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後的抑鬱,讓我開始享受寫作時光
10天聽完一部名人傳記,解救你的閱讀焦慮,遇見有趣的靈魂。
十點人物誌開啟了「人物傳記精華領讀」欄目,領讀人總結提煉出經典人物傳記的精華,帶領大家欣賞、分析書中的核心情節與內涵,節省閱讀時間,建立對原書的閱讀興趣。
希望通過這個欄目,可以為你淬鍊名家的思想經驗,獲得改變人生的力量。
一部傳記共有10天的精華領讀內容,每日更新一期,敬請期待。
領讀 | 小白
親愛的夥伴們,晚上好。
今天我們繼續閱讀馬克·夏皮羅的作品《羅琳傳》。在昨天的閱讀中我們回顧了羅琳的學生時代,母親的去世讓她倍受打擊,然而,羅琳唯一沒有放棄的,就是寫作。
那麼,靡全球的《哈利·波特》的誕生過程中,又經歷了怎樣的艱辛呢?
今天的閱讀目標是原書的第34頁到第52頁,讓我們開始今天的共讀吧!
1
葡萄牙時光
此時26歲的羅琳,失去了工作,失去了愛情,甚至,母親也離她而去。幸好,她還有哈利·波特的陪伴。
她想起了大學在巴黎一年的助教經歷,或許,教師也是一個不錯的職業。
1990年9月,羅琳決定不再做繁瑣的辦公室工作,而是準備在葡萄牙波爾圖城北當一名英語教師。
她收拾好行李,其中放有很多哈利·波特的寫作筆記,吻別了家人,一個人踏上了異鄉的路。
羅琳還是很快就習慣了在葡萄牙的工作和生活。羅琳的學生們也很快就喜歡上了她。另外讓羅琳高興的是,她只有下午和晚上工作,這樣,她就有早上大把的時間來進行寫作。
羅琳在同事和朋友面前,是一個活潑的人,但她卻和男性保持著距離。或許,她對自己的外貌並不自信,所以,也一直沒有考慮愛人和組建家庭的問題。
2
短暫的婚姻
那個吸引了羅琳的男子,是一名記者。兩人有著相同的志趣,相識僅僅幾個月之後,他們就結婚了。
儘管丈夫忙碌的工作讓他們很少有相處的時間,但是羅琳還是感到很幸福,因為她也可以花更多時間在寫作上了。
1992年,羅琳懷孕了。
這個消息讓這對年輕的夫婦興奮不已。然而,因為懷孕和矛盾,羅琳變得抑鬱而敏感,儘管丈夫一直在安慰她,但都徒勞無功。
1993年,他們的女兒傑西卡出生,不幸的是,這並沒有挽回這段破碎的婚姻。
羅琳和丈夫辦理了離婚手續,加上還有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兒,這一切都給了羅琳巨大的壓力。
羅琳時常會忍不住哭泣,最讓她絕望的是,她發現,她的狀態已經無法支撐她繼續寫作了。
羅琳的生活,彷彿進了一個死胡同。
3
在愛丁堡
在抑鬱的日子裡,羅琳接到了妹妹小黛的電話。小黛建議羅琳搬到她所在的愛丁堡生活,這樣相互也可以有個照應。
羅琳同意了。此時,她已經完成了《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前三個章節。
單親媽媽的身份讓羅琳很自卑,當她帶著傑西卡在愛丁堡的街頭散步時,她經常會感到陌生人不友好的眼神。
而且此時的羅琳,面臨著一種進退兩難的困境。
一方面,她強烈地渴求著可以完成《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這本書,另一方面,女兒傑西卡又給了她巨大的壓力。
聖誕節到了,然而羅琳連給女兒和朋友買禮物的錢都沒有。
羅琳漸漸覺得,也許來愛丁堡的決定是倉促的,她決定回到倫敦,並在年後再找一份穩定的工作。
一個雨天,羅琳去看望妹妹的時候,一時興起給妹妹講起了哈利·波特的故事。
羅琳在後來的採訪里說,如果當時小黛沒有被這個故事逗笑的話,也許,她就會徹底放棄。
幸運的是,小黛的確笑了。
4
黎明前的黑暗
毫無疑問,妹妹的笑容,讓羅琳受到了鼓舞,她最後決定,在一年之內完成這本書,並嘗試將其出版。
與此同時,為了能同時領取政府援助和兒童撫育金,羅琳被迫失業了。
在申請政府援助的過程中,羅琳再次看到了陌生人向她投來的反感的眼神,這一切,都讓羅琳覺得屈辱和沮喪。
哈利·波特,成了羅琳暫時的避風港,只有在寫作的時候,她才能忘掉現實中的一切,全身心地投入。
政府援助只能勉強支付房租和食物,買不起電腦的羅琳只好到處收集廢紙和鉛筆,用手寫的方式,讓哈利繼續他的冒險。
同時,寫作的地點也是一個讓羅琳頭疼的問題。
羅琳租的房子,是一間又冷又令人沮喪的一居室公寓。
很明顯,這是一個很難激發靈感和幻想的地方,也不是一個適合傑西卡生活的地方。
一位掙扎中的作家和母親,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
每天,羅琳都會用嬰兒車推著傑西卡在愛丁堡的街道走上幾圈,直到傑西卡睡著。
然後,她會走向尼科爾森咖啡店,點一杯濃縮咖啡,就可以在孩子睡覺的時候,寫上幾個小時。
偶爾,因為一些客觀原因,羅琳無法帶傑西卡外出,她就不得不在陰暗的公寓里寫作。這個時候,羅琳的心情就會非常憂鬱。
有時候,羅琳把哈利·波特想像成了一名騎士,一名可以拯救她、幫助她渡過一切難關的騎士。
羅琳從來沒有把《哈利·波特》定位成一本兒童書,在她看來,《哈利·波特》這本書,是她寫給自己的。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終於完成了,現在的羅琳考慮的是,應如何一步步地將它出版。
她來到了當地的圖書館。找出了幾位她覺得比較合適的代理人。羅琳列印出了兩份副本,分別發給了兩位她覺得最合適的代理人。
一切準備就緒,只剩下焦灼的等待。
5
來之不易的曙光
1994年,成為了羅琳生活的轉折點。
首先,她申請並收到了蘇格蘭藝術委員會的一筆補助金,這筆錢可以給傑西卡找到合適的兒童看護服務。
另外,羅琳很快就找到了一份法語教學的工作,她終於可以在愛丁堡自給自足,不再依靠福利了。
同時,羅琳也在繼續創作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二部作品。
最讓羅琳激動的是,一天,她收到了其中一位代理人的回信。
信中寫的是:謝謝您,我們將很高興獨家代理您的手稿。
羅琳說,這是她這輩子收到過的最好的信,她一共將它讀了八遍。
這位代理人,叫做利特。
儘管當時的羅琳還是一位無人知曉的作家,但是利特被這個故事感動了,便決定答應羅琳的請求。
利特和羅琳見了面,他告訴羅琳,大多數兒童文學的作者,一年勉強可以賺2000英鎊。
羅琳欣然接受,在她看來,能在書店看到自己的哈利·波特,就已經讓她心滿意足了。
利特先生將書稿寄給了一些英國最大的出版社,很明顯,這是一條漫長而艱難的道路。
不久,利特收到了很多的拒絕回信,理由大多是太冗長、太慢、太文學,這一切都讓羅琳很失望。
1996年,《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終於找到了它的安身之所——英國的布魯姆斯伯里出版社,出資2000英鎊。
錢的多少對羅琳來說並不重要,她只希望能夠支撐她繼續寫作,不至於放棄就足夠了。
但令她出乎意料的是,《哈利·波特》贏得了不錯的口碑,幾個月內,各地出版商紛紛湧入。到1997年,哈利·波特在業內和讀者中,都已經有了很高的知名度。
然而,對於羅琳來說,《哈利·波特》在英國的出版已經讓她興奮不已,所以,她很少關注國外的動靜。
一天晚上八點左右,羅琳家的電話鈴聲響起,是利特先生從紐約打來的。
原來,在數千英里之外的義大利博洛尼亞書展,《哈利·波特》的版權,正在進行拍賣。
在一個擁擠的房間里,學樂出版社的主編萊文先生,將要做出一次改變他命運的投標。
同時,這也是一場巨大的賭博。
最後,萊文以前所未聞的100,000美元的報價,拿下了《哈利·波特》的美國版權。
其實,羅琳一直想的僅僅是,一個不多不少的美國版權可以支持她繼續寫作,這就足夠了。
然而,事情似乎正在以誰也沒想到的速度運轉。
當晚十一點,萊文給羅琳打來了電話,萊文和羅琳達成了一致,既然他們都已經付出了這麼多,那就必須集中精力將這本書賣得更好。
掛斷電話,早已過了午夜,但是羅琳好像還沒有從震驚中完全恢復過來。某種程度上,羅琳顯然是高興的,但是,還遠不止高興那麼簡單。
幸運的是,現在看來,萊文先生的這個決定,或許,是他最明智的一次。
結語
親愛的小夥伴,今天我們跟隨著作者的文字,一起回顧了哈利·波特誕生的過程中所經歷的一切艱難和困頓,幸運的是,《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最後成功出版,所收穫的一切讓羅琳倍感驚喜和意外。
那麼,《哈利·波特》又是如何征服了全世界讀者的?哈利·波特進軍好萊塢的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呢?讓我們期待明天的共讀吧!
今日話題
人生道路漫漫,遇到艱難困苦是常態。在今天的共讀中,在創作第一本《哈利·波特》時的羅琳所經歷的困難,是我們無法想像的,最後,女兒傑西卡和對出版的渴望激勵了羅琳,我們才有機會閱讀到如此精彩的魔法故事。
在你遇到困難時,又是什麼激勵了你呢?或許,它只是一首歌、一個人、一個場景,甚至,只是某人不經意間的一句話。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共讀內容,可以在文章底部給我們點贊、留言。閱讀好書,共同成長,相遇十點,讀你每天!我們明天見,晚安!
-領讀-
小白,藥學生,努力讀書寫字做實驗的新時代靠譜青年。
-主播-


※心若向陽,無畏悲傷:寫給抑鬱症的一些話
※抑鬱性格的人怎樣的表現
TAG:抑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