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90歲時重獲自由,對於「不抵抗」的真實原因,他只說了9個字
自古以來,中國人都一個習慣,對於重大歷史人物的去世,人們喜歡對他蓋棺定論。2001年,張學良去世,但是人們對於他的評價,卻是千差萬別。這是因為張學良一生干過兩年大事,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背上了「不抵抗將軍」的罵名;1936年的西安事變,他成為了「抗日民族英雄」。
張學良作為民族英雄和千古功臣,被寫入了中學歷史教科書,以教育一代又一代年輕人,要忠心愛國。但是對於張學良的愛國問題,人們表示了質疑。因為1931年的日本侵略者發動的「九一八事變」,「不抵抗」命令究竟是何人下達的,蔣介石還是張學良,始終是一個謎。但是東三省的丟失,張學良是無論如何脫不了關係的。
對於人們的質疑,張學良氣憤的說道:「我是一個愛國狂。若不是為了愛國,我會有這種下場嗎?」張學良所說的下場,是指在西安事變中,他綁架了蔣介石,最終被蔣介石從1936年囚禁到1990年,囚禁時間長達54年。張學良的大好時光都是在監獄裡度過的,這個代價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巨大的。
那麼1931年日本侵略者發動「九一八事變」的時候,張學良在幹什麼呢?當時張學良在北平溫柔鄉里度春宵、銷金窩裡吞大煙。日本關東軍1萬兵力進攻瀋陽,張學良在瀋陽的駐軍就有30萬。由於張學良命令東北軍撤退,日寇僅僅12小時就佔領了瀋陽,獲得了瀋陽東北軍留下的一座軍火庫,有進口步槍12萬支、機槍4000挺、大炮3000門、坦克26輛、飛機260架等。
兩年後,東三省就被日寇全部佔領。日寇之順利,國人震驚了,日寇更是覺得不可思議。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和張學良分別背下了「不抵抗」的罵名。關於九一八事變的「不抵抗」,眾說紛壇。有的說是蔣介石下達了數十道「不抵抗」的密令;有的說是蔣介石命令抵抗,張學良不抵抗;還有的說是張學良親自下達「不抵抗」命令。
1931年九一八事變的「不抵抗」的真實原因是怎樣的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很多人。直到1990年,張學良被囚禁54年,重獲自由後。面對記者問九一八「不抵抗」的真實原因時,張學良只說了9個字:「我以為日本不會真干!」張學良解釋說,「不抵抗」其實與蔣介石無關,是自己錯誤地認為日寇只是試探,不敢真打。
張學良遺憾地說:「我要知道日寇是真干,我怎麼可能不抵抗呢?」


※抗日神劇有8大雷人場面,褲襠藏炸彈只能排第三,第一違背常理
※潘金蓮第一次給了誰?武大郎還是西門慶?她臨死前的7個字是暗示
TAG:老朱講歷史 |