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比批判更重要的是反思「加班文化」

比批判更重要的是反思「加班文化」

近日,筆者的朋友圈被一篇題為《凌晨3點不回家:成年人的世界是你想不到的心酸》的文章霸屏。文章開篇是原文作者與朋友的聊天,作者問:「公司那麼多人,為什麼你能脫穎而出?」朋友答道:「你見過凌晨三點的北京嗎?」一個反問,道盡了一個職場白領在工作中夜以繼日、忙碌不休的辛酸無奈與疲憊不堪。

作為一枚同樣在崗位上浴血奮戰的90後青年,筆者在這個5分鐘的短片內,輕而易舉就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也曾為了一份極為重要的資料無暇顧及等自己下班的人,也曾深夜趕工幾十頁PPT加班到凌晨,這就是篇文章為什麼能迅速成為爆款的原因,因為文章內的場景與很多現實的場景重合度太高。

獨自在異鄉奮鬥,公司出租屋地鐵站三點一線,白天在公司累成狗,不巧的話還要加班到深夜。吃飯基本都是外賣與食堂,到家基本都是直接洗完澡癱在床上,難得休個假也基本都是在家好好補個覺,跟父母打起電話永遠都說自己很好,淚往自己肚子里咽。這就是現在許多遠走他鄉的年輕人的生活狀態。

有文章批《凌晨3點不回家》是矯情,加班不該成為年輕人的常態,所謂成年人的心酸不過是在感動自己。的確,加班不應成為常態,這點筆者非常贊同,但這真的不是矯情,更不是成年的人的自我感動。有人講,「這一生,應為自己而活」,但試問,有幾人能做到?人一生下來就會被賦予不同的角色,子女、配偶、父母、員工,每一個角色都有它應擔當的責任。當下的我們,既在責任的旋渦中身不由己,又在生計的重壓下力不從心,當健康與責任發生衝突時,我們該怎麼選擇?也許有人會講,你的家人也不會同意你用健康去換取他們的安逸。確實如此,但因為這個我們就可以撂挑子不幹了嗎?

作為年輕人,我們將來要承擔的責任太多,不努力奮鬥,如何能遮擋一個家庭未來會面臨的風風雨雨?有人提出,奮鬥與加班並不能劃等號,筆者同意這個說法,但現實語境下,奮鬥還真摒棄不了加班,沒有幾個人真正願意去加班,但敢對老闆說不的,也沒有幾人。社會競爭實在太激烈,即使不願意接受,但也不敢去拒絕,由於社會對財富的狂熱追求,才使得年輕人不得不去透支自己熬夜加班。

《凌晨3點不回家》不能視為勵志,但也絕對不是矯情。呼籲大家保重身體是對的,但比這更應該做的是反思當下的「加班文化」為什麼會盛行。熬夜加班是當下年輕人面臨的困境,但保障他們休息的權利是社會的責任,兩者不能混為一談。每一位在社會壓力下砥礪前行的年輕人都應該被點贊,而不是被批判,但在鼓勵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希望整個社會能主動向「加班文化」說不,讓這些被加班所支配的年輕人重新享有正常的生活狀態,這才是整個社會應該做的事。

文/劉文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網 的精彩文章:

株洲啟動「十三五」規劃中期評估
走康復路去資陽 益陽西流灣大橋正式通車

TAG: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