結構已練得很好,但再要提高卻很困難。這當中原因固然很多,但與運筆過程中以楷書的筆法寫行書有很大關係。其實行書的用筆,更多是從草書中演變來的。而筆畫之間的連續性書寫,或者是筆斷意連,是一種核心概念。王獻之發明「一筆書」,強調的是草書書寫中的連貫性和組團性。而這種理念在行書中,雖有度的區別,但其理念是一樣的。如《懷仁集王聖教序》中的「是」字,本是一個筆畫很多的字,而王羲之在書寫時,並沒有將其結構簡化,依然保持著行書的特點。但在書寫時,依然是一筆完成的。而宋之後的書家,在書寫行書時,筆畫的起、收、提、按都大為增加,而行書的連貫性卻大為減少。如趙孟頫《歸去來辭》中的「是」字,雖結構與王羲之很像,但在書寫中,卻是用幾筆來完成的。(圖6)

除了用筆之外,王羲之書法在字的結體上也比後世書家要豐富得多。現從以下三點略作簡述。

一、拉開結構,留出字眼

傅山說:一幅有一幅之眼,一行有一行之眼,一字有一字之眼。王羲之筆下的許多字,刻意地壓縮或拉大某些偏旁,在字中留出一塊空白,成為一個字的字眼,體現了王字在結體方面的巧思。如「故」「況」等字,皆是如此(圖7)。當然,在具體創作中,不能過度強調字眼。如果每個字都刻意去製造字眼,那麼整幅作品就會顯得「花」,也就失去了字眼在作品中的對比和留白作用。

二、強化對比,險中取正

王羲之是一位書法造型大家。《懷仁集王聖教序》中的許多字都有險中求正的效果。如「晉」字,上半部分寫得較為平正,但下半部分的「日」字,其重心刻意右移,使其左方留下一片空白,形成字眼。同時也使整個字的重心發生了傾斜,在平正中製造出險峻。再比如「墨」字,整個字的上半部分都是左低右高,如果去掉最下部分的「土」字,那麼整個上半部分都是傾斜的。但最後通過「土」字的變形和拉動,從而使整個字在變化中有平正,在險絕中有穩定(圖8)。這種例字在王羲之的筆下有很多。

三、借鑒草書,合理簡化

在行書書寫中,借鑒草書的寫法,進行適度合理的簡化,是行書創作的普遍做法。而王羲之筆下的許多字,有一種令人出乎想像而又嘆為觀止的簡化。比如《懷仁集王聖教序》中的「況」字,「口」字用兩個角度稍有變化的短撇來代替,顯得確切而又優美,後世書家很少有如此處理的。再比如「得」字,上邊的「曰」字也是變成了兩點,簡約、輕鬆、優美(圖7)。這種簡寫在《懷仁集王聖教序》中有很多。而後世書家在結構上,也是越來越「楷化」,變化越來越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報·書畫天地 的精彩文章:

伊秉綬隸中作顏呈廟堂之氣摭談
【當代名家】——田博庵

TAG:書法報·書畫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