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下三分又一個轉折之戰

天下三分又一個轉折之戰

合肥素有「三國故地」之稱,這裡是三國時期北方曹魏政權與江南孫吳政權對峙的前沿陣地。自赤壁之戰(208年)孫、曹兩家發生直接碰撞後,雙方在這裡先後展開五次會戰,統稱「合肥之戰」。曹操在赤壁被劉備和周瑜打敗後,孫權就趁機攻取合肥,即為第一次合肥之戰,而張遼「威震逍遙津」則發生在第二次合肥之戰中。

建安二十年八月,孫權趁曹操往漢中征討張魯之際親率大軍侵襲合肥。《三國志·張遼傳》記載,當時合肥守將乃是魏名將張遼、樂進、李典三人,他們手下只有七千守軍,而孫權大軍卻有十萬之眾。不難看出這種差距比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還要大。另一方面,據《吳主傳》記載,曹操當初為了防備沿長江一帶的郡縣被孫權侵襲,於是「徵令內移」,卻導致「民轉相驚」,合肥周圍郡縣的十餘萬戶百姓反而「東渡江」依附東吳,使曹魏江淮空虛,合肥的南邊僅有皖城(今安徽潛山)一座城池,曹操為此十分懊惱。而後孫權攻取皖城,張遼援救才到夾石(今安徽桐城北)皖城就已經被攻破,自此合肥就完全成了一座孤城。所以不僅曹操在漢中鞭長莫及,連其他勢力也不可能及時援救合肥,使得情況比後來關羽圍困襄樊時還要嚴峻。

雖然守城的三人原先有過節,但此時誰也沒有計較這些個人恩怨。看到很多人猶豫不決,張遼說到:「成敗之機,在此一戰,諸君何疑?」李典也表示贊同,張遼於是連夜募集敢跟從他偷襲吳營的勇士,一共得到八百人。為了激勵這些人,張遼讓他們大吃大喝了一頓,為明天的大戰做準備。第二天一大早,張遼就身先士卒,衝進了吳軍陣地,一方面是張遼太過剽悍,另一方面是吳軍還未做好準備,張遼首先殺敵數十人,斬吳軍偏將二員,又大喊自己的名字,與《三國演義》中趙雲長坂坡大呼「吾乃常山趙子龍」的場景很相似。張遼一路衝殺,來到了孫權所在的營帳,孫權受到很大的驚嚇,而吳軍一時嚇到都不知如何是好了。最後孫權等人登上了一處高地,以長戟自守,張遼又大聲呵斥孫權下來決戰,孫權一時不敢亂動,而等他冷靜下來發現張遼其實帶的人很少時,又下令將張遼團團圍住。張遼亦精神抖擻,一路向前擊殺,將吳軍的包圍圈沖開,緊緊跟在張遼後面的數十人也得以突圍,而剩下的人又高聲呼喊:「張將軍是要丟棄我們獨自逃生嗎?」張遼聽後,又再次衝進包圍圈,將剩下的人救出,結果吳軍戰馬和士卒都筋疲力盡,沒有人再敢阻擋張遼了。就這樣,張遼帶著八百壯士衝進十萬吳軍之中,從清晨戰到中午最後全身而退,讓吳軍銳氣盡失,而魏軍「眾心乃安,諸將咸服」(《張遼傳》)。

孫權遭此打擊,此後十餘日又未能攻下合肥城,只好引軍返還。《甘寧傳》記載,在撤軍途中,吳軍感染上了疾病,而大多數兵士又已經先行撤離合肥,剩下的數千虎衛兵和呂蒙、蔣欽、甘寧、凌統等人護衛孫權才剛剛撤到逍遙津渡口的北邊,張遼發現了這一情況就立馬率軍追擊。在激戰中孫權多次險遭生擒,但是因為張遼不認識他,沒有緊追,故而僥倖逃脫。而東吳虎將甘寧引弓射敵,厲聲責問吳軍為何不擊鼓壯威,吳軍因此奮力廝殺,凌統也拚死保護孫權,最後孫權騎駿馬越過渡口的橋才脫離險境。

曹操後來來到合肥,看到當年交戰留下的痕迹,嘆息了很久。而孫權也因此十分畏懼張遼,多年後再次與張遼對陣時竟發出「張遼雖病,不可當也,慎之」的感嘆,因為對於孫權來說簡直是死裡逃生。

故事講到這裡似乎應該完了,不過正如文章開頭說的那樣,本文的重點是想分析曹操,因為這次合肥之戰能取得勝利與曹操也分不開。《張遼傳》告訴我們,曹操似乎早就預料到孫權會來攻打合肥,所以他特地叫護軍(掌管武職選用及中央軍隊)薛悌捎給張遼等人一封密函,還囑咐他等敵軍來到時才能拆開,這就好比《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善用的「錦囊妙計」。果然不久孫權即引大軍入寇合肥,張遼等人拆開密函後,發現上面寫道:「如果孫權來犯,由張遼、李典二將軍出戰,樂進將軍守城,護軍(即薛悌)一定不能出戰。」現在我們看來這封信反映出了曹操的知人善任,因為面對如此險境只能出奇制勝,對此張遼也說「魏公這是叫我們在敵軍還未來得及休整先挫其銳氣,以此安定軍心才有可能守住城池」,這才有八百壯士破強吳的事。那何為知人善任呢?曹操如此安排又有何依據呢?

對此有人說:「守合肥之戰,孤立無援,十分艱險。專任驍勇者出戰會惹事被動,專任持重者將士氣不足。讓勇猛的張、李二將軍奮兵突擊,然後憑樂進的剛毅固守。這樣的安排真是絕妙之極!」誠然,張遼此前「單刀赴會」去三公山去見昌豨,確實顯得有勇有謀,但樂進的「剛毅固守」又是如何體現的呢?我們不排除樂進可能確實有守城的才華,然而通過樂進本傳我們只能發現「膽烈」和「驍果」這樣的評價,事迹也大多凸顯他的勇猛。在史書對第二次合肥之戰的記載中我們也只能看到張遼的勇猛,並沒有看到樂進是如何發揮他的守城優勢的。不過史書只記載是三人同時守衛合肥,並未提及誰是主將,如果我們假設樂進是主將,張遼、李典為輔,那麼主將坐鎮守城,大將衝鋒就解釋通了,而後來樂進的官職調動高於張遼似乎可以佐證。至於薛悌,曹操為何囑咐讓他「勿與出戰」,可能是因為他是個文官,《三國志·梁習傳》注引《魏略》中曹丕評價他是「駁吏」,意為邪惡不正的官吏。

然而對比極為強烈的是,曹操一封密函幫助張遼以少勝多大敗了孫權,而他後來卻在漢中節節失利,最後只好放棄漢中引軍回到長安。其實,早就有人指出自從郭嘉在北征烏丸途中病逝後曹操就在走下坡路,而曹操自己在赤壁之戰後也發出「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的感嘆。但本文主題不在此,而意在藉此分析逍遙津之戰對維持三足鼎立之勢的作用。

曹操善寫四言詩,其中寄託著他對統一天下的渴望和信心,然而赤壁之戰(建安十三年,208年)的失敗不僅遏制住了他統一天下的巨大慣性,似乎也讓他變得畏手畏腳了。此前,曹操在北方以弱勝強擊敗了最強勁的對手袁紹後又北征烏丸,基本剿滅了袁氏餘黨,標誌著造成東漢末年天下分裂的幾個重要軍閥如呂布、袁術、公孫瓚、袁紹等勢力全部覆亡。當時除曹操外的割據勢力主要還有遼東的公孫淵、西涼的馬超、益州的劉璋、漢中的張魯和江東的孫氏政權以及荊州的劉表和寄居於此的劉備。

最初對於曹操來說,公孫淵、馬超、劉璋和張魯等人就好比楚漢之爭期間的南越王趙佗一樣,這些勢力大多偏安一隅,對謀取天下沒有太大的雄心。劉邦在建立漢朝後才把目光投到南越的趙佗那裡,在此之前一直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如何對付項羽上,而項羽也一樣無暇顧及南越的這個割據勢力。而在曹操眼裡,統一天下最大的障礙應該是南方的荊州和江東勢力,所以一般把官渡之戰的結束作為曹操基本統一北方的標誌,因為之後他就將目標投到南方了。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卻在此遭遇慘敗,我們再看此後他的表現:

建安十七年十月,曹操再次征討孫權,於次年正月進軍東吳的防禦地濡須口,在這裡攻破了東吳的江西營,吳都督公孫陽被俘。然而這場南徵實在沒有什麼精彩的地方,裴注版《吳主傳》記載:曹操與孫權相持了數月之後,看到孫權大軍陣容整肅,驚嘆道「生子當如孫仲謀」,之後就主動撤軍了。甚至曹操為防孫權侵犯將沿江百姓遷徙到江北,致使合肥以南空虛。

建安二十年三月,曹操征討張魯。據《劉曄傳》記載,曹操剛到漢中,看到山路崎嶇難行,又擔心糧草不濟,說道:「漢中是妖人據守的地方(張魯為道士),我們能有什麼辦法呢?還不如早點撤軍。」然後就引軍返還,最後在劉曄的勸諫下才再次進軍,然而張魯外強中乾,早有投降的打算,曹操沒有遇到太強烈的抵抗,所以當八月張遼在合肥大敗孫權時,曹操也在十二月順利取下了漢中。取下漢中後,劉曄勸他繼續平定益州,但他沒有聽從。或許他始終認為阻撓天下統一的是江東,如果急攻益州還可能損傷元氣,不如等到江東平定後再做打算,但結果卻是益州被劉備攻佔。

建安二十一年十月當他再次征討孫權,已經將前線從居巢(今安徽巢湖)推進到濡須口(在今江蘇南京,此前合肥以南已被孫權所佔),致使孫權節節敗退時,孫權派遣使者徐詳求和,而他也沒有再繼續攻打,反而與孫權聯姻示好,於次年三月退兵。

總之,自赤壁之戰後曹操統一天下的信心似乎下降了許多。他多次征討孫權似乎是出於不甘心,但又多次中途打退堂鼓,再也沒有發生過激烈的交戰;他征討漢中,又像是在以攻為守;取得漢中後益州已被劉備佔據,劉備也從與孫權的荊州之爭中抽身回到成都準備迎戰他,他卻轉身離開漢中,沒有繼續進取益州的行動,對此法正說道:「曹操一舉而降張魯,定漢中,不因此勢以圖巴、蜀…身遽北還,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將內有憂偪故耳。」而後來漢中又被劉備襲取,他親率大軍前來卻無能為力;再後來,襄樊又被所領兵不算多的關羽圍困,曹操的第一想法卻是遷都以避其鋒芒。

反觀逍遙津之戰,算是赤壁之戰後曹魏的一次重大勝利了。按實力強弱算,赤壁之戰本應是曹操勝,此後天下統一,但偏偏勝的是孫劉聯軍,意味著天下在短時間不可能統一,為三分天下的形成緩和了時間;按實力強弱算,漢中爭奪戰本應也是曹操勝,此後劉備雖據益州但很難自守,三足鼎立之勢很難維持,但偏偏勝的卻是劉備,三分天下的局勢就這樣形成了;再看逍遙津之戰,按實力強弱算本應是孫權勝,此後合肥被孫吳佔據,依照前文分析曹操的狀態,再結合後來諸葛亮北伐和吳多次伐魏的舉動來看,曹魏逐漸被吳蜀侵蝕也是有可能的,然而事實偏偏是曹魏取得逍遙津之戰的勝利。如此看來,說逍遙津之戰是天下維持三分局面的一次轉折之戰也就毫不為過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規劃生初步 的精彩文章:

漢末權臣 郭汜、李傕篇

TAG:規劃生初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